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北戎
作者:鸞鏡顏      更新:2021-01-26 01:42      字數:2173
  因為林清的死亡,京城再一次陷入了一種詭異的緊張氛圍中,幾位皇子之間的明爭暗鬥也近乎擺在了明麵上。

  且不論四皇子知道消息之後有多麽的憤怒,從京兆府出來之後,林季常就進宮去見了宣帝。

  元灝也跟著一並進了宮。

  他回京的消息注定了瞞不住,倒不如趁這次機會把事情都給交代清楚了,也免得到時候橫生事端,惹來宣帝疑心。

  謝鈺卻是自行派人去查探事情的來龍去脈。

  林清一死,這件事情就算他不上心也得上心了,都察院的職責可不僅僅隻是每天在朝堂上和那些文武大臣打嘴炮,重案會審也是都察院的職責之一,所以他至少得弄清楚事情的前因後果。

  把畫鳶樓的人審了一遍,謝鈺想了想,又去了攝政王府拜訪了另外一個目擊證人,在得到了穆修齊的話之後,謝鈺同樣進了宮。

  這個時候已近子時,宣帝還沒有休息,正衣冠整齊的坐在禦書房中聽林尚書喊冤,他安靜的看著手上的奏折,聽謝鈺稟道:“啟稟皇上,臣提審了畫鳶樓上上下下,並未有人見到林清進畫鳶樓,至於畫鳶樓的牡丹姑娘,據說她在外租了座宅子,她今日身體不適,本該留在自己家中休養。”

  宣帝抬眼看著他:“依你的意思,這兩個人都不應該出現在畫鳶樓的?”

  “是!”謝鈺低頭,恭敬回道:“今日攝政王府的二公子也在,臣特意去了趟攝政王府問了他當時的情況,據二公子所說,當時他和畫鳶樓的蕪兒姑娘待在房間裏,聽見驚叫聲之後隻見到林清手中握著把帶血的匕首,而牡丹姑娘已經倒在了血泊中。”

  “在此之前發生的事情二公子並不知曉,四皇子殿下當時也在,且是四殿下親口說林清殺人。”

  宣帝意味不明的笑了聲:“堂堂皇子,去逛青樓?”

  謝鈺識趣的沒有說話。

  “穆修齊也在?”

  謝鈺道:“是,林清當時意外摔下樓,是二公子及時拉住了他,為了救下林清,二公子和畫鳶樓的人產生了爭執,並且將事情鬧到了京兆府,還是世子出麵把人領了回去。”

  “事後二公子被世子罰著跪祠堂,是公主殿下去了攝政王府,把人從祠堂裏救了出來。”

  謝鈺淡淡道:“為了此事,公主殿下和世子似乎鬧得不愉快。”

  宣帝知道他說的公主是指的哪一個,對於長姝的偏心眼他已經見識到了,所以也並沒有太多的意外。

  而且,隻不過是一個成日裏惹是生非的少年而已,她樂意寵著就寵著,就她那護崽子一樣的態度,再對上穆修遠那麽個正經嚴肅的性子,鬧得不愉快很正常。

  宣帝並不關心這些少年少女之間的瑣事,便又問道:“老四怎麽說?”

  “臣沒問。”謝鈺垂眸,“事關皇子殿下,臣不敢擅作主張。”

  宣帝不置可否,轉眸又看向另一側的林尚書:“林愛卿,既然想要朕為你做主,你可有令郎無罪的證據?”

  林尚書跪伏在地上,哽咽道:“回稟皇上,犬子向來膽小,且從未近女色,他絕不可能去那種風月場所。”

  “更何況犬子不過一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他根本就不可能有那個本事殺人,請皇上明察。”

  宣帝看向他:“你認為你兒子是被人所殺?”

  “是!”

  “那你覺得,誰會針對他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少年郎,並且給他冠上殺人之罪?”

  “臣……臣不知。”

  宣帝又笑了一下,淡淡吩咐道:“既然不知,這件事情就交給你和謝卿一起查,既然想要朕為你做主,就拿證據說話。”

  “是,謝皇上。”

  林尚書鬆了口氣,不管怎麽樣,眼下這一關他算是過了,隻要不能認定他兒子殺人,這件事情就還有轉圜的餘地。

  不管是誰這麽算計他,算計他林家,他都不會這麽輕易善罷甘休。

  謝鈺同樣低頭:“臣遵旨。”

  等到他們兩人領命離開,宣帝這才看向站在一邊充當柱子看戲的人:“張卿重傷是怎麽回事?折子上說的不清不楚的,北疆的叛亂不是已經平定了麽?”

  “攝政王世子從北疆回來的當晚,大都督出城巡視的時候便中了埋伏,雖然領軍殺出了重圍,但是大都督依舊受了傷。”

  “大都督昏迷了三日方才醒轉,昏迷期間,齊王曾派人潛入軍營散播流言擾亂軍心,臣迫不得已之下,隻能斬了一批人將流言強行按下去。”

  “三日之後大都督醒轉,但終究是傷了身子,自那之後一直在軍營靜養。”

  宣帝問道:“他受傷的時間未免也過於巧合了,大都督受傷和攝政王府可有關聯?”

  元灝低頭道:“據臣所知,並沒有。”

  “隻是當初世子奉命北上平叛,期間表現出的軍事才能讓齊王軍隊頗為忌憚,事後世子駐守安北城,打退了北戎大軍多次進攻,在邊境留下了不匪聲名。”

  “依臣的猜測,攝政王世子讓邊境諸方勢力頗為忌憚。”

  宣帝淡笑:“攝政王本來就是一位能征善戰的猛將,世子如此,隻不過驗證了那一句話,虎父無犬子,你說對麽?”

  元灝沉默了一會兒,低頭道:“皇上說的是。”

  “如今邊境情況平穩,北戎有意與我朝議和,大都督命臣回京,也是想要看看朝中對於議和一事的態度。”

  宣帝倒是沒料到北戎想要議和一事。

  “這件事情為什麽朕事先不知道?”

  “因為此事還在商談中,所以大都督想等事情塵埃落定之後再向皇上稟明。”

  元灝垂眼道:“況且北戎人向來凶悍,議和並非長久之計,大都督並不主張議和。”

  “臣回京隻是表明大都督和北戎的態度,具體如何決定,還要由皇上定奪。”

  說到這裏,元灝頓了頓,又道:“我們派去的密探傳回的消息,北戎王庭對於議和一事頗有爭議,北戎王倒是想要議和,但是據他流露出來的意思,似乎是希望求娶我朝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