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5章 常平倉
作者:大司空      更新:2020-03-17 00:04      字數:2161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先帝柴榮在位的時候,率領雄兵十萬拿下了南唐的東都江都府,也就是揚州。

  南唐徹底的喪失了江淮十四州的地盤,也就等於是,徹底的失去了北伐的能力。

  強漢朝在揚州駐有重兵,統兵大將不是別人,正是征東將軍劉賀揚。

  李中易順利的拿下了空城潤州之後,得知消息的劉賀揚,趁著濃濃的夜色,渡江來拜見李中易。

  “臣劉賀揚恭請皇上聖安。”劉賀揚一見了李中易,當即大禮參拜了下去。

  李中易聽出劉賀揚改了見麵的說詞,不由微微一笑,問他:“老劉啊,怎麽想出來的恭請聖安?”

  劉賀揚趕緊解釋說:“聖人大安,乃是臣等莫大的福分。臣很久沒見著聖顏了,怪想的……”

  李中易點點頭,晚唐周初之際,依然習慣於稱呼皇上為聖人,劉賀揚倒算是動了一番腦筋。

  “平身吧。”李中易走到劉賀揚的身前,伸手攙扶他起來,把他拉到錦凳前,摁他坐下。

  等劉賀揚坐下之後,李中易又吩咐人上茶,拿瓜果來,劉賀揚見了此情此景,心下不由大受感動:皇上終究是個念舊之人呐!

  想當初的破虜軍,兵不過一萬餘人,將不過阿貓阿狗兩三隻而已,誰能想象的到,竟然膨脹到了如今的程度?

  李中易也有些日子沒見著劉賀揚了,他自然要詢問一番老劉的近況,劉賀揚就說:“臣的身體還行,一頓可食四大碗飯。臣領著兩份薪俸又有曆年賞賜的錢財,日子過的不緊。隻是,臣的幺女兒眼看著要及竿了……”

  劉賀揚雖然沒有明說,但是李中易是何許人也,他一聽就明白了,劉賀揚是不太希望他的幺女參加選秀。

  “俗話說的好,窈窕淑女,你的幺女可自尋夫婿婚配。”李中易十分慷慨的給出了承諾。

  劉賀揚十分感動,連忙起身欲行大禮,卻被李中易抬手攔住了。

  李中易淡淡的說:“你追隨於朕的左右多年,這麽點麵子,還是有的。”

  劉賀揚原本有些擔心,沒想到,李中易居然答應的這麽爽快,一時間,感動莫名。

  客觀的說,李中易待追隨多年的老臣子們,確實不薄。

  就以劉賀揚為例子,他在開封城裏,不僅分得了一座豪宅,還領著雙俸。李家軍中的薪俸水準,原本就是出奇的高,劉賀揚領著雙俸,根本不需要伸手,小日子就可以過得很滋潤。

  畢竟,在軍中,吃飯、穿衣、住宿啥的,統統不要錢,雙俸的收入含金量頗高。

  這也就是在李家軍了,南唐軍隊裏,普通士兵月俸不過區區兩貫錢,無論是吃飯還是穿衣,甚至是住宿,都需要自掏腰包。

  折騰了一圈下來,普通士兵能夠拿回家去的積蓄,每月也就兩三百文錢罷了。

  兩三百文錢,夠啥用的?再加上,南唐軍中的惡習,軍官幾乎人人吃空餉,上行下效之餘,軍隊的戰鬥力也非常可疑。

  和南唐的軍隊不同,李家軍的餉錢完全不過帶兵官的手,由後勤司按照人頭統一發放。

  士兵們每月到手的銀錢,都是足金足兩的實打實,沒有半分貓膩。

  李中易采取的是,獎懲分明,高收入高地位以及高風險並存的養兵策略,軍人的地位不是一般的高。

  士兵們把腦袋係在褲腰帶上,跟著李中易打天下,說白了,不就是圖個將來出人頭地的機會麽?

  士兵們賣的是命,收獲的是改變命運的機會,世界很公平,上帝不會刻意虧待誰!

  劉賀揚和李中易確實有些日子沒見了,兩人一連聊了兩個多時辰,到了飯點的時候,李中易留劉賀揚陪著一起小酌幾杯。

  席間,劉賀揚舉起酒杯說:“皇上,想當年,臣跟隨您第一次東征高麗的時候,您曾經告訴臣,天下必定會一統。那個時候,臣的眼光不行,以為統一江南就至少需要三十年的時間,真沒想到哇,短短的數年間,江南即將統一……”

  李中易喜歡聽老部下們的懷舊之語,劉賀揚就撿好聽的話,慢慢的說給李中易聽。

  李中易不禁微微一笑,老部下就是老部下,都知道他的脾氣,吃軟不絕不吃硬!

  “咱們的敵人始終在北方,而不是如今的南方。等滅了晉陽的劉漢,你們也許就要去更南邊打天下了。”李中易隻是點到為止,劉賀揚卻已經真正的明白了李中易的心意。

  比南唐更南邊的開疆打天下,除了秦之交趾,甚至是交趾以南之外,更有何處?

  “皇上,臣以前聽您說過,交趾的稻米品種特別高產?”劉賀揚其實知道那是占城稻,卻故意裝傻不說。

  李中易摸了摸下巴,笑道:“那叫占城稻,特別適合在吳越和南唐之地種植,一年兩熟不在話下。隻要糧食足夠,就有資本抵禦天災和人禍了,所以,占城稻和常平倉必須齊頭並進。”

  提及常平倉,劉賀揚倒是有些想法,他放下酒杯,有些遲疑的說:“皇上,涉及地方政務的事務,臣本不該說,不過,揚州的常平倉積弊叢生……”

  李中易親自定下的鐵律,文臣不得預軍事,武將不得過問政務,劉賀揚提起常平倉的積弊,心下倒有些忐忑不安。

  “私下裏說說,又是和朕說,不妨事的。”李中易擺了擺手,示意劉賀揚隻管說。

  “楊州本地的常平倉,選址頗成問題,竟全是地勢不高的低凹之地。另外,揚州多發水患,以臣的觀察,竟有幾處常平倉設在河道附近。”劉賀揚的一席話,立即引起了李中易的高度重視。

  常平倉製度,乃是李中易花了大心血的事務,若是出現了重大的弊端,萬一出現天災或是人禍之時,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劉賀揚畢竟是武將,不敢多言政務,他隻說是耳聞,卻無實證,隻求李中易親自派人徹查。

  常平倉一旦出事,後果就很嚴重了,李中易當即找來李浩東,命他派人秘密潛入揚州,徹查常平倉的建設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