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鬥宦
作者:大司空      更新:2020-03-17 00:00      字數:3482
  李中易近距離細細地觀察了一番,眼前這位名叫黃清的宦官大約四十來歲的年紀,他這一笑起來,滿臉的褶皺,配上尖聲細氣、不男不女的怪異腔調,以及難以掩蓋的尿騷味,別提多令人膩味。

  “回尊使的話,在下家中除了高麗參之外,還有一貼祖傳的偏方,包治宮中貂襠們的更衣之疾。”李中易知道這宦官已經心急,也不好太過撐著他,適時端出**力十足的“大菜”。

  更衣之疾,乃是李中易針對宦官們因為閹割的後遺症,導致尿不盡這個大毛病的文雅說法。

  如果說,敬獻高麗參給國主,有可能讓黃清獲得重賞的話,那麽,包治尿不盡的偏方,恰好擊中黃清的軟肋。

  彼此都有需求,才有互利互惠的餘地,此乃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你說什麽?”黃清猛然從主榻上站起身子,顫聲問李中易,“果真?”

  李中易從容不迫地點著頭說:“在下願以身家性命擔保,千真萬確。”

  *

  李達和是個有真本事的禦醫,其醫術十分了得,外人也許不清楚,身為內侍省內謁者的黃清,他不可能不明白。

  李達和今次之所以倒了大黴,和得罪了尚藥局的上官,有著密不可分的幹係。

  李中易所言有偏方可治更衣之疾,黃清盡管未見其方,卻也信了個六、七成。

  以前,黃清伺候在陛下身邊的時候,最痛恨的就是,明明正當值,卻屢屢抑製不住想去更衣室找便器的衝動。

  宮裏的內侍們大多有尿不盡的老毛病,這本不足為奇,可是,輪到黃清的身上,則尤為嚴重。

  也許是當初去勢的時候沒閹好,黃清即使盡量不喝水,尿量也比旁人大上許多,而且說來就來,完全控製不住。

  因著這個要命的大毛病,黃清終被陛下所惡,由原本的貼身近侍,被貶為內謁者監轄下的打雜跑腿的苦命人。

  見黃清實在著急,李中易取來紙筆,當麵寫下一個方子,遞到黃清的手上。

  黃清顫抖著雙手,仔細地打量著方子,從上到下,從左至右,看了一遍又一遍,如獲至寶。

  趁著黃清的高興勁頭未消,李中易淡淡地補充說:“此方一般三、五日即見效,隻是,若要斷根,則需斟酌此方,調養半年以上。”

  見黃清驚愕地望過來,李中易心下微微一笑,藥方的用藥以及劑量,他均動了些小手腳。

  如果就這麽輕易的把全部藥方都給了黃清,李中易在後世十多年的官僚生涯,就算是白混了一場。

  經過刪減的偏方雖有顯效,卻偏偏一時間難以根治,黃清若想痊愈,必定在未來的一段日子裏有求於他。

  另外,那半株高麗參,應該足以讓黃清在孟昶那裏,獲得不菲的獎賞。

  要知道,在這個崇拜高麗參的時代,即使在後蜀的皇宮裏,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稀有之寶物。

  黃清砸摸清楚李中易話裏的意思,不由拉下臉,沉聲反問李中易:“李大郎,此話何意?”

  麵對滿臉怒意的黃清,李中易鎮定自若地說:“尊使容稟。自古以來,這中醫皆為因人施治,即使是再好的藥方,也須根據病情,反複斟酌諸藥之君臣佐使,並非在下有意藏私。”

  明明是要挾,但是,李中易卻把話說得非常圓潤,至少,黃清在大麵上挑不出他的半點毛病來。

  黃清隱隱覺得事情有些不太對勁,卻又找不出李中易的破綻,一時間,倒有些患得患失。

  打鐵還需趁熱,李中易拱著手說:“尊使,家父於醫術之道,雖不敢妄比醫聖孫公,在蜀地卻也不須妄自菲薄。”

  黃清眯起兩眼,仔細地品味了一番李中易話裏的意思,不大的工夫,他已明白了李中易是在繞著彎子,詢問李達和犯事的根由。

  其實呢,李達和這事倒也不算複雜,隻不過,黃清和李家遠無親近無故,犯不著插手罷了。

  既然,李中易這麽識趣,不僅獻出寶參,更有可能幫著解除掉爭寵的心腹之患,黃清倒也不介意賣個人情,透一點點風聲給李中易。

  至於,李中易能否領悟他的深意,端看這小子夠不夠機靈了。

  “賢侄,我來問你,這為官之道,何物最要?”黃清擺出一副循循善誘的長者風範。

  “體察上意,最是要緊。”李中易想都沒想,脫口而出。

  “樹上有二桃,偏有三人想吃,如之奈何?”黃清雲遮霧罩地和李中易大打啞謎。

  “死太監,亂用典故!”李中易暗暗罵道,凝神細細思索其中的關鍵。

  二桃殺三士,這是很老的故事了,李中易自然知道。隻是,李達和所搶的桃子,又是什麽呢?

  聯想到,李中易本人當年踩人上位的一些往事,他瞬即有些了然。幸好他這幾個月也沒閑著,撲在書房裏狠狠地惡補了一番有關蜀國的規章典製,否則還真會被眼前的死太監給繞了進去。

  這殿中省的尚藥局內最大的官,有左、右奉禦各一名,這兩位奉禦不僅是五品官,而且還都是李達和的頂頭上司,這恐怕就是黃清所說的二桃了。

  結合李達和那天在書房裏,對他的未來前程所作出的安排,李中易有理由相信,李達和應該是為了他這個廢柴,主動卷入了一場涉及到權力的惡鬥之中,從而被人設下圈套,給算計了。

  “不瞞尊使,在下平生最喜吃桃。”李中易有心配合黃清打啞謎,他伸出左手,湊到嘴邊,演繹了一下吃桃子的動作。

  “孺子可教也!”黃清暗暗欣賞李中易的通透,他微微一點頭,算是不動聲色地把尚藥局的左奉禦高新河,出賣給了李中易。

  “尊使,還請轉稟陛下及貴妃,罪臣之家伏請賜於戴罪立功之機。”李中易已經掌握到黃清這死太監既想占便宜,又不想擔責任的矛盾心理,索性把條件給挑在了明處。

  黃清略一思量,他覺得,有那株七十年的高麗寶參做由頭,回去交旨的時候,幫著李家遞幾句話上去,倒也容易。

  “嗯,雜家自有主張。”黃清含糊不清地給了虛無縹緲的答案。

  李中易心裏明白,以黃清一直以來的明哲保身的處事態度,他把話說到這種程度,已經算是給了麵子。

  說心裏話,李中易本想馬上就跟著黃清去見花蕊夫人,隻是經過和黃清的一番暗戰之後,他暫時打消了這個念頭。

  對於黃清這種隻取功勞,不擔責任的油滑性格,李中易即使提出要求,肯定也是白提。

  條件既已談妥,李中易當下領著黃清去了祖祠,費了一番功夫,才把那半株高麗參給找了出來。

  黃清喜氣洋洋地捧著高麗參回到正廳,就見接旨的香案已經布置妥當。

  這時,黃清站起身,重咳一聲,手捧詔書,立於香案之前,冷冰冰地喝道:“汝等罪囚,還不速速跪迎詔旨!”

  “死太監,翻臉比翻書還快。”李中易一陣腹誹,行動上卻不敢怠慢,領著一大家子人,跪倒在地。

  “門下:……殿中省尚藥局從六品下侍禦醫李達和,辜恩枉上……有司查抄李某家產……拿交大理寺,嚴加議罪,爾其欽哉。”黃清讀了大段冗長的駢四儷六格式的詔書,李中易固然聽得暈頭轉向,但是大概意思還是明白的。

  因為老爹李達和犯了重罪,不僅他已經被革職抓進了大理寺內的大牢裏,而且,李家老小都要被關進去,同時,李家的全部財產被皇帝抄沒充公。

  “趕緊謝恩吧?”黃清見現場一片鴉雀無聲,不由拉長了一張驢臉,厲聲質問李家眾人。

  “臣等……謝主隆恩……”李中易也不太清楚這後蜀國接聖旨該說些什麽,他大著膽子,借用了古裝電視劇裏的說法。

  黃清宣過詔書,緩緩踱到李中易的身旁,小聲說:“應為叩受天恩,懂麽?”

  沒等李中易有所反應,黃清仰起一張驢臉,沉聲下令:“來人啊,將李家的妾、婢統統押入教坊。”

  李中易一聽這話,心知要糟。他來到這個世界不過區區數月,忽略了皇帝抄家的恐怖規矩,在所難免。

  別人倒也罷了,生母薛姨娘和瓶兒,李中易哪怕砸鍋賣鐵,也必須保下。

  “尊使,那薛姨娘乃是在下的生母,可否……”李中易故意停頓了一下,找機會觀察黃清的臉色。

  “朝廷的規矩大啊……”黃清久混皇宮,這等欺上壓下,借機大肆撈好處的手法,早已操練得爐火純青。

  李中易察覺到黃清並沒有把話說死,這就說明具體的處理方法,大有餘地。

  “尊使,我李家雖是清貧之家,不過,在本府城西,尚有千畝上好的水田。”李中易小聲提醒黃清,李家雖然銀錢不多,但是曹氏卻是肥得流油。

  黃清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他哪能不知道成都府的西邊,都是有錢都買不到手的頂級良田?

  “這個嘛……不好辦呐……”黃清明明已經怦然心動,卻依然想繼續裝b。

  “想必,上蒼一定會如尊使所願。”李中易小聲給出了肯定的答複。

  “唔,吾有個遠親,名喚黃山娘子,住在城北的大同坊,汝到時一問便知。”黃清隱晦地點明,要將薛姨娘扣下當人質,用以震懾李中易不敢輕易的違背約定。

  黃清盤算得很清楚,這抄家的好處,他和手下的軍將,頂多撈些金銀首飾等細軟之類的浮財而已。

  至於,已在官府登記造冊的良田之類的不動產,如果沒有李中易搭手幫忙,黃清即使想吞,也絕難一手遮天,獨自吞下肚內。

  當然了,這天大的好處要想平安落袋,完全建立在李中易父子能夠鹹魚翻身的基礎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