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揚威
作者:大司空      更新:2020-03-17 00:03      字數:3358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抱一公,行轅內已經備下薄酒,你我好久沒見了,不如來個一醉方休,如何?”李中易笑眯眯的邀請張永德赴宴。

  張永德既然卸下了天使的職責,李中易這個當朝相公,大周第一藩鎮的邀宴,他哪敢不從?

  “多謝李相公,下官一定舍命陪君子,不醉不休。”張永德拱手作揖,態度異常之謙卑。

  李中易微微一笑,張永德可不是個慫人,他隻怕是在擔心,李家軍這邊一起兵,他張抱一的人頭便要落地吧?

  這人呐,一旦富貴久了,又喪失了雄心壯誌,難免會前怕狼後怕虎。

  和張永德情況類似的例子,數不勝數,比如說,李中易的那位盟友——滑陽郡王李瓊。

  自從,李瓊兵敗於南唐林仁肇,也就是林虎子之手後,他仿佛變了個人似的,不僅顧慮重重,畏首畏尾,甚至還想把嫡親的孫女兒送給李中易作妾。

  李中易雖然十分好色,卻也不至於非要納李七娘為妾不可,那太傷盟友的自尊心了,智者所不取也。

  常言說得好,民不與官鬥,光腳的不怕穿靴子的!

  這人呐,一旦擁有的權勢或是財富太多,難免會思前想右,縮手縮腳。

  窮鬼們,連飯都吃不飽,隻剩下一條賤命而已,哪來的閑心奢談什麽文化啊,檔次啊,風雅啊?

  這個時代講究的是,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也就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李中易心如明鏡,以他目前的實力,隻要契丹人、太原劉家以及南邊的唐國不摻合進來,不出一年的時間,即可奪取整個天下。

  可問題是,在朝廷尚有二十萬精銳禁軍,又都盤踞於開封附近的情況之下,即使他擊敗了朝廷軍隊,繁花似錦的開封城隻怕也會變成滿目瘡痍的人間地獄。

  總之一句話,如果李中易橫下一條心,硬奪大周的江山,中原漢人的元氣必定大傷!

  更重要的是,北邊的契丹國已經被掌握在了耶律休哥之手。等到李家軍和朝廷禁軍鏖戰正酣之時,即使用屁股去思考,也完全可以想象得到,耶律休哥得知中原大亂之後,必定會傾盡全力南下。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耶律休哥和李中易,彼此都視對方為生平最大的勁敵!

  李中易被牽扯住了手腳的情況下,如果耶律休哥不抓住戰機,拚盡全力南下,那也就不是耶律休哥了!

  即使用鼻子思考,耶律休哥也算得清楚這筆帳,等李中易順利的掌握了整個大周國的最高統治權,騰出手來之後,下一個倒黴的必定是契丹國。

  反之,亦是如此!等耶律休哥蕩平了契丹國內的反對者,下一個目標,絕對是富饒的大周國。

  李中易和朝廷鷸蚌相爭,卻便宜了契丹蠻子,這是李中易最不願意看到的,也是最糟糕的一種局麵。

  除此之外,李中易的全家老小,都被朝廷扣在開封城中當人質。隻要李中易舉起反旗,哪怕家中早挖有地道,誰又敢確保萬無一失呢?

  家中的至親們,一個都不能少,萬一有個閃失,絕對是足以令李中易遺憾終身的慘事。

  想當初,並未掌握絕對實力的趙匡胤,都可以通過各種手段,詐取了朝廷的兵權,兵不血刃的奪取了大周的江山。

  現如今,早就知道陳橋故事的李中易,總不能比趙匡胤做得更差吧?

  行轅裏席麵擺開之後,張永德高高的舉起酒杯,遙向西方的開封城方向,朗聲道:“為陛下賀!”

  然而,在場的羽林四衛將領們,竟然沒一個起身舉杯的,眾人的目光全都集中於依舊穩坐釣魚台的李中易身上。

  張永德尷尬得要命,臉色立時便窘得通紅,在他的人生曆程之中,還是頭一次遇見如此打臉的場景。

  難怪朝廷如此的忌憚李中易,今日一見,符太後和範質的擔憂,果然不是平白無故的瞎操心。

  轉念之間,張永德猛然意識到,在李中易二征高麗之前,可是一貫的低調謙虛,行事也異常之謹慎,如今怎麽就變得如此的驕橫跋扈呢?

  李中易達到了立威的目的,也不想讓張永德太丟麵子,他隨即緩緩站起身,微笑著說:“雷霆雨露皆是天恩,為陛下賀。”

  “呼啦啦……”在場的將領們不約而同的起身舉杯,整齊劃一的喝道,“為陛下賀!”

  張永德驚訝的發覺,李家軍的近百位大小將校們,竟然如一人一般,同時起身,凳響隻一聲,同聲唱和“為陛下賀”,除此之外,再無一絲一毫的雜音。

  張永德可不是一般的紈絝貴族,他是領過重兵,打過大兵團戰役的宿將,其見識高出旁人何止一籌?

  一般而言,在軍營之中,士兵們比軍官們更好管理,也更聽話一些。畢竟,千裏做官一場,總會享受到各種各樣的特權。

  別的且不去說它,就算是張永德的軍營之中,軍官們,尤其是中高級將領的自我約束能力,相對於下級軍官而言,要弱得多得多!

  張永德心裏有數,距離主桌最近的幾張桌子上,坐著陪客的軍官,最差也是個副都指揮使,或是伯爵。

  實話實說,這些人地位較高,實權較大,心眼子自然比沒見過世麵的土包子,強得不知道多少倍了。

  可是,這批位高權重的將領,居然百眾如一人一般的行事,張永德自問,就算是他重回殿前都點檢的寶座之上,也絕對做不到的如此地步。

  李中易懶得計較張永德的那些個小心思,他仰起脖子,飲盡杯中酒後,微微一笑,說:“抱一公不僅是京城裏有名的千杯不倒,更是有名的豪爽心善之人,今日個大家都陪著抱一公喝個痛快,一醉方休。”

  就在張永德依然懵懂之際,李家軍的重將們,從劉賀揚開始,一個接著一個湊過來,找張抱一拚酒。

  張永德此行的目的,除了頒布詔書之外,更重要的是,替朝廷拉攏李中易部下的中高級將領。

  隻是,張永德做夢也沒有料到,李中易突如其來的大手筆,活生生的打斷了他按部就班,步步為營的計劃。

  劉賀揚來敬酒,張永德基於不可告人的目的,故意沒給劉賀揚麵子,他隻是淡淡的說:“李相公才是千杯不倒的好酒量,我近年來身子骨不大好,一直湯藥不斷,禦醫不讓飲酒。”

  李中易聽了這話,不由暗暗好笑,張永德賦閑下來之後,每日不喝一壇美酒,心裏就如同老貓狠撓一般,哪來的什麽禦醫不允飲酒這麽回事呢?

  “哦,抱一公身體不適,怎麽不早說呢?”李中易拱了拱手,異常誠懇的說,“想必抱一公一定知曉,某家出身於蜀國禦醫之家,略通點歧黃之術吧?如果抱一公信得過某家,就讓某家請請脈如何?”

  張抱一聞言後,差點咬破了舌頭,他光顧著給劉賀揚台階下,免得引起李中易的懷疑,竟然忽略了一件大事,實在是該打啊,該打。

  隨著李中易的實力不斷膨脹,開封城裏的權貴們,給他的綽號,由江湖郎中子,變成了銅臭子。

  尤其是近幾年來,大家基本上都稱呼李中易為銅臭子,幾乎無人再提及江湖郎中子這個前綽號。

  然而,李中易終究是出自於中醫世家的國醫聖手,不出手則罷,一旦出手探脈,一言可定生死。

  “有勞李相公探問,也不過是些許老毛病而已,現在吃的藥十分靈驗……”張永德睜著眼睛說起了瞎話,李中易的目的既然已經達成,他也不想讓張永德太過難堪,得饒人處且饒人,便笑著引開了話題。

  整個席間,張永德都沒有端過酒杯,但是李家軍的將領們無一例外,全都獲得了朝廷的恩賞,行轅裏的氣氛不可能不好。

  不管怎麽說,朝廷批發了爵位出來,總是一件令人高興的美事,李中易也沒拘著大家不讓飲酒。

  足足鬧了兩個時辰,酒宴方才散去,張永德送走了李中易之後,轉身就吩咐心腹王養基:“東山,李中易部下的將領們全都喝了不少酒,你帶人去打探一下,軍營內外的動靜。”

  王養基心領神會的點著頭說:“抱公所言極是,李無咎的部下重將都喝多了,如果此時殺來一哨人馬,轉眼間,便是大敗虧輸的慘局。”

  張永德重重的點頭,王養基的話,確實說到了他的心坎上。朝廷命張永德就近窺探羽林四衛的虛實,骨子裏其實是異常之忌憚李中易所部兵馬的強悍戰鬥力,如果抓住致命的漏洞,兵不血刃的解決掉了朝廷的心腹之患,那他張抱一在符太後心目中的地位,絕對會直線飆升。

  說句十分通俗的大實話,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

  如果張永德重新得到了朝廷的信任,拿回至關重要的兵權,又何苦依附於趙匡胤的羽翼之下呢?

  誰曾想,王養基這一去,直到第三日晚間也沒見回來,竟像是人間蒸發了一般,消逝得無影無蹤。

  張永德心下大急,在這遠離大周的高麗國境內,他完全是兩眼一抹黑的境地,即使想出重金找人,也沒有半點門路。

  被逼無奈之下,張永德隻得硬著頭皮,登門求見李中易。

  李中易聽了門上的稟報之後,不由摸著下巴,望掃了眼坐於對對麵品茶的王養基,笑道:“說曹操,曹操到,東山公不宜露麵,還請暫且回避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