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營州決戰
作者:大司空      更新:2020-03-17 00:02      字數:2293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軍法就是軍法,李翠萱畢竟被視為李中易的女人,很快,李中易就接到了她挨打的消息。

  被派來送信給左子光,原本有些忐忑不安的憲兵,做夢都沒有料到,李中易竟然扭頭吩咐身旁的左子光,“幹得漂亮,那個軍法官叫什麽名字?”

  “回恩師的話,他叫趙三順。”左子光笑得異常雞賊,軍法司的人獲得了李中易的大加讚賞,他這個最高長官無論怎麽說,麵上都大大的有光啊。

  “嗯,記下趙三順的名字。”李中易扭頭吩咐李雲瀟,並且,意猶未盡的說,“將明,那是塊好材料,等軍功攢足了,優先晉升。”

  “喏。”左子光見趙三順入了李中易的法眼,心裏不由暗覺高興。

  就在剛才,左子光得了李翠萱挨打的消息之後,他的心裏多少有些犯嘀咕。

  那位長腿絕美娘子,畢竟是李中易花了很多心思想泡的女人呐,趙三順連招呼都不打一聲,就下令給揍了。

  左子光雖然十分熟悉李中易的脾氣,可是,這種絕對掃麵子的事情,誰敢保證李中易不會因此而動怒呢?

  如今,據左子光的暗中觀察,李中易對趙三順的大加讚賞,明顯是發自內心的褒獎,絕非有意作偽。

  這麽一來,左子光心中大定,恩師他老人家雖然喜歡美女,卻完全沒有沉迷的跡象,不愧是一代“英主”啊。

  嘿嘿,大事可成,左子光腦子轉得飛快,不經意的和李雲瀟對了個眼神,兩人竟不約而同的相視一笑,顯然都對前途的光明,充滿了信心。

  時勢造英雄,英雄借時勢,這是亙古以來,未變的王朝更替的內在邏輯。

  老話說的好,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從史書充分吸收了陰謀詭計的左子光,他一直認為,這兩句話可謂是點破了李中易一直強調的一個觀點:人盡其才!

  君上賞罰分明,不拘泥於所謂的道德,有上進心的臣下才會盡心辦差,此二者絕對是相輔相成的關係,缺一不可!

  據左子光暗中觀察,在德才兼備之間,李中易骨子裏其實不太重視所謂的“德”,卻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在製度約束下的惟才是舉。

  嗯哼,曹操,曹阿瞞,曹孟德就是這麽幹的,並且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受限於見識,左子光隻是聯想到了,白臉大奸臣曹操的身上,他卻並不曉得,李中易一直信奉兩個基本的社會規律:其一是,人往高處走,水朝低處流,人類希望攫取更多生存空間和資源的野心,才是推動整個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動力源泉;其二是,絕對的權力,必然導致絕對的腐敗,這是人性決定的。

  有資格破壞遊戲規則的人,往往就是有權力製定規則的那一小撮人,這已經被上下幾千年的人類曆史,證明為客觀規律。

  實際上,在李中易看來,作為統治者,其最大的道德,就是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以身作則的嚴格遵守自己製定的各種遊戲規則!

  各種規則之中,李中易最重視的便是他苦心孤詣,逐步完善的《軍法》。

  孫子有雲: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千年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經典名言,其實被故意歪曲,或是誤讀了。

  曆史上,秦滅六國,金滅北宋,蒙古滅南宋,滿清滅大明,都是依靠高效得力的軍事暴力,擊敗人數占優的對手。

  真論民心,大宋朝的子民,難道都支持金兵,打進東京城,擄走無數的金銀珠寶和本族美女?

  所以說,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正確理解,其實分為兩層:其一是無論何時,都必須得槍杆子之心;其二是,坐天下的時候,要讓****過上好日子。

  所以,決定基業成敗的《軍法》,早早的便被李中易提升到了,最高原則的戰略高度,任何人隻要觸犯了《軍法》,都必須給予相應的懲處。

  左子光雖然沒有看透這一層,但他卻知道,無論是誰,膽敢以身試《軍法》,都會付出慘痛的代價,哪怕那人是李中易的女人,也沒有例外的資格!

  有了最高領導的鼎力撐腰,掌握著軍法的左子光,自然更有揮灑的廣泛空間。

  李翠萱被打一事,雖然僅僅發生在小範圍內,可是,因為她身份上的敏感性,極具吸引眼球的效果。所以,此事難免會被人當作是茶餘飯後的猛料,得到了廣泛的關注。

  吃午飯的時候,近衛軍的官兵們,借著喝水,或是扭頭的機會,彼此之間進行著無聲的交流。

  彼此之間的那意思很明顯,把眼神翻譯過來,便是如下的交流。

  “你知道麽,李帥的醜妾,挨打了?”

  “嘿嘿,老子早就知道了。”

  “你怎麽知道的?”

  “哼哼,老子當時就守在那邊附近呢。”

  “……”

  俗話說得好,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

  被打昏死過去的李翠萱,做夢都沒有料到,將來在講武堂內,她的“光輝”事跡,竟然成了經典案例。

  “爺,前方傳來了軍報,契丹人的哨探,出現在了二十裏之外。他們雖然偽裝成了牧民,但依然被咱們派在周圍的眼線,一眼看穿。”何大貝將一份軍報遞到李中易的手上,並且詳細的解釋了其中原由。

  李中易不顧任何形象的盤腿坐在草叢中,看過軍報後,他點了點頭,說:“參議司此前的判斷沒錯,契丹人顯然把打擊的重點,放到了咱們身上,而不顧烏古族人的謀反。”

  何大貝笑著說:“烏古族屢叛屢敗,雖然鬧出了一些聲勢,畢竟契丹人國力鼎盛,軍力龐大,並無大礙。與此相反,咱們雖然兵少,卻占據著優越的地勢,進可取幽州,退可歸河北。隻要耶律休哥不是蠢蛋,必定會集中全力,爭取消滅咱們李家軍。”

  李中易微微一笑,抬頭看了眼左子光,左子光立即會意,拱手說:“營州城內已經布置妥當,就等耶律休哥的精銳皮室軍上勾了。”

  何大貝身為隨行的最高參議官,他自然清楚的知道,李中易主動放棄營州城,並且作出大部隊返回榆關的假象,究竟是為了什麽?

  PS:抱歉哈,今天應酬很多,更晚了。司空繼續碼字中,爭取淩晨再來一大更,順便求幾張雙倍月票的鼓勵,多謝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