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太子也病了
作者:大司空      更新:2020-03-17 00:01      字數:2366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劉金山刻意壓低聲音說:“郡公,在下以為,不如放過四品以上的重臣,選幾個六品以下的朝臣,拿來開刀。”

  李中易聞言後,不禁微微一笑,反問劉金山:“何以服眾?”

  劉金山歎了口氣,說:“郡公,您千萬別犯糊塗呀,這麽多重臣牽扯在內,手心手背都是肉,陛下肯定異常為難。”

  李中易點點頭,說:“此事不急,咱們先看看動靜再說。”

  劉金山眨了眨雙眼,試探著問李中易:“您的意思是?”

  “打草才能驚蛇。蛇被驚動了,肯定會四處遊動,反正,人證物證都在咱們的手上,難道還怕了他們不成?”李中易的一席話,令劉金山意識到,在奉詔辦理戶曹失火案的事情上,這位李郡公很可能是,早就另有打算。

  一理通,百理通,劉金山猛然間意識到,他算是白替李中易操了心!

  戶曹失火的案子,固然牽連甚廣,可是,隻要不是把所有的重臣都給得罪光了,反而會讓很多人高度有求於這位實權在握的李郡公。

  誰應該嚴辦,誰應該輕放,誰又必須稟報到今⊙←,上的龍案之上,嘿嘿,一切盡在李某人的掌握之中。

  相距不過百年的女皇武則天時代,手握辦案權的酷吏們,一個個飛黃騰達,威風凜凜,被無數高官所忌憚,就是最好的例子。

  劉金山想定之後,拱著手說:“郡公成竹在胸,在下多慮了。”

  “光清啊……”李中易見劉金山已經領悟了其中奧妙。他正欲做進一步的解說,卻聽李雲瀟在門外稟道。“爺,宮裏來了人。說是陛下召您進宮。”

  柴榮在這個時候突然派了人來,李中易略微一想,估計和柴玉娘的病情,大有關聯。

  李中易在蜀國的經曆,早就被柴榮查了個底朝天,他當過蜀主的首席禦醫這事,柴榮不可能不清楚。

  今上既然相召,李中易自然不可能繼續和劉金山扯談,他馬上起身。登車趕赴皇宮。

  當李中易趕到慶壽宮門外的時候,卻見階下站滿了身穿青、綠袍服的尚藥局的禦醫,僅僅從這些人灰暗的臉色來看,李中易大致就可以猜得出來,一定是醫治無功,挨了上峰的訓斥。

  實際上,在這個缺醫少藥的年代,郎中,尤其是服務於皇宮大內的禦醫。隻要不是在診治重要皇親之時出了大紕漏,基本都可以獲得達官貴人們必要的尊重。

  李中易時隔多年,再次重操舊業,內心深處。自然是頗有些感慨。

  做郎中難,做皇帝的專署禦醫,更是難上加難。

  這種難。除了病因不明之外,最麻煩的地方是。怎麽應對皇家提出的過分要求?

  所以說,給皇家當醫生。除了過硬的醫術之外,心理素質也須超人一等。否則的話,很可能皇帝的病沒治好,倒把自家的腦袋,給折騰沒了。

  此所謂,伴君如伴虎是也!

  通過太監的傳稟,柴榮得知李中易來了,當即就召他進去。

  李中易進殿的時候,還沒轉過屏風,就聽兩個老氣橫秋的聲音,正在爭辯治療瘧疾之良策。

  李中易故意放緩腳步,仔細的傾聽了兩個老禦醫的對話,嗯,翻過來,繞過去,始終不離《千金方》、《皇帝內經》之類的老典籍。

  事實證明,中醫盡管博大精深,限於對人體內髒的認識不足,卻也不可能包治百病。

  突然,李中易聽到了“梁王”二字,他的心頭不由一驚,難道說,柴宗訓也染上了瘧疾?

  “梁王應是觸碰過不潔之物。老夫活了這麽一大把年紀,還從未聽說過,瘧疾輕易過人之事。”

  尤其隔著屏風,李中易隻能通過聲音識別,說話的這位,中氣十足,嗓音略顯沙啞。

  “瘧疾原本就是容易過人之症,必須謹慎從事……”這位老禦醫語速不快,很容易讓人聽得很清楚。

  李中易一邊走,一邊聽,對於兩個老禦醫的爭論,心裏大致有了譜。

  兩個老禦醫,其實都對瘧疾隻知其果,卻未明其因。瘧疾,除了血液傳染之外,最重要的傳播途徑是,蚊蟲的叮咬。

  一般人即使近距離接觸到瘧疾患者,隻要不被吸了患者血的蚊子叮咬,也會平安無事。

  因為,中醫根本就沒有輸血的療法,所以,防備瘧疾感染,最重要的源頭是,滅蚊!

  “吵夠了沒有?都給朕出去。”

  李中易剛剛轉過屏風,就聽見,柴榮那沉悶而又憤怒的低吼聲。

  結果,兩個老禦醫,嚇得屁滾尿流,抱頭鼠竄,狼狽的經過李中易的麵前,被趕出了禍事的旋渦。

  李中易心中暗暗一歎,柴榮之所以會生氣,和這兩個老禦醫,不分場合的互別苗頭,其實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圈子!

  延伸下來,即使是醫術之道,也有所謂的流派之爭。

  以前,在蜀國的皇宮裏,尚藥局的正副手之間,就一直存在著極深的矛盾,彼此都不服。

  不過,李中易這個過來人,也是深有體會的,中醫確實易學難精。

  一個師傅一個法!

  同一個病人,由不同的郎中診治,藥方就很可能天差地別,很難標準化。

  實際上,在李中易看來,因人而異的治療方式,其實符合未來的醫學發展趨勢。

  隻不過,現有的醫療技術和知識的積累,暫時還達不到這麽先進的程度罷了。

  “臣李中易拜見陛下。”李中易見到柴榮的時候,發覺他正背著手,繞著殿內,團團轉圈。

  “無咎,你來得正好。”柴榮停下腳步,轉身盯在李中易的臉上,突然歎了口氣說,“六哥兒很孝順,嚷著要來看望他姑母。隻是,六哥兒回去之後,竟然也染上了……瘧疾……”

  李中易心中的猜測,被柴榮正式證實之後,他心想,柴宗訓活到二十歲那年,才暴病身亡,莫非曆史出現了戲劇性的大變化?

  “陛下勿憂,可否容臣先瞧一瞧梁王殿下的病情?”

  所謂主憂臣辱,柴榮的親兒子,準皇太子,柴宗訓得了不治之症,李中易無論如何,都必須陪著柴榮一起擔憂。

  “無咎,朕聽說,在蜀國的時候,你曾經引得天神下凡?”柴榮不經意的戳到了李中易的要害,敲打、威脅、警告的意味,極其濃厚。

  李中易心想,終於還是來了,幸好他早有準備,否則,還真有可能被柴榮點中了死穴。

  天讖之事,非人臣所應為也,要命的時刻,到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