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2章 垂拱
作者:大司空      更新:2020-03-17 00:04      字數:3372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大周時期,柴榮和柴宗訓都在崇政殿處理政務,或是接見宰相和重臣。

  等到李中易,也就是李燚登基之後,改在垂拱殿內辦公。垂拱殿的後邊是福寧殿,李七娘恰好就分到了這裏,並成為了一殿之主。

  李中易處理完畢公務之後,出門沒走出去幾步,就到了福寧殿的前門,簡直不要太方便了!

  薛太後原本分配在坤寧殿。後來,她老人家親自在皇宮裏轉了一圈之後,回頭就告訴李中易,她想住到景福殿去。

  畢竟是李中易的親媽,她老人家自己選定的安享晚年的宮殿,李中易自無不準之理,也就依了薛太後。

  既然薛太後和太上皇李達和選擇了景福殿,李中易的雙胞胎弟弟寶哥兒和妹妹甜丫,很自然的就住進了緊挨著景福殿的延和殿。

  寶哥兒和甜丫都尚未成年,住在宮裏,既不怕外人說閑話,又可以就近讓薛太後看著他們。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寶哥兒和甜丫,都到了狗也嫌的時期,成天惹事生非,令薛太後頭疼之極。

  至於,李中易最大的弟弟——李中昊,因為已經成年了,李中易便在皇宮外麵賜了一處宅子給他。

  那所宅子正好是逆臣石守信此前所有的主宅,李中昊對那裏簡直爛熟於胸,而且奴仆們一個都沒換,都是以前伺候李中昊玩樂的那一堆人。

  礙於無軍功不授爵的鐵律,李中易雖然沒有給李中昊封爵,但是錢財方麵卻沒有虧待了他,賞的是雙份親王爵的俸祿,另有五百畝京郊的良田。

  按照強漢朝的規矩,親王爵每月可領500貫錢和一千斤糧食,隻要不是每日都花天酒地下館子點豪華席麵,支應日常的開銷,可謂是綽綽有餘。

  病中的李達和得知了李中昊的安排之後,把李中易找了去,狠狠誇獎了他一番。

  李中易表麵上沒說啥,心裏卻頗不以為然。如果李中昊不是李中易的異母弟,單單是他給石守信透露的那些絕密內幕,就完全可以謀逆論處了。

  除了李七娘之外,其餘的五妃和幾個嬪都住進了皇宮的東邊,那裏原來是講筵所和資善堂的所在地。

  李中易對四書五經很不感冒,自從他打進開封城之後,就從沒招過詞臣講筵。

  康澤琢磨出李中易的心思,便乘李中易高興的時候,進言道:“宮裏的東邊還空著一大片地方,完全可以利用起來。”

  李中易實地考察之後,便下令將講筵所和資善堂,改建成妃嬪們的住所。

  內宮的事務都是小事,李中易入住皇宮之後,就把內閣的辦公處所安置在了集英殿。

  集英殿和垂拱殿之間,隻隔了一座皇儀殿,相公們奉詔之時謁見之時,不需要走多遠就可見著李中易。

  一切安排妥當之後,李中易召見內閣諸相,商議怎樣下詔嚴譴南唐後主的事宜。

  “南唐李後主,公然不參加朕的登基大典,可謂是無禮之極。諸位相公,何以教朕?”李中易毫不含糊的指出了南唐李煜的過錯,明擺著是想上綱上線。

  “稟皇上,老臣以為,隻要錢糧充足,即可伐南唐,以懲不臣!”首相李瓊早就知道李中易要統一天下的心思,他自然不可能出麵阻攔。

  “皇上,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濱莫非王土,南唐李氏妄圖螳臂擋車,實在是自不量力的可笑之極!”

  次相折從阮心裏很明白,狼要吃小羊,何患無詞,他自然是順水推舟的成全李中易統一天下的心願。

  孔昆見李中易的目光挪到了他的身上,便拱手道:“南唐李氏早有不臣之心,當伐之!”

  李中易不由微微一笑,李煜那小子在奏章裏稱臣,也肯納貢。可是,在南唐朝臣們的嘴裏,依然稱李煜為陛下,這便是送借口上門了!

  兵者,國之大事也!

  出兵的事兒,經過內閣集體討論之後,由李中易拍板的是政治上的出兵決策。

  內閣雖然不管具體的軍事行動,但是,大軍出兵征戰的後勤補給,卻也需要內閣的全力配合。

  已經有三位相公表態支持討伐南唐,劉金山本就是李中易的心腹重臣,他自然不可能當眾拆李中易的台。

  於是,內閣的相公們,一致同意,出兵討伐南唐。

  出兵是大事,雖然內閣的相公們集體同意了出兵的決策,距離正式出兵肯定還需要一段時間。

  畢竟,李家軍跟著李中易南征北戰,少有休整的時候兒。如今,李家軍正好趁著李中易正式登基的大好時機,名正言順的在開封城裏大肆消費和娛樂。

  十幾萬兜裏有錢的禁軍將士們,蜂擁進了開封城,各家店鋪的生意,竟然呈現出畸形的繁榮景象。

  由於柴玉娘一直和李中易擰著來,如今的皇宮之中,並無女主人。

  李中易又不想讓某一個女人獨攬宮權,便別出心裁的想了一法子,以一年為限,讓妃子們輪流管理宮務。

  李中易的妃子,目前共有六人,即賢妃唐蜀衣、淑妃李翠萱、良妃李七娘、德妃折賽花、元妃費媚娘、宸妃竹娘。

  垂拱殿的西閣,是李中易的內書房所在地,如今除了懷有身孕的葉曉蘭和李翠萱缺席之外,其餘的三位記室都在外間伺候著筆墨。

  李中易一直沒碰過孔黛瑤,卻老是找趙雪娘進內間陪著,並時不時的傳出一些少兒不宜的動靜。

  韓湘蘭早就適應了李中易的喜好,倒也並不在意,可以靜下心來寫節略。

  孔黛瑤畢竟是黃花大閨女,隻要內間傳出動靜之後,她便會莫名其妙的麵紅耳赤。

  韓湘蘭原本不想搭理孔黛瑤,後來,她實在看不過去了,便小聲點撥孔黛瑤:“在這宮裏邊,有子的女人,才是真正的有地位。”

  孔黛瑤太過於文靜了,與此相反的是,隻要趙雪娘往內間送節略和奏章,就會被李中易留在裏邊,很久都出不來。

  狠整姓趙的女人,這事不管從哪個方麵來看,都很容易勾起李中易激昂的鬥誌。

  今天,趙雪娘又主動送上門去,給李中易狠整了一盤。李中易正在閉目養神的時候,貼身親牙高強,忽然在窗外稟報說,“回皇上,王江氏來了,在宮門外候著,說是想傻柱了。”

  王江氏,就是王大黑的媳婦,王大黑為了維護李中易的尊嚴,絕然自盡之後,李中易便收了傻柱為養子。

  “哦,領她去見傻柱吧。另外,等她走的時候,多塞些銀錢。唉,她一個人獨守著空房,也怪難熬的。”李中易想了想,便答應了王江氏的要求。

  畢竟,王大黑已經走了兩年,王江氏一直替他守節,至今都無再嫁的心思。

  在這五代末年,女人喪夫後的再嫁,不僅很容易,而且還可以把嫁妝完整的帶回娘家去。

  基於此,王江氏的獨自守節,顯得格外的與眾不同,李中易自然要多憐惜幾分了!

  傻柱是李中易到目前為止,唯一收養的養子,李中易擔心有人欺他沒親爹,便把他交給了元妃竹娘扶養。

  李中易曾經吩咐過,傻柱的吃穿用度,以及一應待遇,和諸皇子等同。

  並且,李中易給兒子們上課的時候,傻柱也是當然的成員之一。

  客觀的說,傻柱除了不是李中易的親兒子之外,別的方麵都和親兒子沒啥兩樣了。

  等王江氏走後,李中易命人去把傻柱叫來,將他抱到膝上,親熱的問他:“你母親帶了什麽好吃的和好玩的?”

  “回爹爹,母親她帶來了孩兒最愛吃的甜糕。”傻柱一邊說,一邊從兜裏摸出甜糕,就往李中易的嘴裏塞。

  李中易不愛吃甜食,卻不打算傷害了傻柱的一片孝心,便張嘴在甜糕上咬了一口,接著誇道:“好吃,真香,甜得很呐!”

  傻柱開心的笑了,伸出雙手摟住李中易的脖頸,小聲說:“爹爹,我告訴你個秘密,可千萬不能和別人說。”

  李中易微微一笑,順手掏出白帕子,幫著傻柱擦拭幹淨嘴角的點心屑,點著頭說:“好,爹爹一定不和別人說。”

  “大兄和二兄、三兄,今天狠狠的打了一架。”傻柱咬了口甜糕,吐詞並不清晰,但李中易卻是秒懂了。

  老大狗娃和老二靈哥兒,還有老三興哥兒,今天打架了,嘿嘿,少年郎嘛,吃得又好,不運動一下,精力很難徹底的發泄出去。

  李中易以前小時候,經常和巷子裏的小孩子們幹架,大多數情況下,都會把人家打哭了,小部分時候,被人家集體打慘了。

  那個時候,打架的風氣很“正”。不管是誰,如果打輸了,也沒人找大人告狀,自己鼻青臉腫的回家,跟大人撒謊說,不小心下樓梯摔了一跤。

  類似的謊言,根本不可能騙過大人,不過,隻要沒大礙,大人也都會睜一眼閉一眼。

  畢竟是孩子們嘛,活潑好動是天性,所謂賤養兒子的邏輯,大人也都是認同的。

  實際上,李中易的三個男娃,經常背著他打架。大多數的情況下,是靈哥兒和興哥兒聯起手來,挑釁老大狗娃。

  不過,隻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三個皇子之中,就數狗娃最疼傻柱,所以,隻要狗娃幹輸了架,傻柱就會偷偷的找李中易告狀。

  每到這種時候,李中易隻當沒有聽見似的,孩子們動拳腳幹架,再正常也不過了,大人完全沒必要插手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