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謀虎
作者:大司空      更新:2020-03-17 00:02      字數:4327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符茵茵如願激怒了李七娘,見了李七娘鐵青的臉色,她卻笑嘻嘻的說:“你有兩條路可選,一是跟我一起走,咱們就算不去尋那個臭男人,至少也可以在外麵逍遙快活;二是留在這裏,等著被太後娘娘牽怒,然後隨便給你指定一個‘佳婿’。”

  這簡直是厚顏無恥的要挾,卻偏偏擊中了李七娘的的軟肋,至高無上的皇權何曾經講過道理?

  不管符茵茵是自己溜走的,還是被李七娘協助逃跑,有一點是完全可以確定的:最終倒血黴的必定是胳膊腿最細的滑陽郡王府!

  套句李中易的那句名言,神仙打架,小鬼遭殃,符太後就算是再惱火,也不可能真的把符茵茵怎麽著了。

  然而,經不起大動蕩的滑陽郡王府,則必然會被牽怒。那樣一來,李七娘恐怕會被整個家族的唾沫星子給淹死。

  李七娘怒過之後,冷靜下來仔細一想,反而意識到,符茵茵不過是在虛張聲勢罷了。

  “符姊姊,這裏是我家,我隻須喊一嗓子,你就算是插上翅膀,也不可能逃得出去的。”李七娘也不是省油的燈,眨眼間,便找到了符茵茵的痛點。

  “嘻嘻,符姊姊,我隻須大喊一聲:你病了,”李七娘故意頓了頓,順著她自己的邏輯幾著解釋下去,“你身邊的嬤嬤啊,婢女啊,侍衛啊,他們肯定會一擁而上,護著你去宮裏找禦醫吧?”

  李七娘刻意把宮裏二字,咬得非常重,那意思其實是在提醒符茵茵,真鬧個魚死網破,隻要她符茵茵沒從滑陽郡王府內失蹤,李家的責任就要輕許多。

  符茵茵本想激怒李七娘,卻不成想,反被李七娘給徹底激怒了,她的俏麵之上,罩上一層厚厚的冷霜,死咬著香唇,怒道:“我沒好日子過,你們家也別想安逸。”

  尼瑪,這真是霸道啊,霸道啊,霸道啊!

  麵對耍無賴的符茵茵,李七娘還真沒太好的辦法應對,人家和太後娘娘、小皇帝那可是打斷了骨頭連著筋的血脈相連。

  就算符茵茵讓家裏人給強行嫁了出去,回過頭來想找滑陽郡王府的麻煩,那根本就是防不勝防,並且肯定要吃大虧的遠慮。

  “符姊姊,你真的和李無咎……”李七娘定了定心神,妥善的方法還沒找到,心裏醋勁卻湧上了頭,八卦之心立時泛濫成災。

  符茵茵雖然天不怕地不怕,但畢竟是個未經人事的黃花大閨女,她低著螓首,晶瑩似白玉的耳根子,臊得腓紅。

  李七娘也是個黃花處子,但她一看符茵茵的表現,心裏也就明白了七、八成,定是謊言!

  “我明白了,照你的做法,顯然是打算拿我家做閥子,將來替你頂罪嘍?”李七娘冷靜下來之後,原本就異常縝密的心思,越發的活絡起來,可謂是出言必中,“符姊姊,我李七娘自問雖然和你不算特別親近,但也從未得罪過你吧?”

  麵對李七娘的質問,符茵茵紅著粉頰,被噎得啞口無言,沒錯,她就是想借助於滑陽郡王府的壽宴打掩護,隻要逃出生天即可,壓根就沒細想過由此帶來的嚴重後果!

  “符姊姊,我倒是想幫你,可是,你如果是在我家走丟了,你想想看,我家如何向太後娘和魏王殿下作出合理的交代?”李七娘越說心裏越窩火,被家裏的至親逼著去相親,本來就很是不爽,偏偏又來了個天降災星,真是流年不利呀。

  “七娘妹妹,我是一定要走的,天皇老子也擋不住我的決心。”符茵茵自知理虧,但實在不樂意嫁給那些銀樣蠟槍頭一般的權貴公子哥,索性耍橫來蠻的。

  麵對決絕的符茵茵,李七娘大為震動,心裏那根一直繃緊的弦,終於被觸動。

  祖父李瓊盡管不再讚同李七娘繼續惦記著李中易,卻也沒有堅決反對,李七娘看得出來,李瓊應該是另有顧忌和考慮。

  說白了,在李七娘看來,李瓊非常看好李中易的前途,但終究還是舍不得郡王府的顏麵,擔心被人罵作是攀龍阿附之徒。

  李虎和周氏則主要是擔心的李七娘年歲漸長,這都即將滿十八歲了,以後恐怕難覓佳婿。

  在這個時代,豪門貴族家的女子,隻要超過十七歲尚未嫁出去,就算是大齡女青年,也就是現代白骨精剩女的範疇。

  通俗點說,古今的剩女都麵臨著同樣尷尬的境地,她們不樂意嫁給不如自己的男人。另一麵則是,條件好的郎君,誰喜歡娶個比自己歲數還大的女強人進門呢?

  李七娘和符茵茵一樣,都是眼高於頂的個性,她們也都同樣心裏明白,拖到十八歲的高齡,哪怕是仗著家族的勢力,強行嫁進某個豪門之中,將來也絕對過得極不快活。

  符茵茵旺盛的反抗意誌,徹底的感染了李七娘,她轉動著眼珠子,頓時計上心頭,湊到符茵茵的耳旁,小聲說:“符姊姊,你是不是該去長春觀裏上香了?”

  “七娘子,你這是何意……咦……你的意思是……”符茵茵也不是胸大無腦的傻蛋,她很快就反應過來,李七娘這麽說,恐怕是想出了妙招?

  “不瞞符姊姊,我大兄那個不成氣的浪蕩子,在開封城內交了一大批潑皮閑漢,如果他事先在觀裏布置好了,咱們倒是有辦法一起脫身。”李七娘的一席話,反過來倒把符茵茵給整糊塗了,她傻傻的問李七娘,“莫非你也想學我的溜之大吉?”

  “符姊姊,小妹說句心裏話,萬望你莫怪。”李七娘輕聲一歎,“小妹已經年滿十七,再過兩個月就十八歲了,這麽大的年紀,就算是勉強嫁了,也不可能是什麽好郎君了。”

  符茵茵眨了眨美眸,情不自禁的點了點頭,李七娘說的一點沒錯,開封城中真正家風良好的世家,不可能允許家中子弟娶超齡的剩女進門,那成何體統?

  上趕著想娶大齡李七娘的,要麽是貪圖她的美色,要麽是想攀附滑陽郡王家的權勢。

  “七娘,那你的意思是?”符茵茵隱約猜測到了李七娘的心思,但還不敢完全確認。

  “符姊姊,要走咱們一起走,走得遠遠的,眼不見心不煩。”李七娘果斷的說出了心裏話,符茵茵卻不怎麽樂意了。

  以符茵茵的身份,絕無可能給李中易作妾,首先,符太後和小皇帝那一關,她就絕對過不去。

  開什麽玩笑,堂堂魏王府的郡主,符太後的親妹妹,小皇帝的嫡親幺姨母,給一個朝臣作妾,皇家的顏麵何在?

  換句話說,符茵茵的煩惱,也恰好是李七娘的苦處,在這一點上,兩人可謂是同病相憐。

  “咱們隨便找個道觀住下來,免得每天被人催著嫁人,他們不煩,我都煩死了。”李七娘的這一番話,格外能夠引起符茵茵的共鳴,兩個貴女一拍即合,臨時組成了逃亡二人組。

  這邊廂,楊炯後花園裏喝茶吃點心,肚子都撐飽了,更衣了三次,這才見範質珊珊來遲。

  “先生,可是東國出了大事?”楊炯一直惦記著給他吃了大苦頭的李中易,張嘴就問是不是高麗國那邊出事了,言外之意其實是指李中易很可能不聽朝廷的招呼,悍然擁兵謀反。

  範質微微搖了搖頭,說:“不是東國出事,而是北邊的李筠最近異動不休,他一邊調集兵馬,一邊擅自扣押應該上交給朝廷的錢糧,哼,他想幹嘛?”

  楊炯聽說不是李中易的事,原本興奮的勁頭兒,頓時弱了不少,他不屑的說:“先生,李筠想幹什麽,這不是明擺著的麽?學生此前就分析過,就擔心李筠勾結契丹人。”

  範質連官服都沒來得及換,就直接進了後花園,楊炯的心裏多少有些得意,先生離不開他楊博約呐。

  “何止是勾結契丹人?據宮裏從魏王那邊得到的密報,李筠打算和劉漢結成兄弟之盟,共尊契丹的耶律休哥為伯父。”範質在宮裏雖然喝了幾盞熱茶,腹中卻空空如也,他早就餓了,順手拈起一塊紅棗糕,塞進嘴裏墊墊饑。

  也許是見慣了範質和他獨處之時,不拘小節的一麵,楊炯按捺下心中的傲嬌,凝神細想了一番,這才斟酌著說:“先生,李筠在這個節骨眼上大肆活動,恐怕大大的不利於咱們收拾李無咎啊。”

  範質飲了口熱茶,緩過一口氣,這才輕聲歎道:“誰說不是呢?太後娘娘派張抱一此行去高麗,名為褒獎,實則是想調虎離山,徐徐圖之,慢慢兒的削其兵權。誰曾想,李筠這隻喂不熟的白眼狼,私下裏逃出京城也就罷了,居然勾結韃虜和劉漢,欲圖裂土建國,是可忍孰不可忍呐!”

  “先生,也許是李筠那個糊塗蟲,聽到了什麽風聲?”楊炯雖然心眼窄,一直惦記著李中易把他折騰得夠嗆的舊怨,卻也沒有影響到他作出正確的判斷,“李筠逃出京城遠非一日,早不動作,晚不動作,偏偏就在張抱一領詔去了高麗之時,以學生的估計,八成是李筠埋在開封的眼線,探到了某些見不得光的機密?”

  範質點點頭,既沒讚同楊炯的說法,也沒反對,隻是用眼神鼓勵楊炯接著往下分析。

  “先生,以學生的淺見,是否有可能二李之間私下裏暗通款曲呢?”楊炯向有奇謀,這有賴於他把按照常理出牌的,天馬行空的思維模式。

  範質躊躇了片刻,斷然搖頭說:“李無咎為人狡詐多謀,貪財好色,但是,據老夫所知,李中易在羽林四衛之中,一直宣揚驅除韃虜恢複漢唐疆域的思想。他若是暗中和契丹人有所勾結,將來,怎麽說服部下們繼續聽他的調遣?再說了,若真有其事,那正是老夫踏破鐵鞋都找不到的絕佳缺口啊。”

  楊炯完全沒有料到,範質一直處心積慮的想拿掉李中易手頭的兵權,卻對李某人的所謂民族大義,有著如此之高的評價。

  “博約啊,更重要的是,契丹人和李無咎有著血海深仇,就算是契丹人不計前嫌,李無咎難道不害怕韃子秋後算帳麽?”範質看出楊炯的小毛病又犯了,總惦記著把禍水往李中易頭上引。

  範質一直十分欣賞楊炯的足智多謀,不好明著教訓他,隻得委婉的通過曲線方法,告訴楊炯,在國事麵前,最好暫時放下個人私怨。

  楊炯也不明白他自己是怎麽回事,隻要一提及李中易,心中的怨念便不可抑製往上湧。

  借著低頭喝茶的工夫,楊炯將老臉發燙的窘況給掩飾了過去,整理了一下思路,神智清明的說:“先生,京城的二虎,無論派誰領兵北上,都很可能造成失衡的局麵,不可取也!”

  範質點點頭,楊炯所說的京城二虎,其實指的是韓通和趙匡胤兩位分領禁軍的大將。

  客觀的說,先帝柴榮更加信任相對魯直一些的韓通,而對趙匡胤多少有些提防的安排。

  在大周之前,統兵重將不斷玩出下克上的戲碼,緊跟著的是,皇帝仿佛菜園裏的爛白菜一般,像走馬燈似的,被換了一個又一個。

  在以範質為首的文臣士大夫集團眼裏,武夫擁兵自重,頻繁的犯上作亂,此誠曆朝社稷不斷被顛覆更迭的罪魁禍首。

  所以,在文官集團看來,手握兵權的武夫,哪怕沒有反意,也有原罪,必須格外的加以控製。

  隻不過,先帝臨終前所做的安排,實在是出人意料之外。

  托孤的八相之中,除了範質、王溥、李穀、魏仁浦以及吳廷祚這五個文臣之外,剩下的三位皆是武將出身的相公。

  撇開在南方兵敗被先帝剝奪了兵權的李瓊不提,李筠早在太祖時期,便已是擁兵數萬的一方節鎮。

  如今的李中易,更是羽翼漸豐,據細作回報,單單羽林四衛的總兵力,很可能已經突破了的六萬大關。

  正因為,李中易兵力雄厚,且戰力脫俗,範質等朝中的文臣們,一直把注意力放在了他的身上,積極謀劃著如何削弱李無咎的實力。

  然而,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李筠那隻白眼狼,想借韃子的勢,謀求裂土建國,恰好打亂了朝廷,尤其是符太後和範質的全盤去李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