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9章 露了底
作者:大司空      更新:2021-11-03 02:28      字數:3237
  灌縣侯府,地段一般,占地也不是特別的廣。

  但是,侯府裏除了老侯爺之外,也就是秦誠的一家子了。

  宅子雖然不大,勝在家中人口少,倒也住得很寬敞。

  李繼易也知道,秦誠雖是家中的獨子,但是,他的下邊有三個妹妹。其中,最小的一個妹妹,和他是嫡親的同母妹。

  秦誠有自己的院子,李繼易進去一看,這是一座標準的三進四合院。

  院內中央的石桌上,擺滿了瓜果和蜜餞,丫頭們遞上來的綠茶,也是宮裏賜下的貢茶。

  別的且不說了,單單是宮裏賜下的貢茶,就盡顯出侯府的底蘊了。

  新軍之中,大家都是清一色的新式軍服。筆直的長褲,方便的軍靴,四個荷包的上裝,腰紮皮帶,做軍事動作非常方便。

  回家之後,五兄弟都換成了傳統的大袖長袍,反而給人種種不適應之感。

  五兄弟個個都剃了光頭,再想恢複橫插玉簪的儒生模樣,難於上青天。

  最令人感到麻煩的是,家人、親戚和鄰居們的不理解。

  在傳統觀念之中,華夏衣冠,不容改變。穿胡服的,都是蠻夷。

  偏偏,新軍之中,從協統到列兵,全都是光著腦袋的和尚模樣,這就格外的惹眼了。

  五兄弟正圍坐在石桌旁開玩笑聊天,這時,有婢女來報,老侯爺起身了。

  按照大戶人家的禮儀,到別人家裏去作客,必須要先拜見輩份最高的長輩,以及兄弟的父母雙親。

  為了避免兄弟們很尷尬,秦誠很會做人。他故意提前作出了安排,讓爺爺和父母一起在晨定省之時露麵,一次拜見完長輩即可,免得分兩個地方行禮。

  在秦誠的引領下,五兄弟一起去了侯府的主院。

  很快,沒讓五兄弟多等,秦老侯爺就傳出話來,都進來吧。

  長幼有序,李繼易年紀最小,也就跟在最後進了主院的正房。

  正房之中,秦老侯爺高坐於正中位置,秦城的父母分站於兩側。

  老侯爺的跟前,提前擺好了五隻跪墊,顯然是方便行大禮的。

  五兄弟在秦誠的率領下,畢恭畢敬的跪下,給秦老侯爺和秦家父母行了大禮。

  原本,秦誠以為,李繼易不會跪下行大禮。

  但是,李繼易卻像是沒事人一般,和大家一起矮身,一起爬起,沒有任何的不同。

  “哈哈,俗禮爾。今兒個是初次見麵,跪了也就跪了,下次再來見我,許你們隻行揖禮。”

  秦老侯爺一張嘴,就獲得了五兄弟們極大的好感。

  老人家,卻不拘俗禮的和藹可親,越是這樣的開明做派,大家也越是尊重他。

  “你們都是少年郎,不耐煩聽我這種嘴碎的老家夥講古,都去耍子吧,免得太過拘束了,下次就不敢來了。”秦老侯爺擺了擺手,直接將五兄弟趕出了侯府主院。

  秦家老侯爺少有的開明態度,讓五兄弟有了賓至如歸之感,他們原本緊張的心情,徹底的放鬆了。

  這個時代,登門作客,其實主要是認個門兒,方便彼此間的來往和聯係。

  若說,秦府有啥特別的玩耍之物,那是幾乎沒有的。

  到了用午膳的時候,秦老侯爺已經提前傳下話來,讓他們就在秦誠的院子裏吃酒用膳。

  男人們,喝了酒後,勾肩搭背的,酒酣耳熱的,許多平時不好說出口的話,也就敢說了。

  “老五,改天上你們家去,拜見一下叔父和嬸子,可好哇?”老四張清酒量甚淺,還特別喜歡貪杯,舌頭都有些大了。

  李繼易雖然早就料到了會有這麽一出,但是,依然還是覺得很頭疼。

  尼瑪,他爹住在皇宮裏,他娘也住在皇宮裏,怎麽拜見?

  不過,此事難歸難,卻難不倒李繼易。他早就稟明了父皇,父皇也給了合理化的安排。

  李中易說了,到時候,他頂多把膚色染黑一些,多加幾撇胡須,穿成平民的服飾。隻要不是特別深究,完全可以蒙混過關。

  這麽安排,主要是李繼易不想太早暴露真實的身份。

  俗話說的好,知人知麵不知心。誰知道五兄弟之中,誰是真心,誰又是假意呢?

  李中易倒是很支持兒子的做法。

  兒子的兄弟們都蒙在鼓裏,和知道了兒子就是皇長子,態度怎麽可能一樣呢?

  “等下次放假了,就去我家小聚一下。”李繼易謊報的身份是,商人之子。

  老四張清,笑著鼓掌叫道:“好,到時候啊,我帶著美酒過去,來他個一醉方休。”

  用罷午膳後,哥幾個就一起出了門,打算去瓦肆裏看看大象和老虎。

  說句心裏話,李繼易已經看膩了大象和老虎。

  但是,五兄弟之中,除了秦誠也看膩了之外,其餘的三個雖然都看過一次大象和老虎了,都還想再去看一次。

  於是,五兄弟騎著馬,去了桑家瓦子。

  桑家瓦子,是帝都內最大的瓦子之一,裏邊商鋪林立,人潮湧動,好不熱鬧。

  馬,是肯定騎不進去的。

  幾兄弟下了馬,交給秦府的下人看管,有說有笑的進去了。

  李繼易正走著,忽然聽見一個熟悉的女聲,驚喜的喚他,“大郎,你怎麽也來了?”

  聽到了呼喚聲,李繼易扭頭一看,隻見一個笑顏如花的美人兒,正衝他招手。

  此女不是旁人,正是博陵侯府的三娘子,劉瑤娘。

  秦家和劉家,都是舊武臣勳貴之家,彼此也有些交往。

  秦誠不僅認識劉瑤娘,而且,他看得很清楚,站在劉瑤娘身旁的女子,正是他的幺妹秦鵑。

  今天,秦誠在家裏請客,擔心異常淘氣的秦鵑會添亂,便給了她五十貫錢,把她打發出了侯府。

  沒想到,千算萬算,不如人算,竟然在瓦子裏碰上了。

  秦鵑和劉瑤娘是手帕交,她自然知道,劉瑤娘已經有了意中人。

  見劉瑤娘飛奔到李繼易的身旁,死活不肯挪窩了,秦鵑便湊了過去,笑嘻嘻的伸出小手,做了個鬼臉說,“大郎,頭次見麵,可有禮物哇?”

  劉瑤娘羞得滿麵通紅,氣得直想打死秦鵑,卻又哪敢和李繼易對視呢?

  “三妹,休得淘氣。”秦誠知道妹妹又惹禍了,趕忙站出來,厲聲喝止。

  李繼易笑著擺手道:“都是自己人,大哥你勿須多慮。”

  他心裏明白,秦誠說的是休得淘氣,而不是休得無禮。

  這就極大的降低了整件事情的敏感性,讓他處理起來,也就有了很寬的餘地。

  李繼易和劉瑤娘,確實是兩情相悅。但是,婚姻之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豈容她二人私相授受?

  尤其是,李繼易不是一般人,而是將來很有機會繼承大統的皇長子。

  客觀的說,皇帝不點頭,劉瑤娘就沒辦法嫁入皇家。

  秦誠心裏明白,三妹這次的亂說話,差點惹下大禍。

  博陵侯府,暗中有意識的散播了劉家和皇長子很近的消息,又豈是好惹的?

  灌縣侯府和博陵侯府,都是侯府。

  但是,一個是手無實權的虛頭侯府,一個卻是和皇長子淵源極深的侯府,這能一樣麽?

  劉瑤娘見了李繼易就不肯離開了,秦誠擔心秦鵑再次禍從口出,便把她拘在了身旁。

  這麽一來,原本的五人組,一下子壯大成了十餘人的隊伍。

  作為名門閨秀的劉瑤娘和秦鵑,她們倆出門,身邊怎麽可能少了健仆和婢女呢?

  一群人浩浩蕩蕩的朝著象棚那邊逛了過去,沿途之中,劉瑤娘一直嘰嘰喳喳的,和李繼易有著說不完的悄悄的話。

  秦鵑則被秦誠悄悄的拉到一旁,狠狠的訓斥了一頓。

  這小娘子,誰都不怕,就怕秦誠。如今,她挨了訓斥,便耷拉著螓首,一聲也不敢吭了。

  路邊,手裏拿著一串冰糖葫蘆的崔氏,一不小心,咬掉了一顆葫蘆,她下意識的轉身想去撿。

  不巧的是,崔氏剛轉過身子,就一頭撞進了李繼易的懷中。

  “呀……”崔氏後退了兩步,突然認出了李繼易,慌忙蹲身行禮,“拜見大官人。”

  這時,站在一旁的鄭氏,陡然瞧見了男人,她也沒有多想,跑過去,就給男人行禮,“官人,怎麽這麽巧啊,居然在此地遇見了您。”

  在五代末,大漢初的這個時代,大官人和官人之間,其實有著本質性的區別。

  大官人,一般泛指男性,比如說,西門大官人就是對西門慶的尊稱。

  然而,官人,則是特指自己的男人。

  “你說什麽?官人?”劉瑤娘陡然看見絕美的鄭氏,又聽她叫李繼易為官人,不由大吃了一驚。

  如果是李中易這根老油條在場,自然可以處理的遊刃有餘,波瀾不驚,風平浪靜。

  可是,初曆情關的李繼易,畢竟還嫩得很,周旋於女人之間的腦子轉得有點不夠快,竟然卡了殼。

  李繼易這一猶豫,就叫劉瑤娘看出了破綻。

  若是不相識的陌生女子,又何須猶豫呢?

  “大郎,她是何人?”劉瑤娘心裏氣苦,卻勉強撐著沒哭。

  這麽一耽擱,李繼易倒是有了主意,他馬上安撫劉瑤娘,笑著說:“這是爹爹賞的丫頭。”

  劉瑤娘當然知道了,李繼易的爹爹就是當今聖上,至高無上的天下之主。

  聖上賜丫頭給親兒子,天經地義,誰都無話可說。

  劉瑤娘也就不敢深究了。

  但是,眼前的一幕,看在知道劉瑤娘根底的明白人眼裏,那就有些意味深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