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旋(2)
作者:桃籽兒      更新:2021-01-27 19:24      字數:3746
  韓守鄴一聽, 眼神變了變。

  樊城守將曾毅也是他的門生,年紀較蔣勇更輕,根基也比蔣勇更淺, 可任他隨意拿捏。樊城與石城兩地守將品階相當, 曾毅這個調任算是個平調。隻是如今石城乃要害之地, 顧居寒又已經有退兵之勢, 曾毅此時調過去算是平白撿了一番功勞, 待石城之亂一平, 陛下論功行賞,曾毅定有升遷之機。

  這齊家小兒,竟是打了用曾毅換蔣勇的算盤, 以此來安撫他韓守鄴。

  哼……這,這倒還不錯。

  韓守鄴心中稍平,臉上卻仍繃著,不便立時就露出好臉色, 於是又一聲冷哼, 道:“你不要以為本將軍好糊弄, 當日你殺蔣勇之時,竟敢說是替本將軍清理門戶, 還大言不慚說我不會怪罪於你, 如此狂悖,是篤定我會賣你老子麵子,不會責難於你嗎?”

  他話一落地, 便見齊嬰眼中的神色由淺轉深, 他以為這後生動了怒氣, 卻聽他沉沉一歎, 麵露隱憂。

  齊嬰殺蔣勇的理由有許多, 其中一條卻不足為外人道,隻可意會而不可言傳。

  如今大梁的朝局雲譎波詭、暗流湧動。自沈家覆滅以後,天家對世家的態度就變得難以捉摸起來。如今陛下龍體日衰,二殿下又因卷入沈家大案而遭廢黜,儲君之位懸空,三殿下蕭子桓和四殿下蕭子桁之間,難免有奪嫡一戰。

  二位帝子彼此殊異良多。三殿下母族平庸,四殿下的母親卻是韓家女兒,兩人與世家的關係一疏一親。陛下如今態度曖昧,並未表現出任何偏向,隻是這個儲君之位一旦落定,便會決定此後數十年大梁皇室與世家之間的關係:若蕭子桓入主東宮,則皇室動搖世家之心昭然;若蕭子桁繼承大統,則兩方或還有共存並進之機。

  而今梁皇雖然並未作出抉擇,但三殿下已然露出對世家不利的意圖,如今正借為沈家大案收尾而清洗朝堂,難保沒有敲山震虎之心。眼下,倘若再被這位殿下抓住世家的把柄,無論是齊、傅、韓哪一家出了事,於世家而言都是禍端。

  那蔣勇是韓守鄴的門生,若齊嬰不借韓守鄴的名聲殺之,一旦三殿下以其叛臣之身借題發揮,由此攀扯上韓守鄴,那便退而可抑韓家、進而可貶世家,於三家而言都絕非好事。

  殺一個蔣勇,不過手起刀落眨眼之事,可這背後牽連甚廣,齊嬰亦是深思熟慮過後才下的決斷。

  可惜這些道理眼下他卻無法與韓守鄴一一細說,他暗暗朝身後那間隱蔽的內間掃了一眼,隨後壓低了聲音,對韓守鄴道:“世叔是有遠謀之人,如今沈家蕩然無存,三家已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蔣勇非殺不可,倘若不是我殺,那便要世叔親手殺了。”

  齊嬰話極隱晦,可他神情間的鄭重卻卻令韓守鄴心中一跳,再仔細一琢磨,方品出些味道來。

  韓守鄴雖是武官,又性情暴烈,但畢竟在朝堂之上立足數十年,並非是個諸事不明的蠢貨。齊嬰的話雖點到為止,可卻一下兒點醒了他,也讓他意識到自己險些就在無意之間卷入了皇室與世家的爭鬥之中。

  區區一個邊城守將蔣勇,若處理不當,竟有可能成為皇室對世家開刀的因由,而他們韓家作為四殿下的母族,屆時便是首當其衝會與三殿下對上,到時候一旦卷進奪嫡之爭,那……

  思及此,韓守鄴不禁寒毛倒豎。

  齊嬰見韓守鄴的臉色變了,便知他已經想明白了其中關節,暗暗舒了一口氣。他沉默了一會兒,又對韓守鄴提起了另一樁事。

  “世叔,”齊嬰道,“另有一樁事,我想請世叔首肯。”

  韓守鄴尚未完全從此事的恐怖中回過神來,此時還有點懵,聞言答:“嗯?……哦,敬臣你說。”

  齊嬰對他點了點頭,慎重地說:“去年大戰失利,我知世叔心有不甘,有意同顧居寒血戰雪恥。我敬佩世叔赤誠丹心,隻是如今的形勢,萬不能戰。”

  韓守鄴聽得此言,眉頭一皺。

  他心中雖已理解了齊嬰殺蔣勇一事,但對樞密院禁戰之令仍有非議。他是武官,不是文臣,心中沒有那麽多彎彎繞繞,或者即便有,等事到臨頭還是心中一腔熱血占上風,隻想橫刀立馬殺敵軍一個片甲不留,哪還管其他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何況他如今與那顧家的小子結了梁子,更是耐不住性子忍讓。

  韓守鄴道:“敬臣,我知你思慮周密,下禁戰之令自有你的道理。但我等武官披甲帶刀血染疆場,亦有我們的骨氣和作風。如今你一道禁戰令壓下來,讓我大梁的兒郎俱龜縮在城牆天險之後,我雖不在前線,卻已聽聞那群高魏的狗雜種是如何謾罵的!你叫我如何咽得下這口氣?叫我帳下諸將有何顏麵麵對江左百姓?千百年後史官落筆,誰又能當得起此等罵名?”

  聲聲追問,亦是忠肝義膽、豪氣幹雲。

  他頓了頓,又神態嚴正地道:“如今顧居寒有意退兵,我聽說是你在他背後挑起高魏內部的禍亂,這才讓他分身乏術不得不退——敬臣,是,你救了大梁一回,但這靠的是陰謀、是權術,而非君子之道!兩國之爭若單憑陰謀權術,焉能長久?我們不可能躲他們一輩子!”

  忘室內一片長久的靜默。

  齊嬰的神態依然平靜,鳳目之中如淬雪光,清透而凜冽。

  他看著韓守鄴,溫和地答:“世叔金玉良言,晚輩獲益良多。”

  語速極慢,聲音極沉。

  “世上沒有人願意打窩囊的仗,若今日我有的選,我也願不避不讓同高魏決戰沙場而收複失地。禁戰之令無人願守,我要解它也極容易,隻需蓋上我桌案上的那方官印,屆時眾位將軍便可同顧居寒決一死戰快意恩仇。”

  “可此後當如何?”

  “樞密院領軍政之務,所圖並非逞凶鬥狠,而是一國安泰。開城主戰固然暢快,可一旦落敗則建康危在旦夕,倘若彼時難挽頹勢,則亡國之禍將至。”

  他有一聲歎息。

  “世叔說得對,此次退魏軍,靠的是陰謀權術,並非磊落君子之道。莫說旁人,我自己也深覺厭棄。可若此道能護家國安定、能守山河太平,能讓多哪怕一個大梁的子民免於兵禍戰亂,那麽……”

  齊嬰略略一頓,鳳目中有豁然之色:“雖千萬人,吾往矣。”

  韓守鄴看著眼前的齊嬰,眼中有深深的震撼,頭一次感覺說不出話來。

  齊二公子少時成名,一早就被世人讚頌為江左世家之典範,韓守鄴素來以為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從未當真覺得他有什麽了不起。年前聽聞陛下委任他執掌樞密院,心中更覺得荒謬,想他這樣一個剛行冠禮的無知小兒,怎堪托付一國之軍政?

  可如今,這個他一直不曾放在眼裏的晚生便坐在他麵前,雖語出淡然,可所思所想卻比常人所能想象得更加深遠。家國、權謀、人命,仿佛就在他股掌之間盤桓,而他正用盡一切方法,守護這一方太平。

  闊大、克己,風雨不動。

  韓守鄴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麽,隻見那晚生眉目疏展,甚至隱約含笑,道:“世人皆知禁戰之令是我齊嬰下的,世叔和諸位將軍乃迫於樞密院的壓力才百般容忍。這罵名我擔了,千秋之後後人評說功過我亦不介懷,隻請世叔應允,今次萬勿主戰。”

  沈西泠此刻躲在內間的門後,將字字句句都聽在耳裏。她透過那條狹窄的門縫看見齊嬰安坐在外的背影,不知何故突然有些淚意。

  她隻知道他一直很忙、一直很累,可卻不知道他身上背著這麽這麽多沉重的東西。而他明明那麽疲憊,可在麵對她時卻一直是溫和而包容的,除了最早的那一兩回以外,他甚至沒有對她說過一回重話,一直都耐心地照顧她。

  ……他就像個背負千鈞的英雄。

  沈西泠恍恍惚惚地想著,等她回過神來的時候那位韓大將軍已經走了,忘室之內隻剩下齊嬰一個人,他獨自負手站著,回頭看向內間的方向,說:“出來吧。”

  沈西泠一驚,聽出他在叫自己,便曉得他知道自己已經醒了,而且還在偷聽,一時有些害臊,但還是硬著頭皮從內間推門走了出來。

  她走出門來看了齊嬰一眼,見他正站在滿地狼藉之間,不知昨夜他是否休息了,或許沒有,此刻看上去極其疲憊。

  但他仍神色平和,對她說:“先別走過來,地上有碎瓷片。”

  沈西泠本來想朝他走過去,但他這麽說了,她也不好逆著他的意思,就站在原地訥訥地看著他。

  兩人隔著兩三丈遠,齊嬰問:“都聽到了?”

  沈西泠抿了抿嘴,點了點頭。

  他一時沒說話,沈西泠不知道他是不是生氣了,連忙解釋,說:“對不起,我……”

  她還沒說完,就見齊嬰抬了抬手打斷了她,神情間有無奈之色,說:“不是你的錯,就不必道歉。”

  的確不是她的錯。

  昨夜齊嬰見小姑娘窩在椅子上睡著了,想著若把她叫醒讓她回自己屋子裏睡未免太折騰了些。他知道她最近都休息得不好,小姑娘心事重,此時好容易睡著了,他就沒讓人再把她叫醒。忘室的書格後有一間內室,有時他忙得晚了會直接宿在那裏,昨夜他把內間讓給了她,抱她進去睡了。

  隻是齊嬰沒想到今天韓守鄴會徑直這麽鬧上門來,爭執之間情急之下,他也顧不上安頓沈西泠,於是被小姑娘無意聽了個全。

  齊嬰默了默,對沈西泠說:“今日之事,切記勿再與旁人提起。”

  沈西泠神情嚴肅,看著齊嬰連連點頭,倒把齊嬰逗笑了。他的笑意一閃而逝,隨後對她說:“稍後我叫人進來收拾,等收好了你再出去,小心傷著。”

  沈西泠乖順地點點頭,又見他說完便轉身要走,心中一緊,下意識便叫住了他:“公子——”

  齊嬰聞聲回頭,看向她,問:“嗯?”

  沈西泠其實也不知道自己叫住他幹嘛,隻是下意識就那麽做了,如今一時倒不知道怎麽說才好,隻為難地低下了頭。

  齊嬰看出她的為難,以為是小姑娘害怕自己離開。

  她眼下如同驚弓之鳥,又對他頗為依戀,齊嬰看得明白,遂安慰她說:“我隻是出去一天,晚上就回來了。”

  ※※※※※※※※※※※※※※※※※※※※

  反向養成老公出門報備的好習慣,進度:1/n

  順便今晚有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