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天下大勢
作者:大司空      更新:2020-03-17 00:03      字數:3388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冬季的黃水洋麵上,波浪翻滾,濤聲陣陣,寒氣襲人。

  江華島上,張永德穩穩的坐於書桌前邊,手裏捧著一部《論語》,聚精會神的沉浸於書卷之中。

  明亮的燭光之下,張永德掌中書頁一角呈現出不自然的卷曲,並隱有黃黑色的油汙,顯然是經常被翻閱留下的痕跡。

  這時,一名美婢悄然走到張永德的身旁,小聲提醒說:“稟使相,王先生求見。”

  “哦,這個王東山啊,我都說過多少次了,我這裏許他隨意進出。”張永德放下手裏的書卷,一邊搖頭歎氣,一邊吩咐下去,“快請他進來,上茶。”

  王養基,字東山,早在後漢時期就追隨於張永德的左右,稱得上極其心腹之人。

  盡管早就是完全信得過的心腹,可是,王養基始終堅持文人的守禮,未奉張永德的召喚,絕不越雷池半步。

  “在下見過抱公。”王養基進屋之後,和往常一樣,彬彬有禮的深揖到地,禮節絲毫不亂。

  張永德搖著頭歎道:“東山啊,你我乃是通家之好,你又曾救過我的命,何至於此啊?”

  王養基站直身子,抱拳拱手說:“抱公,豈不聞禮不可廢也?”

  張永德自知拗不過王養基的倔脾氣,隻得上前一步,拉住他的手,將他摁到錦凳之上。

  王養基正欲推辭,張永德故意把板著臉說:“你我是何等的交情?再說了,我如今手無寸權,不過是任人擺布、朝不保夕的棋子罷了,有啥值得忌諱的?”

  說句心裏話,王養基最欣賞張永德的地方,便是他從不端著架子闊顯擺。既然張永德已經把話說盡了,王養基如果繼續堅持行禮如儀,反倒顯得異常之做作,真正的智者所不取也!

  王養基坐定之後,在張永德親熱的勸說下,他端起茶盞,隨意飲了一口,便抬眼望著張永德,目光炯炯的說:“抱公,在下方才有意識的四下裏走了走,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現象。”

  張永德非常熟悉王養基的說話風格,他趕緊配合著笑問王養基:“哦,東山,你發現了什麽樣的驚人現象?”

  “使相,咱們住處的四周,可謂是戒備森嚴呐。”王養基品了口茶,目光炯炯的盯在張永德臉上,“點檢作天子,點檢作天子,先帝挖出這塊木牌之後,誰得利最大?”

  “這個……”張永德一時語塞,點檢作天子的這個梗,如果王養基不主動提及,他張抱一做夢都不想回憶,這是此生栽的最大的一跟頭。

  “點檢做天子的木牌,誰埋的?先帝又是怎麽知道的?最終,誰接您的位置,做的殿帥?”王養基放下手裏的茶盞,冷冷的一笑,“在下聽說過李無咎的一句名言,被人家賣了,還要幫著數錢,抱公,您以前是沒得選擇,如今嘛,可選的餘地大得狠呐……”

  張永德素來知道,王養基不是個虛妄之人,他這麽說話,必定有所本,便靜靜的等他端出看法,並不中途插話。

  “抱公,李無咎二征高麗之後的收獲,僅從絡繹不絕往返於大周和高麗之間的商船、糧船以及奴隸船,便可知曉一二。”王養基歎了口氣,接著分析說,“別的且不去說它,單單是這座江華島上,糧草馬匹以及各類輜重物資便堆積如山……”

  張永德也是帶兵多年的宿將,曾官至殿前都點檢,以他豐富的作戰經驗,豈能不知王養基所言非虛?

  盡管,李中易的部下們掩飾得很好,可是張永德於近距離的仔細觀察之下,依然可以察覺到蛛絲馬跡。

  “士氣如虹,糧草充裕,就連水師戰船上的水手們,一個個也是彪悍精壯異常。不誇張的說,此誠帝王之基業。”王養基在張永德的麵前,從來都不是藏著掖著的性格,有啥就說啥,也不怕張抱一不愛聽。

  張永德點點頭,歎道:“這也正是朝廷憂慮的地方。不然的話,這冰天雪地的鬼天氣,你我二人窩在家中豈不美哉?”

  “抱公,在下有個問題想請教一下,不知當問不當問?”王養基並不是想故意賣關子,隻是想格外的引起張永德的注意罷了,對此張永德素來深知。

  “你我相交莫逆,又是通家之好,不管多麽犯忌諱的話,但講無妨。出你之口,入我之耳,再無旁人知曉。”張永德確實被柴榮給整怕了,自從丟掉了殿前都點檢的高位之後,便格外的謹小慎微,惟恐踏錯半步,墮入莫可測的深淵之中。

  “抱公,當今皇太後待晉國長公主如何?”王養基故意沒提小皇帝柴宗訓,天下人盡皆知,周室之幼主在親政之前,不過是個擺設罷了,垂簾的符太後才是實際上的帝國主人。

  晉國長公主,也就是太祖郭威的第四女,張永德的嫡妻,其初封壽安公主。柴榮登基稱帝之後,加封壽安公主為晉國長公主,以示不忘郭家提攜的大恩惠。

  張永德攤開雙手,苦澀的笑了笑,歎道:“先帝在日,雖然猜忌於我,也隻是拿掉了我手頭的兵權而已,應有的恩典,諸如金銀財帛、宮中飲宴,一向少不了吾妻的一席之地。唉,今上繼位之後,吾妻若想進宮陛見,請見十次充其量一次能成罷了。”

  王養基顯然是明知故問,他對張永德的境遇再熟悉也不過了,可謂是了如指掌。

  “如今,幼主剛剛繼位之時,皇太後已然不再親近晉國長公主殿下,假以時日,使相隻怕於朝堂之上,再難有立錐之地。”王養基平淡無奇的分析,徹底勾動了張永德的愁腸。

  若是符太後和先帝在位之時一般,至少把場麵上的恩典敷衍了過去,張永德也不至於暗中和趙匡胤走到了一起。

  勾搭趙老二的事,張永德一直是單獨秘密行動,誰都不敢言語。就連心腹如王養基者,也都被蒙在了鼓裏,絲毫也不知情。

  實際上,張永德的選擇非常符合正常的邏輯。如今的他,除了薄有橫財之外,可謂是手無寸權。

  先帝的忌憚,符太後的冷落,這讓曾經手握精兵數萬的張永德,點點滴滴記在心頭。

  如果張永德打算就此隻做個安樂附馬,哪倒也罷了,仗著晉國長公主的餘勢,倒也可以過得逍遙快活。

  可問題是,張永德是個見過大世麵,又曾經享受過巨大權勢滋味的幹才,他哪裏耐得無盡的寂寞?

  盡管張永德沒有明言,王養基卻看得出來,在張抱一看似平和的外表下麵,隱藏著一顆噪動不安的心。

  “抱公,古有雲,人挪活樹挪死,良禽擇木而棲,端看眼力如何?”王養基有意識的吸引了張永德的注意力之後,這才慢慢騰騰的繼續說,“不知抱公以為,韓通此人可成大事?”

  張永德露出難言的苦笑,他就知道王養基是個膽大包天的家夥,類似這種跡近謀逆之言,也就他王東山敢肆無忌憚的說出口來。

  “韓通粗鄙少文,領軍作戰不過勝在一個勇字,這種人成不得大事。”張永德原本就是個足智多謀之人,他心裏很清楚,王養基先提韓通的目的,其實是想引出趙匡胤或是李中易。

  如今的江華島,正是李中易的地盤,王養基八成是看到了什麽,張永德想到這裏,苦笑道:“如果是我仍為都點檢的時候,局麵又不同了。”

  王養基點點頭,笑道:“那是自然。抱公如今不過個富家翁罷了,頂著個虛爵度日,逢年過節之際,可謂門前冷落車馬稀啊。”

  張永德的確頗有涵養,王養基吃他的喝他的,最終還要指桑罵槐,也隻是一笑而過。

  換作是李中易,類似於王養基這種狂生,即使不拿馬鞭子抽他,也要趕出去洗把冷水臉,讓他好好的清醒清醒。

  李中易最大的特點就是務實,不玩虛頭巴腦的東西,他向來不喜那些仗著讀書很多,嘴皮子伶俐,峙寵而驕之輩。

  總而言之,在李中易的麵前,要麽用忠誠或是才幹換取賞識,要麽獻上大大的好處,讓他覺得你有資格獲得重用。

  王養基的確戳到了張永德的痛處,他的臉色變了變,終究涵養極好,克製住了火氣。

  王養基明明看見張永德變色,卻故作不知,依然一路滔滔不絕,“方今天下,周已失其鹿,群雄並起。問世間英雄,誰與爭鋒,惟使君與操爾。抱公,試問誰是使君,誰是操?”

  張永德一時間竟然聽呆了,他癡癡的望著王養基,這種大逆不道的之話,也就麵前的這位狂生敢說。

  話雖大逆,可是內涵卻不容張永德不去正視,使君是誰?操又是誰呢?

  見張永德默然不語,王養基原本也沒指望他會主動回答,便直接給出了答案,“使君者,趙元朗是也。此人禮賢下士,聲望甚佳,又有義社諸兄弟相挺,如果沒有曹操的存在,隻怕是天下早已姓趙。”

  張永德實在是忍不住了,脫口而出:“莫非那曹操姓李不成?”

  王養基微微一笑,重重的點頭說:“李氏曹操北勝契丹,東征高麗,且財雄勢大,又是托孤重臣,取周室而代之,勢也時也!”

  說到這裏,張永德算是全明白了,平日裏一直語焉不詳的王養基,如今十分的看好李中易。

  “抱公,請推開窗子,你我共賞佳景。”王養基也沒等張永德發話,徑直走窗邊,雙手用力的推開了窗戶。

  頓時,一陣寒冷刺骨的妖風,襲卷室內,順著張永德的領口灌入,令他陡然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