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難堪
作者:大司空      更新:2020-03-17 00:02      字數:3235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拋棄掉了一切累贅之後,李家軍借助於契丹好馬的幫忙,其前進的步伐,比此前更快了不止一倍。

  身披氈衣的折從阮,望著同樣穿著氈衣,背著背囊,肩扛長槍的李家軍將士們,暗暗點頭不已:平日裏有了準備,戰時才可能機動靈活至極。

  在折從阮看來,李中易的基本軍事素養,比之從小就浸淫於軍事的折家兒郎,其實並不是那麽的特別出眾。

  可是,李中易一手創立的軍事訓練體係,後勤保障體係,以及作戰參議體係,外加精銳的哨探的體係,卻確保了李家軍從勝利走向勝利。

  和黨項人,以及契丹人打過無數次仗的折從阮,他心裏很明白,契丹人或是黨項人,最大的優勢有兩條:其一是巨大的機動力優勢,其二是毋須依靠後方長途轉運的後勤優勢。

  李家軍擁有了大量的契丹好馬之後,契丹人顯然已經失去了機動力方麵的絕對優勢,這就必然導致一個結果:李家軍的行蹤很難讓契丹人及時捕捉到。

  另外,據折從阮的近距離觀察,李家軍即使是在國境內的正常行軍,也必定會提前預備好七天左右的烙餅。

  這就確保了,李家軍在短時間內不需要擔心行軍過程中吃飯難的弱點,可以更方便的與契丹人周旋。

  除此之外,李家軍中層出不窮的新式“大殺器”,令折從阮不僅大開眼界,更暗暗心驚不已。

  不到兩萬人的李家軍,其戰力已經如此的強悍,如果擴大到了十萬人,誰可敵?

  時至今日,折從阮有理由相信,任何一支契丹人的精銳兵馬,都很難在陣地戰中,占到李中易的便宜。

  以往的諸多戰例,其實也證明了折從阮的判斷,中原政權的軍隊,之所以屢屢敗於契丹人,大多數的情況是因為糧道或是水源被斷。

  短暫停留於大陸澤這座小湖泊的時候,由於,哨探營臨時征集的船隻,並不足以裝載所有兵馬,李中易斷然拍板,民壯們上船,戰兵們騎馬沿著北岸前進。

  折從阮再一次從李中易的身上,發現了和常人顯著的不同之處,按照史書上的說法,李中易的這種行為,其實充分體現了民為貴的孟子思想。

  麵對折從阮的問題,李中易隻是淡淡的說:“民壯並無絲毫的戰鬥力,與其讓他們在陸地上,麵對不可測的契丹騎兵進攻,不如將他們擱到船上,免得給大軍添亂。”

  原來如此,折從阮抬手拍了拍腦門子,好一個狡猾的李無咎,此舉可謂是既有麵子,又得了裏子。

  折從阮耳內聽著民壯們歡天喜地的謝恩聲,心裏想的卻是,上蒼一定要保佑他的外孫兒,平平安安。

  左子光和楊烈並轡而行,他揮舞著手裏的馬鞭,笑嘻嘻的說:“老師不愧是收買人心的絕頂大家,你看看這些人,嘿嘿,正好是咱們家擴充兵馬的後備軍呐。”

  楊烈一邊歎息,一邊搖著頭,說:“你呀,你呀,老師就是偏心眼,不舍得狠狠的懲罰你,讓你繼續在這裏信口開河。”

  左子光眉心一挑,臉上露出詭秘的笑容,湊到楊烈的耳旁,小聲嘀咕說:“老師他老人家若是收拾了我,誰來替咱們家去搶各種寶貝呀?”

  楊烈聞言後,不禁苦笑了一聲,左子光在帶兵方麵,確實少了天賦,充其量也就勝任一軍指揮使。

  可是,論及耍陰謀詭計,玩鬼心眼子,下手之狠辣,楊烈自問,他趕不上左子光的半隻腳。

  楊烈和左子光,這一正一邪,兩個徒弟結合起來,恰好構成了李中易性格截然不同的兩個麵向。

  慈不能掌兵,暴不能撫民,其實就是闡釋了外聖內王的邏輯:法、儒兩道交替運用,一直是曆代統治者的法寶。

  李中易從不認為他是所謂的偉大政治家,他不過是個有血有肉,既有些理想,又殘留著特權意識的成熟型政客而已。

  小到一個團體,大到整個國家,都不能一根筋,必須根據不同的局勢,采取相應的對策。

  理想主義,在以叢林法則為基礎的世界裏,和空想、狂妄、瘋子,其實沒什麽兩樣!

  楊烈會打仗,左子光會弄鬼,正好是一對絕配,他們都是李中易不可或缺的好幫手!

  民壯們紛紛登船之後,將原本就泥濘狹窄的道路,給讓了出來,騎馬前進的李家軍,變得更加的靈活機動。

  實際上,被契丹人俘虜的這些民壯,大多都擅長騎馬。隻不過,他們沒有經過嚴格的訓練,指揮調度起來,難度頗大。讓他們騎馬,不僅無益,反而拖慢了整個大軍的進度。

  這麽一來,李家軍乘馬在漳水的北岸疾馳而行,民壯們在纖夫的協助下,乘船溯河而上,齊頭並進,速度異常之迅速。

  這麽大的隊伍,這麽大的動靜,不可能逃過沿途所有契丹哨探的耳目,李中易有理由相信,耶律休哥肯定會得到消息的,就看時間的早晚了。

  大軍行經冀州、深州,一路抵達了北運河中部的滄州。滄州刺史田隆,和李筠是親家,李中易和李筠沒啥交情,所以,他沒打算和田隆應酬,隻是利用原地休息的空檔,安排輜重營的人,進城補充一些鹽巴。

  大軍過境,地動山搖,田隆接報後,當即命人緊閉四門,並召集官軍和民壯上城戒備。

  隨後不久,李家軍輜重營副指揮使,李響領著手下人,趕到了滄州城下,通過吊索將李中易用過印的手劄,遞進了城去。

  李中易領兵北進之時,範質既擔心他指揮不動沿途的兵馬,從而耽誤了抗擊契丹人的正事,又怕李中易借機壯大了實力,所以,詔書上隻給了李中易節製河北諸州禁軍的兵權,沒留下讓李中易插手地方政務或駐地州郡兵的權力。

  河北諸州的駐屯禁軍,無論是兵餉還是調度的權力,都牢牢的握在朝廷的手上,而且山頭林立,短期內,範質並不擔心他們會跟著李中易走。

  與此相反,範質非常擔心能征善戰的李中易,獲得了地方政務權。須知,兵權一旦和地盤結合在了一起,那便是妥妥的藩鎮。

  鑒於詭異的詔書並未授權李中易處理庶政之權,這就使得地方官們,誰都有資格不鳥的李中易的手劄。

  田隆是李均的親家,靠山十分之硬紮,所以,接了李中易的手劄之後,他隨手就扔到了書案上,冷冷的說:“想吃鹽?成啊,大管家,你帶人抬五十斤上等的好鹽,送到李相公軍中,就說我田某人犒勞官軍的,不收錢。”

  大管家麵露難色的拱手說:“家主,這恐怕有些不妥吧?小人聽說,那李中易不是個好惹之人。”

  田隆瞪著雙眼,怒道:“有何不妥,我吩咐的事,難道還需要汝個匹夫的同意麽?”

  得了,大管家嚇得大氣不敢出,趕緊跑出去,領了鹽巴,從城樓上用吊筐,送到了李響的手上。

  李響費了番工夫,這才搞明白,敢情田隆是有心刁難他們,故意給李中易一個難堪。

  以前,李響到各地籌集物資的時候,地方官們雖然不很熱情,麵子上卻過得去,所需要的物資打個七八折,還都能給。

  沒想到,滄州的田橫竟然吃了熊心豹膽,欺負到了李中易的頭上,可把李響給氣壞了。

  李響盡管很生氣,卻也不敢妄動,他迅速派人,把滄州城下的遭遇,稟報給李中易。

  李中易聞訊後,當即笑出了聲,扭頭吩咐宋雲祥:“擬一份調動滄州禁軍的軍令,命他們一個時辰內,整頓好兵馬,隨我北擊匈奴。”

  宋雲祥一邊落筆如飛,一邊頻頻搖頭,歎息道:“見過愚蠢的,卻沒有見過此等奇葩啊。”

  奇葩,也是從李中易嘴裏曝出的新詞之一,宋雲祥了解到其中的內涵之後,迅速的將其掛在嘴邊。

  宋雲祥草擬完公文,交給李中易用印的時候,李中易發現,宋雲祥很會辦事,抬頭用的是河北道行軍大總管的頭銜,而舍棄了政事堂相公的身份。

  符太後和範質,一致擔心李中易既有強軍在手,又撈到了實際控製的地盤,這是人所皆知的事實。

  宋雲祥故意隻突出了李中易是北進大軍統帥的身份,將來即使官司打到東京城內,李中易也占著大道理。

  “士光你不愧是刀筆吏出身,這句話寫得很好,好極了。”李中易微微一笑,輕聲念道,“軍法無情,切毋自誤。”

  宋雲祥手書的軍令,有意識的拋開了滄州刺史田隆,而直接下達給了駐滄州的禁軍兵馬都總管趙橫。

  以河北道行軍大總管的身份,李中易有資格,名正言順的使喚趙橫。如果趙橫不聽軍令,李中易哪怕就地斬了趙橫的腦袋,朝廷也無話可說。

  十萬火急的軍令,被李響通過吊籃遞進滄州城之後,田隆立即傻了眼。

  田隆萬萬沒有料到,李中易絲毫都沒有顧及,他是李筠親家的特殊身份,在這個兵荒馬亂的時候,竟然要把趙橫所屬的禁軍調離滄州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