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章 從龍之征
作者:大司空      更新:2020-03-17 00:03      字數:2290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近衛軍臨淄大營裏,武裝到牙齒的將士們,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牢牢的釘在各自的崗位上。

  軍令如山,營裏嚴禁喧嘩。可是,事先隱約知道一點點風聲的將士們,盡管緊閉嘴巴,彼此都可以看出對方的喜悅眼神。

  進軍開封,擁主上做皇帝,爭當從龍首功之臣,李家軍的上上下下,早就盼望著這一天了!

  奪取江山,靠的是強悍的武力,所以,李中易把出兵的軍議,擺在了近衛軍的大營之中。

  軍事作戰計劃,保密為先,在戒備森嚴的近衛軍大營裏開會討論,再合適也不過了。

  今天的中軍大帳和往日不同,被擴大了三倍有餘,李中易居中而坐,眾將士分坐於兩側。

  大帳的正中間,並排擺著三隻碩大的軍用沙盤,為了製作出這幾隻沙盤,參議司輿圖房的參議和工匠們,忙活了幾個月。

  隻見,沙盤上插著密密麻麻的各色小旗,河流用染成藍色的麻布條代替,疊嶂起伏的山巒則為黃色,細長的官道呈白色細線條。

  站在沙盤前邊,隻要是經過講武堂培訓的軍官,都可以將整個開封以東地區的山川地形,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由於這次召集的軍官太多,如果每人發一份詳細的作戰計劃,比黃金還貴的紙張浪費太大。

  所以,李中易隻是安排聲音宏亮的何大貝,站在沙盤跟前,詳細描述各部的作戰計劃。涉及到的各部指揮官,自己主動站到沙盤前邊來,邊聽何大貝的介紹,邊拿筆做記錄。

  “諸位袍澤,朝廷裏有人妄圖引狼入室,勾結契丹人南下,塗炭我中國之生靈,老子絕不答應。”等各部都掌握了各自的作戰目標之後,李中易緩緩起身,疾言厲聲的發出怒吼,“你們答不答應?”

  “老子絕不答應……”

  “幹他老母……”

  “主上,李穀那個雜碎,就交給末將了……”

  “真是一幫狗東西,老子們辛辛苦苦的趕走的契丹狗,居然被朝廷請來進攻咱們,絕不可忍……”

  “山長,學生誓死追隨您,驅逐韃虜,恢複中國……”

  “驅逐韃虜,恢複中國……”

  大帳內,將士們士氣如虹,個個摩拳擦掌的盼望著驅逐韃虜,收複河山。

  嗯,軍心可用,李中易滿意的點了點頭,無意中和楊烈對上了視線,楊烈好象有話要說?

  不過,李中易並不打算讓楊烈現在說話。他們師徒二人說話的機會多的是,不如把各抒己見的時間,留給初步領了任務的中級將領們。

  在李家軍的軍事指揮序列之中,營指揮相當於後世的團級幹部,承上啟下的作用至關重要。

  營指揮率領的兵力少則六百人,多則八、九百人,也大致和一個團的實力相仿。

  這一次的軍議,李中易主要是想聽取營指揮們的意見。在以往的作戰過程中,參議司製訂的作戰計劃,往往跟不上戰場形勢的變化,這就需要營和軍這兩級的指揮官,及時調整臨陣的部署,這就非常考驗他們把握戰機的能力。

  隨著李家軍的不斷發展壯大,兵力越來越多,參議司的人員也跟著越來越多。

  林子大了之後,什麽鳥都有!

  參議司製訂的作戰計劃,看似麵麵俱到,實際上,真到了戰場上,脫節的現象非常嚴重。

  李中易是個非常注重細節的統帥,部隊打了勝仗,也需要總結經驗教訓。

  有人的地方,就有圈子,就有江湖,更有是非!

  參議司的參議們,在很多時候,都認為他們製定的作戰計劃是完美的,都是前線指揮官沒抓住擴大戰果的戰機。

  與此相反,一線的指揮官往往都會拍著桌子,大罵參議司的參議們,犯了嚴重的官僚主義錯誤,紛紛指責參議司的閉門造車,釀成計劃趕不上變化的速度。

  不同部門的軍官,彼此大吵而特吵,李中易向來都是秉持著墨許,甚至是鼓勵的態度。

  開戰前不吵架,難道要等到開戰後再吵麽?

  兵凶戰危,稍微有個小小的閃失,就很容易造成全局的被動,不可不察!

  想當初,遼沈戰役時,東野三縱韓先楚所部七師二十一團的三營,在胡家窩棚附近,誤打誤撞的搗毀了廖耀湘的兵團前進指揮所,以及新一軍、新三軍和新六軍的軍部,廖兵團用於指揮作戰的聯絡電台全毀。

  就因為這麽個小插曲,驕橫的廖耀湘所率領的九兵團十餘萬人,被東野全部殲滅,廖耀湘本人也被活擒。

  隨著指揮大軍作戰的經驗越來越豐富,李中易深深的意識到,營指揮這一級軍官臨陣時的隨機應變能力的強弱,往往決定著整個戰局的成敗。

  “你這個計劃很有問題,沒有考慮到我甲營的實際情況……我甲營人人都配有重甲,分配的戰馬,有很大一部分變成了馱甲馬,就算是登船的速度不慢,也至少需要一個半時辰以上,才能全部裝運完畢……”

  “輜重營那邊,新配備了超寬的跳板,而且,跳板上都有可資借力的木坎,經過近衛軍丙營的全員登船演練,一個時辰綽綽有餘……”

  營指揮和參議們,爭的麵紅耳赤,吵得不可開交,比菜市場還要嘈雜何止兩倍以上?

  李中易摸著下巴,有趣的望著吵架的人們,吵吧,吵吧,吵得越狠,將來出問題犯錯誤的機率,也就越小。

  炮營指揮使李永堂,是個不愛湊熱鬧的家夥,他支著耳朵,默默的傾聽感興趣的爭吵內容。

  炮營,在整個李家軍中,屬於地位極高,待遇極好的特殊軍種。

  李中易曾經說過,炮營的每一個士兵,都是最寶貴的財富,必須像保護眼珠子一樣,給予格外的愛護。

  李永堂覺得口渴了,抬手想端起茶缸,無意中卻看見李中易正目不轉睛的盯著他看。

  李中易正要找李永堂,便招手將他喚到了身前,笑吟吟的問他:“名單上的人,都妥善處置了?”

  李永堂望了望四周,刻意壓低調門,小聲稟報說:“名單上的高麗造炮匠們,都被送上了渡海的船。他們都高興壞了,終於可以拿著您賞的錢,回國去享受逍遙快活的小日子了。”神秘的擠了擠眼。

  李中易微微點頭,笑著說:“你辦事,我一向放心。”學著李永堂的樣子,也故作神秘的擠了擠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