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0章 大清算
作者:大司空      更新:2021-10-16 07:54      字數:3155
  “臣左都禦史王大虎,彈劾諸臣不法情事……”王大虎果斷出列,當眾一一列出了彈劾名單。

  名單十分冗長,王大虎足足念了一個時辰。

  等王大虎說完之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著皇帝的懲罰。

  沒辦法,玩政治的人,都必須懂得一個質樸的道理:成王敗寇!

  文官集團,既然敢趁李中易失蹤之機,鬧出逼宮的戲碼,就別怪李中易手狠手毒了。

  “左子光何在?”

  李中易叫了愛徒的名字,在場的相公們,不由心頭猛的一凜。

  帝國雙犬,子光延清,咬上一口,入骨九分,是早就流傳得盡人皆知的諺語。

  “臣在。”左子光從宮牆下麵露了麵,抱拳拱手,一副恭聆聖訓的樣子。

  “朕命你,主持查看他們的家產,瀟鬆協助你。”李中易舉手在半空中劃了個圈,把跪滿了宮門前的文臣們,全都繞了進去。

  “臣奉諭。”左子光長揖到地,早就趕到了宮門前的李雲瀟也出來領了命。

  宮牆上的重臣,一個個嚇得魂飛天外,神不附體。

  所謂的查看家產,其實就是抄家的前奏。

  隻不過,查看家產的意思是,先把罪臣們的家產全部搞清楚了,登記在冊,再等待正式抄家的上諭而已。

  “李延清。”

  “臣在。”李延清走過來,和左子光站了個並肩,一樣的躬身行禮。

  沒等重臣們砸摸過味來,李中易的第二記重錘,又砸了下來。

  “他們都由你負責一體拿下。膽敢反抗者,格殺勿論。”

  “臣謹遵聖諭。”李延清俯身下去,恭謹的領了命。

  警政寺新修的北城監獄,早就竣工了,可以關押至少五千人。因一直空著,沒有犯人關進去,也就沒人太注意這種小事。

  沒想到,今天正好派上了用場。

  隨著,懲罰的鐵錘一一砸下,帝國雙犬開始分頭行動。

  緹騎司人少,但是精幹。左子光每次的大行動,都必須有九門提督衙門派兵支援。

  左子光負責抄家,和李雲瀟兩人,早早的騎馬走了。

  李延清大踏步走到百官的跟前,昂首挺胸,厲聲喝道:“本官奉上諭,擒拿爾等。膽敢反抗者,格殺勿論。”

  “冤枉啊……”

  “皇上,你不能這樣啊……”

  “不能啊……”

  “太狠了,抓這麽多人……”說什麽的都有,哭喊聲連成了一片。

  李延清暗暗冷笑一聲,現在知道求饒了,知道哭了,早幹嘛去了呀?

  “都拿了。”李延清把大手一揮,斷然下令抓人。

  警政寺屬下的差役、巡警們,如狼似虎的一擁而上,將手無縛雞之力的文臣們,一一擒下。

  宮牆上的相公,一個個噤若寒蟬,呐呐不敢言也!

  翻遍了史書,除了那個一次性宰盡數千大唐朝臣,讓黃河水變紅的梁太祖朱溫之外,還未有一次抓幾百朝廷命官的先例。

  但是,李中易就這麽幹了,而且幹的光明正大,理直氣壯。

  今天的抓人抄家,可不是李中易故意捏造罪名的構陷,而是證據確鑿的群臣逼宮。

  既然選擇了逼宮,就別怨皇帝手毒了!

  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一切陰謀詭計都是紙老虎。

  收拾了宮門前的數百文臣,李中易轉過身子,瞄著政事堂的相公們,淡淡的問:“爾等可知罪?”

  形勢比人強,李中易鐵腕無情的大手一揮,連近千的文臣都抓了個精光,又何況牆上的這十幾個相公呢?

  “臣等知罪,請皇上重重的責罰。”政事堂的相公們紛紛跪下請罪。

  李中易淡淡的一笑,說:“既然諸公不喜開封的繁榮和富貴,那便去瓊州待著吧。”

  瓊州,自古以來都被世人視極南極惡之地,那裏瘴厲遍地,被貶去的人,少有活著回來的。

  實際上,李中易心裏很清楚,所謂的瘴厲,主要是喝生水,被病毒或是病蟲感染了。

  “籲。”孔昆暗暗鬆了口氣,他當時建議殺相公們,其實是故意為之,目的是把施恩的機會留給皇帝。

  身為人臣,豈能沽名釣譽,貪天之功呢?

  現在,皇帝赦免了參與逼宮的首惡們,就等於是定下了懲罰的基調:隻抄家貶官,不殺人!

  和盜賊出身的朱溫不同,李中易的頗有自信,這些手無縛雞之力文臣,翻不了天!

  隻需要把他們從實權崗位上拿開,不礙著李中易繼續推進改革,隨便他們在瓊州怎麽折騰了。

  等燧發槍、開花炮等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先進裝備,大規模的裝備朝廷禁軍之後,農民們拿著兩把菜刀就敢造反的舊事,將一去不複返了。

  李瓊也聽明白了,李中易這是捏著大把柄之後,高抬貴手,饒了逼宮諸臣一命。

  隻是,死罪可免,活罪卻難饒。

  貶了好,貶了好啊,隻要留得青山在,就不怕沒柴燒。

  等下一任皇帝繼承了大統之後,總會有可趁之機吧?

  李瓊是這麽想的,站錯隊的相公們也是這麽想,他們紛紛磕頭謝恩。

  不過,李中易的下一句話,卻把所有人都扔進了冰窖裏,凍得瑟瑟發抖。

  “你們的子孫,從今往後,禁止參與進士科的取仕。”李中易的露出的笑容,在一幹罪臣的眼裏,顯得格外的可惡。

  讀書人,讀的都是聖賢書。

  現在,李中易禁止他們的子弟參加進士科的科舉考試,就等於是挖斷了他們傳承幾百年,甚至是上千年的興旺根基。

  這一招,太狠了,比抄家還可恨十倍以上!

  但是,人為到徂,我為魚肉,饒了性命已殺萬幸,哪有討價還價的條件?

  李中易轉身走了,臨上龍輦的時候,吩咐了下來,“告訴左子光,把他們的家也查看一遍。”

  一旁恭送李中易的內閣三相,不由麵麵相覷,抄家皇帝的“好名聲”,果然不虛傳也!

  出宮之後,李瓊仰麵長吐了口氣。他這個不管事的內閣首相,既沒有被罵,也沒有受到任何的懲罰,但他知道,罷相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和李瓊一起要倒黴的,便是劉金山了。

  作為一直深受皇帝信任的實權相公,竟然在最關鍵的時刻,沒敢站出來與邪惡勢力做鬥爭,他的罷相也進入了倒計時。

  李瓊琢磨著,孔昆那個老東西,很可能要飛黃騰達了。

  且不說孔昆有沒有治國的真本事,單單是,他在最要命的時候,幫著薛太後穩定住了局勢,就已立下了奇功。

  以李瓊對李中易脾氣的了解,有功不賞,絕對不是皇帝的風格。

  別看李中易登基之後,做了很多讀書人視為離經叛道的大事,可是,江山依然穩如泰山。

  其中,最核心的自然是,幾十萬戰無不勝的朝廷禁軍了。

  但是,治國安民,僅僅靠強大的禁軍,可不成。

  皇帝推行的均田令,限製高利貸,士紳一體納糧,免除百裏之外的徭役,極大的減輕了百姓的負擔,成倍的增加了國庫的收入。

  通觀李中易各種“倒行逆施”的國策,受損失的階層,主要是占地多的大官僚和大鄉紳們。

  利益受損嚴重的文臣和讀書人,肯定要反撲。隻是,他們的運氣不好,掉進了李中易設下的圈套罷了。

  孔昆坐進馬車之後,臉上一直掛著笑,嘿嘿,劉金山和李瓊二人,退出內閣已是遲早的事。

  至於,孔昆自己嘛,嘿嘿,他倒真沒有惦記著首相的位置。

  內閣乃是集中了天下政務大權的中樞機構,就算不當首相,以孔昆兩任次相的資曆,又添了擁護薛太後的新功,怎麽著都有不小的話語權。

  資曆這玩意兒,說重要也重要,說不重要也不重要,就看當事人怎麽為人處事了。

  在強勢皇帝的手下當差,內閣首相並無一言九鼎的權柄,隻不過是個最頂級的幕僚罷了。

  在這種狀況之下,隻要孔昆繼續留在內閣之中,就可以發揮出應有的影響力。

  李中易回到內宮之後,先去安撫了薛太後,陪著她吃了一頓開開心心的晚膳。

  伺候薛太後睡下之後,李中易這才返回自己的寢宮。

  寢宮裏,宮女們半哄半騙的,將大周氏誑進了恒溫遊泳池裏。

  女人天性愛玩水。

  隻是,這個時代的女人,除了李中易這裏之外,隻能在溫泉或是浴桶裏玩水了。

  李中易穿過重重汽霧,摸進遊泳池的時候,大周氏的說話聲,時不時的傳入他的耳內。

  “這裏的水溫,如何保持的呢?”

  大周氏當過皇後,見過大世麵,但是也沒太想明白,這麽大一池子溫水,怎麽來的呢?

  陪浴的的女官,笑道:“回娘子,此間一共有三個大池。剛燒的開水一個池子,混合過的燙水一個池,咱們現在泡著的就是可以劃水的溫水池子了。”

  “娘子,奴婢教您遊水吧?”

  “哦,還是不了,我就泡一下就好了。”大周氏又不是沒有羞恥之心的女子,不可能第一次來男人的宮裏,就像蕩婦一樣自得的享受。

  李中易悄悄的潛入水中,順著大周氏聲音的方位,偷偷的遊了過去。

  “呀……”不大的工夫,遊泳池裏傳出了大周氏的驚叫聲,隨即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