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7章 收獲頗大
作者:大司空      更新:2020-03-17 00:04      字數:3318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客觀的說,李家軍的抄家,已經進入到正規化和有效化的範疇。

  李中易親手編撰的《檢查手冊》,上麵詳細的規定了抄家的步驟,以及財主們可能隱匿財產的各種手段。

  比如說,有的財主喜歡把錢藏在地窖裏,另一批財主則格外喜歡藏於牆間的夾層裏,還有人則藏於外宅之中,李中易都一一列明了搜檢的方案。

  另外,關於檢地的部分,李中易著重強調了實地測量的重要性。

  在手冊的指引下,大名府的抄家查地行動,獲得了驚人的成效。其中,李中易刻意規定了,所抄檢的商鋪之類的營業場所,一定要連掌櫃的,帶帳房,以及夥計們一網打盡。

  這麽做的好處是,隻要抄檢清楚了,確定了新的權屬關係,商鋪便可馬上開始營業,絲毫也不耽誤繼續賺錢。

  李中易領著符茵茵、高強和張三正,從臨時行轅的側門,溜了出去,很快就消失在了大街上。

  作為北方第一名城,大名府的主街道足有十條之多,李中易一邊走,一邊慢慢的觀察商鋪的營業情況。

  大街上的米鋪,大多已經開業,排隊買米的老百姓,多得不得了!

  如今的米鋪,已經是李家軍專營的事業了,前段時間抄檢的糧食堆積如山,根本不怕老百姓多買。

  李中易望著買到米後,露出笑臉的老百姓,不由感慨道:“草民們的需求真低,有口飽飯吃,就已經滿足了。”

  符茵茵雖然被冊封為惠妃,然而,正式的冊封大典要等到回開封城之後再舉行,以顯示男人對她的看重。

  “李郎,草民自有草民的活法,那不成有可能讓草民們頓頓吃羊肉不成?”符茵茵是典型的大家女,她的看法很難真正的接地氣。

  李中易瞥了眼一身丫環打扮的符茵茵,歎息道:“你等著瞧吧,讓草民們頓頓吃羊肉固然不太現實,頓頓有豬肉吃,還是可以想辦法做到的。”

  “怎麽做到?”符茵茵心情不舒暢,她就是上天派來和李中易抬杠的。

  李中易也懶得計較女人的小心思,不就是家財全部上交了麽,有什麽值得大驚小怪的?

  類似李筠和李重進,不僅家產被抄,而且家眷們也都被罰入了教坊司,啥時候交足了欠款,啥時候再離開教坊司。

  更重要的是,符茵茵冊封為惠妃後,為了顧全妃嬪的顏麵,李中易又暗中賞了一百萬貫錢,還給了符家。

  雖然都是符家的錢,但性質卻迥然不同。李中易裝進腰包的錢,再想拿出來交給原主,此前還真沒有那個先例。

  這也就是看在符茵茵的麵子上,李中易才勉為其難的從嘴裏吐了點小錢出來。

  也正因為如此,符茵茵雖然情緒不佳,卻也勉強出來陪著李中易逛街。

  “茵娘,嫁出家門的女人,如同潑出去的水,你就別管那麽多了。他們若是有本事做生意,一百萬貫也足夠當本錢了。他們若是不事生產,又不懂做生意,給座金山,也會徹底敗光。”李中易悄悄拉住符茵茵的小手,一本正經的作出了補充解釋,“我這麽做,也是為了他們好,總不能一直這麽的坐吃山空吧?”

  符茵茵心裏很清楚這個道理,奈何,思想上一時難以接受,家產全被抄空的現實。

  不過,符家並不是主動投靠的李中易,而是兵敗之後,舉族被擒,哪有太多談條件的餘地?

  另外,李中易從私庫裏拿錢出來,暗中補貼了符家,符茵茵多少有些感動。

  街道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竟是一番戰後的畸形繁榮景象。

  李中易要的就是這個效果,戰爭隻是一時的,生活卻永恒的。這人呐,開門七件大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缺一不可。

  所以,城中最先恢複生意的店鋪,便是李家軍查抄而來的米鋪。

  米鋪的掌櫃和夥計們,都還是原來的那一撥人,隻是店東卻變成了李中易。

  按照李家軍的規矩,通過戰爭得來的浮財,大家都可以按照軍功的比例進行分配。但是,查抄的商鋪,或是生意場所,全都屬於李中易的私產。

  在家國天下的體係之下,李中易的私產,就等於是真正的國有資產。

  所謂的國有資產,在後世其實就等於是官僚所有的資產,任由官僚們吃喝玩樂,甚至是總飽私囊。

  如今,李中易有言在先,家裏缺錢花了,可以低息甚至是無息找他借款。若是敢貪汙挪用或是私吞他的財產,輕者杖三十,中者閹了送進宮裏當太監,重者直接抄家砍腦袋。

  至於貪汙犯的家眷,也要被充入教坊司,靠色相努力賺錢還債。

  在家族利益排第一位的當下,如果隻懲罰貪汙犯個人,顯然起不到警告的作用。

  整個上午,李中易逛完了北城。大名府的北城,主要是雜胡商人們的聚集地,類似於後世的跳蚤市場,啥稀奇古怪的物件全都可以找得到,正經的日常必需品反而不多。

  在李家軍的抄家行動中,雜胡商人們所受到的波及甚微,其中的核心要點,主要是雜胡商人大多是正經的商人,靠遠道載來的商品取利,很少有利用官僚特權壓榨老百姓的行徑。

  中途走累了,李中易領著符茵茵、高強和張三正,隨意找了家茶樓,打算歇歇腳,吃些點心,等填飽了肚子,再接著逛街。

  “列位仁兄,小弟可是聽說了,魏王府被執政王的部下,抄檢得一幹二淨,連根鳥毛都不剩。”

  “可不是嘛,我還聽說魏王府的六娘子,成了執政王他老人家的惠妃。”

  “嘿嘿,執政王殿下可能不太清楚,俺老孫卻是知道的,魏王麾下的衙內副都指揮使楊鴻遠,一直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始終惦記著娶了六娘子當媳婦兒呢。”

  李中易起初很開心聽各種花邊新聞和小道消息,然而,不知道怎麽的,花邊新聞竟然涉及到了符茵茵的頭上。

  楊鴻遠的地位算是中等模樣,在被送去西北靈州軍前效力之前,為了安撫大名軍的發配軍官們,李中易曾經委派廖山河去請他們吃了一頓飯,他倒是從沒見過楊鴻遠其人。

  也許是察覺李中易看她的眼神有些異樣,符茵茵隻得硬著頭皮解釋說:“奴家從來沒有搭理過那個討厭鬼。”

  李中易平生最忌諱的是,被別的男人戴了綠帽子,既然符茵茵作出了解釋,李中易也就很不客氣的囑咐張三正:“你拿了我的信符去通知押解楊鴻遠的人,把他給我提到行轅裏去關起來。”

  聽了李中易的吩咐,符茵茵卻隻當聽見似的,神態一直如常,隻是原本櫻紅的嘴唇略微有些發白。

  李中易心裏很明白,以符茵茵的性格,肯定看不上家臣身份的楊鴻遠。可問題是,這件事情如果不查清楚,將來就會對符茵茵產生極為不利的負麵影響。

  張三正的頭皮一陣發麻,心裏暗暗埋怨他自己,為啥要跟出來陪著逛街呢?

  對於一般男人而言,都很忌諱自家的娘子,和別的男人有著不清不楚的瓜葛,更何況是天下之主的李中易呢?

  李中易倒沒打算把楊鴻遠怎麽著,他隻是想看看這小子,為何就敢一直惦記著主公的嫡女呢?

  符茵茵和楊鴻遠絕無私情,其實都是楊鴻遠的單相思罷了,她從來沒有搭理過他。

  可問題是,當著李中易的麵,符茵茵擔心,解釋得越多,越有大麻煩。

  畢竟,在三年前,楊鴻遠一直充當護衛的角色,追隨於符茵茵的左右。

  這種說不清楚的關係,對女人的殺傷力,可謂是特別巨大,沒有特別好的辦法去解釋清楚。

  李中易察覺到符茵茵有些心裏發虛的表現,他不由微微翹起嘴角,經過他的親手檢查,符茵茵尚是處子無疑。

  不過,符茵茵硬要堅持進開封城,正式被冊封為惠妃之後,再把紅丸獻給李中易,這就讓李中易心裏多少有些不太舒坦。

  現在正好出了楊鴻遠的這檔子事,李中易如果不拿來做伐,找借口整治符茵茵,那他就不配為花叢聖手。

  出了紕漏之後,符茵茵始終有些心虛,逛街的氣氛自然也就淡了不少。

  李中易卻絲毫也沒有起身的意思,一邊小口品茶,一邊側耳傾聽茶客們大擺龍門陣。

  “我親眼所見,劉知縣,劉剝皮的家,被朝廷的官軍抄了底兒掉……”

  “該,該他遭了報應……呸……”

  “那劉剝皮都五十多歲了,還強納了人家十四歲的良家女作妾,真是造孽啊……”

  李中易使了個眼色,高強心領神會的匆匆離開,過了一會兒,他從樓下跑到李中易的身旁,小聲稟道:“大名縣的原任知縣姓劉,綽號劉剝皮,為人格外的貪婪殘暴……”

  “你去傳我的話,告訴大理分寺的人,務必要清算原任官僚的罪惡,並昭告天下。”李中易點點頭,平反冤獄,查核民情,這些都是增進軍民情感的好手段。

  說白了,天下之事,不患寡,隻患不均!

  老百姓們都相信惡有惡報,然而,實際上,作惡多端的髒官們,往往官運亨通,善終於家裏的榻上。

  PS:這一章補昨天晚上的欠更,今天至少還有兩更,抱歉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