第252章 張家坳
作者:老胡戴眼鏡      更新:2021-01-28 18:52      字數:2098
  湖東省多山,特別是西邊橫亙著整個大別山山脈。

  而東江市就是最靠近大別山的城市,有一半的麵積都被山區覆蓋,然而大部分都是荒山,沒有資源,交通不便,情況隻能是這樣。

  張家坳就坐落在大別山的山脈之中,交通不便,土地貧ji,在加上最近20幾年,開始流行年輕人外出打工。

  滿村裏就剩下幾十個老弱病殘,張洋大伯守著一大家子十幾畝雜田,正在越來越覺得沒意思。

  不出意外,等老的老死,年輕人不願意回來,張家坳會變成一個空村。

  如此偏僻的地方,再往西南走,越發荒僻。

  往南往北,都有密集山林,唯獨張家坳那幾座山包包,植被稀疏。

  牧馬人的動力強勁,一直開到了團山腳下,越過一條小河,終於在一個山坡上停了下來。

  張定遠站在一個高處,跟張洋講解地形。

  “兒子你看,團山、虎頭岩、門來峰,三個奇形怪狀的山包包,把前麵那塊兒地包圍起來……走,咱步行過去看看!”

  當中一塊兒小山穀,是一個三角形,麵積不到一平方公裏,折合出來是1000畝左右的平地,甚至夠建一個自然村的。

  隻是山穀裏麵石頭地居多,基本上沒有土壤,所以樹木很少,有的隻是灌木叢生。

  小山穀總共有三個“出口”,在三座山的夾角處。

  隻不過,有兩處出口的高度,差不多有百米之高,基本上不存在過車的可能。

  唯有對麵虎頭岩和門來峰之間的山隘,才能勉強通行越野車。

  然而從那邊出去並沒有什麽意義,對麵全是山溝溝,要穿過望坳山脈,才能到下一個市區。

  破地方,真是鳥不拉屎的閉塞。

  真要選這裏,咱們必須得在腳下開條路出來,才能真把東西運到省會。”

  張定遠有點擔心。

  然而,張洋卻信心滿滿。

  開發山區是一件很漫長的事,咱們的法寶是那種變異大地龍,隱蔽才是第一要素,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八年,咱家的山林成型,路的事一定能找到辦法解決。”

  最慘最慘,下次再拿到巨型蚯蚓培養器,直接全堆在山腳,把山岩“吃”開,那已經是最笨的辦法了。

  “可是咱家的錢能支持那麽久麽?”

  “放心,前期投入又不大,剩下的錢,我有別的投資渠道,以後每年都有活錢。”

  張洋的話讓老兩口非常驚訝。

  “什麽渠道?你可別被別人給騙了!”

  “網上的一些東西,跟直播、公會、互聯網娛樂有關係,我認識很多靠譜的朋友,不會虧的。喜子哥現在就做這個,賺得很。”

  早就準備好一整套台詞的張洋,立馬開始睜著眼睛瞎胡鄒。

  父母對兒女的那種成材期盼,一旦結合上實際變化,那真的是深信不疑。

  張洋的變化太大了,頂梁柱、話事人的氣度賊有說服力,一舉一動的沉穩,讓老兩口不自覺的信服。

  反正前期投入不高,錢來得又容易,那就試試唄!

  “行,那咱們回去就找村裏、鎮裏問問,看看多少錢能拿下!”

  張定遠似乎是被喚醒了年輕時候的雄心壯誌,將手中的煙頭甩在地上,背著手往山裏麵走去。

  圍著三座小山轉悠了一整天,一些細節開始謀劃,有了初步的想法,晚上回到張洋奶奶家,五服的親戚也都過來了,吃著飯,喝著張家坳村才有的野米釀,商量了很多事情。

  ......

  三天後,張定遠和鎮政府簽訂了承包合同,將三座小山和中間的一大片空地一並承包了下來。

  年限是統一的70年,費用是10塊錢每畝每年。

  總麵積大概18平方公裏,2萬7000多畝,正好將三座山全部覆蓋。

  承包費用一次性jiao10年,以後是每5年一補,合同簽給鎮裏。

  張家坳隨時可能撤村,沒法跟村裏簽,怕以後扯皮。

  270萬的款子轉賬過去,那片荒山野嶺,以後就是張家的山頭了。

  張定遠和周萍都感覺壓力有點大,大半輩子過完了,到要退休了,人生突然打了一個大彎。

  不過怎麽說呢,夢想是不分年齡的。

  誰還沒點夢想呢,特別是張定遠,一邊憂心著,一邊又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

  倒是張洋,到哪都是樂嗬嗬的,絲毫沒有壓力。

  主要的目的是讓父母的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反正這裏隻要開始,後續的銷售渠道都是張洋來聯係,賺不賺錢是他說的算,二老不管怎麽折騰,結果都是坐等數錢。

  關於深山老林中的辛苦,張洋也考慮好了,大不了等一切安排妥當了之後,招幾個人過來上班,二老坐鎮後方,開開心心的做董事長就行。

  嘿嘿。

  合同一生效,張洋馬上趁黑,把所有蚯蚓都培養出來,均勻的撒在山頭中。

  來年開春,核心區域就會被改造完畢。

  一年後,山岩化土,便可以栽種果樹。

  三年後,整片區域都會變成風水寶地,種什麽成什麽。

  眼下的半年裏,張定遠亦不會閑著。

  簡單的平出一條能夠走越野車的路,半人工半機械,半年時間綽綽有餘。

  但那些雜事,暫時卻和張洋沒什麽關係了。

  第二天,張洋安安心心的陪著奶奶,哪裏也不去。

  隨著年齡的增大,奶奶越發的想念晚輩,一直拉著張洋問東問西,張洋安靜的坐在旁邊,陪著她聊天,偶爾說道有趣的事情,惹的奶奶開懷大笑。

  第三天早上,一家人在張洋奶奶戀戀不舍的眼光中回城裏。

  到家之後,張洋又立馬忙碌了起來,買輛二手的牧馬人扔給父親,又給母親留下230萬現金。

  一切妥當之後,張洋低調的回到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