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9章 發威
作者:大司空      更新:2020-03-17 00:04      字數:2275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千騎甲營詳穩耶律洪山,和千騎乙營詳穩耶律完廣,都是耶律長元的心腹。

  其中,耶律洪山比較勇猛一些,耶律完廣比較多謀,耶律長元命這兩人分左右襲擾李家軍,正好發揮他們的所長。

  兩個千騎營開始小步緩跑的時候,耶律完廣大聲吼道:“你先衝,我隨後!”

  耶律洪山聞言後,不由翻著白眼,嘟囔道:“又是我先衝!”

  在如雷的馬蹄聲中,耶律完廣並沒有聽清楚耶律洪山的話,但他僅看耶律洪山的神態,就知道,這小子又在發牢騷了!

  耶律完廣聲嘶力竭的吼道:“還是老規矩,首功歸你!”

  耶律洪山聽了此話,這才重重的點著頭說:“這還差不多!”

  契丹皮室軍也是一支訓練有素的常備精銳騎兵,美中不足的是,這支隊伍依然殘留著草原蠻族的遊牧習氣。

  也就是說,擅長打順風仗,一旦遇挫或是作戰失利,軍紀就不太可能控製住局麵了!

  李永堂接到命令後,隨即下達了指令:“炮營所屬分為三個梯次,第一梯次上鏈彈,第二個梯次上實心彈,第三個梯次上霰彈,依次輪流發射……”

  在李家軍中,最前線的最高指揮官有權力在一定範圍內,修改李中易下達的軍令。

  俗話說的好,兵無常形,水無常勢!

  臨陣作戰之時,局部和全局的形勢,可謂是瞬息萬變。李中易允許部下修改他的命令,既是一種莫大的信任,也是有的放矢的充分授權!

  幾十萬人的陣地戰大對決中,李家軍哪怕擁有諸多的信息傳遞手段,但依然不可能如戰地電話一般的快捷和準確。

  很多時候,從李中易發現敵情的變化,到修改過的命令準確的傳遞到受令部隊指揮官的手上,很可能已經過去了小半個時辰,這就很容易耽誤大事了!

  自從,總參議司建立之後,在作戰計劃中,允許營以上的指揮官,及時的把握住戰機,在預定的備用計劃內,適當修改上邊的軍令。

  由於專業性的考慮,李永堂在鏈彈之外,增加了實心鐵彈,並把發射的梯次改為三波,都在備用計劃的範疇之內。

  應對草原騎兵衝鋒之時,客觀的說,實心彈的射程比鏈彈遠的多,完全可以用在第一波的打擊。

  受限於火炮的發射速度較慢,鏈彈和霰彈,分別對付進入規定射程內的騎兵。其中,尤其是霰彈,雖然射程較近,但是殺傷力卻驚人的強悍。

  由於炮營的至關重要性,臨戰之時,李中易把弓弩營的指揮權,交給了炮營指揮使李永堂。

  神臂弩的打擊範圍,比實心彈近,卻比鏈彈遠,而且發射速度也遠遠超過了火炮。

  讓弓弩手們填補火炮發射速度慢的弊端,這是李中易的一大創舉,十分有效彌補了火炮的不足!

  按照條令的規定,炮營發射了實心彈或是鏈彈之後,在炮兵們裝填彈丸和火藥的時候,就輪到了神臂弩進行火力壓製。

  神臂弩發射過幾輪後,火炮再射一輪,如此周而複始,確保打擊的火力沒有空白的死角!

  戰爭是一門學問高深的科學,誰不按照科學的客觀規律辦事,必定會栽大跟頭!

  耶律洪山的千騎隊,在距離李家軍陣線兩裏地的時候,逐漸開始加速。

  戰馬奔騰之際,耶律洪山取下背上的戰弓,朝著空中揮舞了幾下。很快,整個千騎隊的契丹勇士們,紛紛掏弓出囊,虛搭箭矢於弦上。

  能夠入選皮室軍的契丹人,基本條件就是弓馬嫻熟,在耶律洪山的千騎營內,戰士們配備的騎弓之中,最小的弓都是兩石之力。

  契丹人對付漢人步軍的拿手好戲,便是利用戰馬的速度,繞著漢人步軍的大陣,一邊縱馬奔馳,一邊挽弓放箭。

  隻能被動挨打的滋味,確實非常難受,對於士氣的影響,極其的負麵!

  不過,李家軍卻不是一般的漢人軍隊。李家軍不僅擁有火炮、神臂弩和簡易投瓶機等遠程打擊力量,更擁有數量多達三萬的精銳騎兵部隊。

  耶律洪山擅長一弦射三矢,每矢皆可百步穿楊,號稱皮室軍第一神射手。

  正因為本錢雄厚,耶律長元才會屢次提拔耶律洪山,直至千騎詳穩之高位。

  “隨我來……”耶律洪山揮弓朝左邊一指,緊接著拍馬就向左側疾馳而去。

  萬馬奔騰之中,耶律洪山喊的是啥,誰都聽不清楚,但是他身邊的親牙卻看得懂他打出的手勢。

  “朝這邊衝……”

  “朝這邊衝……”

  契丹人沒有左右方向的概念,隻能以這邊,或那邊來代替。

  好在,契丹人的勇士們,追隨耶律洪山的時間已久,大家都非常熟悉他的姿體語言,整個千騎隊的人,都跟著他朝左側旋轉衝殺了過去。

  李永堂抿緊嘴唇,死死盯著契丹人的行進軌跡,五百步,四百步,三百步。

  三百步的時候,契丹人突然集體轉向了左側,玩了一出漂亮的貼陣左旋轉。

  “嘿嘿,該死的契丹韃子,老子等的就是你們的左旋轉或右旋轉。”李永堂吐掉叼在嘴裏的草根,惡狠狠的說,“我數五下,鏈彈發射!”

  李中易曾經看過一本小說,那裏邊曾經提及,機槍陣地一般擺在主陣地的側麵,那樣的部署,殺傷力會比正麵掃射的威力,大出不止兩倍。

  李永堂起初不信,後來用稻草人做過實驗後,他隨即意識到,按照同樣的邏輯,火炮擺在陣地的側麵,比部署在正麵,對敵人更有威脅。

  “一……”

  “三……”

  “五……點火……”李永堂將手臂重重的劈下,四十門已經上了膛的火炮,隨即發出了絕殺的怒吼聲,“轟轟轟……”

  由於慣性的作用,騎兵部隊轉彎的半徑,和衝鋒的人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性。

  耶律洪山在相距三百步的地方率先轉彎,他的部下們也跟著紛紛左轉,眨眼間,整個騎兵陣列寬大的橫截麵,立時暴露於炮兵的打擊範圍以內。

  “嗖……”幾十條鏈彈以迅雷不及眼耳之勢,凶狠的砸進了契丹人的騎兵隊列之中,勢不可當的絞殺著一切可以觸及的生物。

  幾乎是眨個眼的工夫,皮室軍寬大的側麵橫截陣列,瞬間被鏈彈絞掃出一大片空白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