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時局變化
作者:大司空      更新:2020-03-17 00:02      字數:3223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就在韓、葉二女鬥智鬥勇之際,李中易精神飽滿的邁著四方步,氣勢不凡的出現在了議事廳的門前。

  “山長駕到!”

  “全體起立!”

  “立正!”

  “敬禮!”

  原本在室內喝茶、磕瓜子閑聊的李家軍中各位重將,在本月總值星官宋雲祥的口令聲中,紛紛起身並攏雙腿,挺直腰杆,捶胸敬禮。

  李中易笑眯眯的步入正廳,見眾人全都昂首挺胸,仿佛標槍一樣,戳在室內的兩側。他不由笑出了聲,擺了擺手說:“大家都坐下吧,咱們一邊磕著瓜子,一邊嘮叨嘮叨,今後該怎麽辦?”

  廖山河笑嘻嘻的說:“山長,俺是個大老粗,一向聽您的指揮,都習慣了。咱知道自己水平有限,就聽您的安排便是。”

  劉賀揚暗暗腹誹不已,這廖山河拍馬屁的水平,那是日新月異,越來越沒有痕跡可尋。

  宋雲祥大感欽佩的望著廖山河,馬屁話人人會說,可是,類似廖山河這般,明明大拍特拍,居然臉不紅心跳的,在李家軍中除了老廖,也沒誰了。

  李中易微微一笑,廖山河是個什麽人,又是那種性格,他這一軍之主,豈能不知?

  在李家軍中,軍事會議往往和茶話會緊密的聯係在了一起,氣氛遠不如電視劇裏的那麽緊張。

  李中易也算是帶兵多年的老帥了,他心裏比誰都明白,開會的時候,若想讓大家暢所欲言,輕鬆的商議環境,其實必不可少。

  以前,李中易當副院長的時候,參加過大大小小無數次會議。客觀的說,在會場上極難獲得真正有價值的建議或是意見,尤其是有大領導在場的時候,那多半就是務虛會。

  基於現實利害的考慮,參會的人員往往是會上不說,或是隻說空話套話假話,私下裏卻大發牢騷,指桑罵槐。

  李中易原本就是混跡於官場的老官僚,他自然不可能允許會上不說、會下亂說的狀況出現,於是茶話會的形式順利登場。

  大家一邊磕瓜子飲茶,一邊暢談自己的想法,雖然失了一些莊重,李中易收獲的卻是眾人的肺腑之言。

  凡事皆有利弊,端看利大還是弊大而已!

  “山長,以我的看法,張永德來者不善。我琢磨著,張永德此此來高麗,一是為了摘桃子,一是想挖了咱們的根基。”宋雲祥畢竟在官府裏混過一段不算短的日子,他一張嘴便點出了要害。

  馬光達撇了撇嘴,拱手說:“山長,各位同僚,在下以為,咱們大軍歸國之日,很可能便是山長被明升暗降之時,不可不防。”

  李中易頻頻點頭,和廖山河、劉賀揚一樣,馬光達也是出自於朝廷禁軍的老開封,他對於政事堂的製衡手腕,頗有些了解,於是一語便道破了天機。

  一直默不作聲的李雲瀟,見李中易的目光停在了他的身上,他趕忙扔下手裏的瓜子,笑著說:“爺,小的有個淺見,張永德此來高麗,究竟帶沒帶兵?帶了多少兵?”

  古話說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李中易咽下嘴裏的那顆西瓜子仁,笑望著李雲瀟,這小子在他身邊耳濡目染之下,養成了天大地大槍杆子最大的頑固思想,一張嘴就戳中了張永德的要害。

  整個大周朝的重臣之中,除了李中易知道高麗國對於大周的重要地緣政治意義之外,一般權貴隻了解高麗婢的價值不菲以及美貌溫順。

  就算是範質,充其量也就是看到了李中易想把高麗國變成私人領地這一層,這才有了張永德過來想摘桃子的戲碼。

  然而,對於李中易來說,高麗國的重要性,不僅僅局限於藩鎮領地這麽簡單的層級。

  榆關已經在手的新形勢下,隻要高麗國一直被掌握在李中易的囊中,榆關方麵的後勤補給也就沒了後顧之憂,完全可以和契丹人持久對峙。

  這就在客觀上割裂契丹國東北區域的和幽州地區的緊密聯係,就地緣戰略而言,形成了對契丹的戰略夾擊優勢。

  除此而外,高麗國還承擔著養活整個李家軍的重任,這也是令範質最揪心的一點。

  李中易是個無利不起早的超級現實主義者,已經落入他嘴裏的肥肉,絕無可能被朝廷的一紙詔書,便白白的拱手讓於張永德。

  以李中易對於範質的了解,張永德此行必然會帶兵前來,同時還會從李中易的手裏,奪去周道中屬下水師的控製權。

  怎樣應付如此狠辣的釜底抽薪之計,正是本次會議最需要商議的重中之重。

  關於張永德此來的具體情況,已經事先下發給了各位重將,李中易心裏也大致有了成算,今天召集大家開會,目的是集思廣益查遺補漏。

  隻是,在場的人之中,除了宋雲祥曾經在靈州衙門裏任過職以外,其餘的人幾乎都是廝殺漢出身。論及打仗,他們個頂個的都是猛將,可是,涉及到耍弄陰謀的手段嘛,終究還是差了一些火候。

  李中易等了半天,沒見有人說出有價值的意見,便把目光投向了劉賀揚。

  劉賀揚察覺到李中易的視線挪到他的身上,便放下手裏的茶盞,清了清嗓子,說:“山長,瀟鬆兄弟手裏不是掌握了一萬多高麗巡防軍麽,我想的話,現在應該可以派得上用場了。”

  李中易點了點頭,劉賀揚領兵打仗也就是中規中距,並沒有多少出彩的將略。可是,劉賀揚在軍中的人緣特別好,哪怕是離開了他手下的老部下,隻要見了麵,依然親熱無比。

  正因為如此,劉賀揚給李中易的印象,一直是老成持重之人,可以和他商議一些耍弄心眼子的大事。

  現在,劉賀揚點明了建立高麗巡防軍的目的,李中易不由露出了會心的笑容,劉狐狸的外號還真沒叫錯,眼光很準。

  高麗巡防軍,其實是李中易未雨綢繆的一招暗棋,目的就是留給朝廷派來摘桃子的大員享用的絆腳石。

  既然張永德要來,高麗巡防軍肯定要比計劃的時間,提前一些在名義上交給李淳英管轄。

  人的名,樹的影,此言不虛。

  李淳英在李中易的麵前,一直是戰戰兢兢的小媳婦模樣,那是因為整個高麗國的脊梁,都是給李中易打垮的。

  張永德雖然掛著新任高麗安撫使的頭銜,可是,論及在高麗人心目中的地位,簡直無法和李中易相提並論。

  有了高麗巡防軍的存在,即使高麗國今後是張永德主政,李中易依然可以在暗中插得上手,說得上話。

  另外,周道中已經是李中易的門下,這麽些年來,他跟著李中易吃香的喝辣的,享盡了榮華富貴。

  如果,在這種時候,周道中居然投靠了張永德,那就是是典型的棄明投暗。

  套句後世的名言,這都已經是1949年9月30號了,周道中居然棄了蒸蒸日上的共軍,反而去參加了KMT,嘿嘿,那就隻能說明周道中的點子太背了,腦子進水到不可救藥的地步!

  和手握重兵,有槍有糧,又是政事堂相公的李中易相比,張永德這個前朝附馬爺,能給周道中什麽好處?

  假如說,張永德想搬掉高麗巡防軍這顆絆腳石,嘿嘿,整個高麗國內遍地烽火是必然的結局。

  劉賀揚略顯含蓄的說法,贏得了在場眾人的共鳴,廖山河笑嘻嘻的說:“長能耐了啊,老劉。”

  麵對廖山河藏著骨頭的話,劉賀揚僅僅是淡淡的一笑,他們兩人是老冤家了。因為一些舊日的恩怨,廖山河始終看劉賀揚不太順眼,隻要見了麵,必定會冷嘲熱諷。

  李雲瀟一直冷眼旁觀劉賀揚和廖山河的明爭暗鬥,怎麽說呢,劉、廖二人有舊怨是真,彼此不對付也是真。然而,正應了李中易的私下點評,他們彼此之間的作對,或多或少帶有演戲的成分。

  李中易建軍的主導思想,其精髓是:槍杆子必須絕對聽從他的吩咐。

  為了防止槍杆子反噬其主的可能性,李中易精心設置了一整套製約的手段。除了鎮撫設在隊上,軍法司隨軍監視的製衡之外,李中易獨創性的設立了逢晉升必進講武堂深造的製度,等於是從根源上,掐斷了手下重將們聚眾謀反的機會。

  想當初,常凱申和毛潤之爭奪天下之時,黃埔係的軍官們絕少有陣前起義的先例,由此可見,軍校培養出來的軍官,忠誠度必會大大增強。

  事實也正是如此,自從講武堂設立之後,凡是受過訓的軍官,都視李中易為師,而不僅僅是大軍的統帥。

  天地君親師,除了虛幻的天和地之外,君離得太遠,也決定不了軍官們的榮辱。除了家中的至親長輩之外,李中易這個恩師,給予這些前泥腿子、現任軍官們的絕不僅僅是官職和權位,他代表的更是一種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就在李家軍的重將們開會的同時,大周朝的京城開封城內,有多處豪門大宅之中,也有不少人聚在一起,緊張的商討著時局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