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8章 拖人下水
作者:大司空      更新:2020-03-17 00:04      字數:2190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李瓊的左眼皮一直跳個不停,他總有一種預感,要出大事了!

  隻是,李瓊一時又想不清楚,哪裏會出大事呢?

  李中易雖然禦駕親征離開了開封,可是,他把警政寺卿李延清、九門提督李雲瀟、緹騎司提督左子光這三個心腹之臣,留在了開封。

  按照道理來說,有此三人坐鎮於開封,可保開封萬無一失。但是,左眼皮子跳個沒完,令李瓊依然揪著心了。

  上次,李中易的庶長子李繼易,因為和其母鬧別扭,居然躲在宮女房裏死活不肯露麵,製造了好大一場恐慌。

  按照道理來說,庶長子李繼易越是胡作非為,李瓊應該高興才是。然而,李瓊清楚的知道,李中易並非一般的君上,其選擇儲君的邏輯,也必定會與眾不同。

  孩子們都還小,而且李七娘尚未生子,李中易又正值春秋壯年。說白了,滑陽郡王府距離爭儲的那一天,還早得很!

  李瓊心裏明白的很,他年事已高,恐怕已經等不到立儲的那一天了。

  在值房內吃罷早餐後,李瓊按照往常的習慣,在公事廳門前的小院子裏溜彎消食。

  忽然,堂後官來報,說是孔昆孔參相派了孔七過來,想請見李瓊。

  李瓊眯起兩眼望向湛藍的天空,過了半晌,才說:“叫他進來吧。”

  “小的孔七,叩見李相公。”孔七在院子裏見了李瓊,畢恭畢敬的下拜行禮。

  李瓊擺了擺手,說:“罷了。說吧,有何事?”

  孔七再次行禮,小聲說:“小人有要事相告,還請李相公屏退左右。”

  李瓊盯著看了眼孔七,隨即擺手將左右的隨從,都趕開了。

  “稟李相公,我家參相命小人來稟於您知曉,不知您何時有空,有要事相商?”孔七一番話,令李瓊不禁大皺眉頭。

  以孔昆的身份和地位,居然隻派了一名仆人來見李瓊,按照規矩而言,這其實是極其失禮的行徑。

  然而,李瓊卻很了解孔昆的脾氣。孔昆雖然肩扛振興儒教的抱負,屢屢在教育方麵,忤逆李中易之意。但是,孔昆卻是個極其精明的政客,他既主張了自己的抱負,又沒把李中易惹急了,其中的遲度拿捏,可謂是恰到好處。

  “半個時辰之後,請你家主人過來一晤。”李瓊不想和孔七多說廢話,直接約定了見麵的時間。

  等孔七走後,李瓊招手喚來心腹堂後官李文柄,吩咐道:“你去查一下,孔七還見了哪些人?都說了些什麽話?”

  “喏。”李文柄拱手行禮之後,轉身快步離去。

  李瓊接著在院子裏溜彎,一邊散步,一邊踢腿扭腰,據李中易所言,這是為了促進血液循環,大大的有益於延年益壽。

  沒辦法,兒子李虎太老實了,孫子李安國還沒成長起來,李瓊隻能盡量向老天爺爭取多活幾年。

  等李瓊回到公事廳裏,剛坐下不久,孔昆就來了。

  “李相公,要出大事了!”

  剛一見麵,孔昆便語出驚人,李瓊不由心頭猛的一驚。

  孔昆絕對不是那種故弄懸虛之輩,他既然說要出大事了,那肯定就是大事了!

  “哦,出什麽大事?”李瓊雖然揪著心,麵上卻絲毫未顯焦慮之色。

  “京城的士林之中,有人提議包圍新太學。”孔昆歎了口氣,這事和他其實也脫不開幹係。

  李瓊眯起兩眼,冷靜的思索了一番,這才慢騰騰的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淹,區區讀書人罷了,能鬧得出多大的風浪?”

  武將出身的李瓊,隻在乎刀把子是否不穩,卻不擔心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書生,能鬧出啥花樣來。

  “我的老相公啊,若是兩邊的讀書人,在新太學的門前撕打起來,鬧出了人命,那就絕非小事了。”孔昆已經顧不得官體了,跌腳歎息不已。

  “噫。”李瓊豁然開朗,這些日子他的左眼皮子一直跳個沒完,敢情真要鬧出大事了啊!

  自從李中易上台之後,朝廷的教育格局,就持續不段的出現了各種新變化。

  和讀書人息息相關的就有好幾樁,新太學的建立,算術學堂組建,科舉分為兩種,等等。

  讀書人,讀的就是經史子集,玩的就是陰謀詭計。

  李中易搞出的新花樣,讀書人中的明眼人一看即知:這是在為徹底的改革科舉製度打基礎做準備吧?

  李瓊終究是武將出身,對於槍杆子有著莫名其妙的信任感,卻疏忽了讀書人們如果狠起來,那也是會玩命的。

  經過孔昆的提醒,李瓊隨即意識到了,讀書人這是要聚眾鬧事,反對李中易一手主導的新政呐!

  如果是有人拿刀子要造反,李瓊絲毫也不需要擔心,兵權盡歸於李氏之手,何怕之有?

  然而,現實情況卻是,手無寸鐵的讀書人要鬧翻天了,如果不小心傷了或是弄死了讀書人,不管是誰下令鎮壓的,恐怕都會遺臭萬年。

  李瓊越想越後怕,他家是典型的外戚之家,孫女兒李七娘又是頗有聖寵的皇妃,遲早會誕下皇子。

  若是李瓊不小心把讀書人都得罪死了,將來,滑陽郡王府的外孫,想要繼承皇位的難度,隻怕是難上加難了啊!

  “孔相公,老夫是個粗鄙的武夫,大字不識得幾個,還請你不吝賜教。”李瓊雖然是個武將,卻不是沒見過世麵的笨蛋,他很自然的就想把他自己從旋渦裏摘出去。

  孔昆既然約見了李瓊,自然是想要拉李瓊一起下水,共同承擔起相應的責任,豈容李瓊溜之大吉?

  “李相公,在下也是聽門生說了這麽一句嘴,也不知道能不能當真。本著疑事從有的原則,特來相告,還請李相公拿主意定奪。”孔昆也是官場老手了,話說的漂亮之極,骨子裏卻是將責任推卸給李瓊。

  “哈哈,事關重大,老夫安敢隨便胡言亂語?孔相公,你既然來了,不如請劉相公和折相公集體商議,如何?”李瓊是首相,他的責任無論如何都是躲不過去的。

  事到臨頭,不如索性將內閣的諸位相公,都一起拖下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