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2章 誅心
作者:大司空      更新:2021-10-16 07:54      字數:3152
  成都侯李中遠,以每天兩百多裏的速度,頭也不回的朝著成都城趕去。

  李中遠身邊的長隨,曾經勸過他,侯爺,就算是您急著去享福,也別趕的這麽緊呀?

  “嘿嘿,我走得越快,距離京城越遠,等皇兄回來了,就會越疼我。”李中遠咬了口花紅果,笑眯眯的說,“我若是在京城裏拖延不走,那才是天大的禍事。唉,手足相殘,何等淒涼?”

  長隨擔心累壞了李中遠,就又勸道:“也不至於這麽快啊,每日一百五十裏,已經夠快了。侯爺,大家都很累,您一想體恤下人……”

  李中遠笑道:“累不死的。真累死了,我到了成都後,肯定會厚葬的。”

  長隨算是看明白了,李中遠已經下定了決心,必須盡快離開是非之地,中途絕不停留。

  這一路之上,各地的地方官邀請的飲宴,李中遠無一例外的拒絕了。

  照李中遠的說法,窮鄉僻壤的,有啥好吃的?到了成都那種天府之地,想吃啥好的沒有?

  李中遠幹脆利索的走了,李中昊卻磨蹭著,不想離開京城太遠。

  從開封,到鄭州,李中昊足足走了十天。而且,到了鄭州之後,李中昊就呆在了館驛之中,死活不肯再走了。

  薛太後得知了消息後,冷笑道:“我的親兒子,一天走兩百多裏,惟恐叫他的親侄兒誤會了。這一個倒好,窩在鄭州不肯走了,他究竟想幹甚?”

  涉及到二叔李中昊的事兒,一旁伺候著的唐蜀衣也不好說啥,隻能幹笑著說:“母後,二叔他從來沒有做過官,他即使與什麽想法,哪來的人支持他呢?”

  薛太後眯起兩眼,想了想,說:“來人,把消息傳去政事堂和內閣,看看重臣們怎麽說。”

  李中易在的時候,政事堂被徹底的架空了,裏頭的相公們名義上還算是宰相,實際上,早就沒了實權。

  現在,李中易失了蹤,薛太後又重新把政事堂給撈了出來,給了相公們處置軍國重事的權柄。

  還別說,薛太後這一手製約內閣的手法,效果還真不錯。

  李中昊賴在鄭州不走的消息,傳到了政事堂後,相公們說什麽的都有。

  有人說,此賊乃是司馬照之心,路人皆之!

  又有人說,畢竟是今上的親弟弟,相煎何急?

  也有人說,太上皇依然健在,何苦令皇父無法心安呢?

  總之,政事堂的相公們的意見匯總之後,居然是建議體諒的看法,占了上風。

  這一下子,薛太後就明白了,政事堂的相公們這是要攪事兒啊。

  原本,用於製約內閣的政事堂,現在居然成了添亂之源,薛太後氣得沒用晚膳。

  孔昆得知消息後,笑著對張夫人說:“看著吧,皇上不在了,牛鬼蛇神們都敢跳出來鬧疼了,且會亂上一陣子的。”

  張夫人並不關心丈夫的權勢和地位,她擔憂的是獨女的狀況。

  “也不知道瑤兒在宮裏過得怎樣?”張夫人眼巴巴的望著孔昆,指望丈夫出個管用的主意。

  孔昆一陣腦袋疼,原本,內閣四相之中,有三位相公和皇家是姻親。

  折從阮雖然已經死了,但是,折家勢力猶在,折妃又生下了一兒一女,地位穩固。

  李瓊那隻老狐狸,就更不需要說了,他的孫女若是早早的產下皇子,就沒有別的皇子什麽事了。

  最尷尬的,倒真的是要數孔昆自己了。他的獨女因為謠言的流傳,被迫進了宮,至今連個妃位都不是的,別提多憋屈了。

  可是,孔昆是有苦說不出口。皇帝並沒有看上他的女兒,隻是因為他的女兒沒人敢娶了,這才納進了宮中為嬪。

  “瑤兒既無盛寵,又無子嗣,唉,你叫我怎麽幫她說話呢?”孔昆氣急敗壞的吼出了聲。

  孔昆的死穴就是膝下無子。誰料,唯一的獨女也是這種淒慘的命運,怎不叫人鬧心?

  張夫人也火了,怒道:“你自己名利熏心也就罷了,瑤兒的死活也不管了麽?我就不信了,憑你內閣宰相的身份,就弄不到一點瑤兒的消息。”

  “唉,我的夫人呐,值此多事之秋,我去找內侍省的人問這個,叫人知道了,怎麽看我?”孔昆必須理虧,隻得強忍著怒氣,耐心的做了解釋。

  張夫人冷笑道:“不能一直白白的等下去吧?”

  孔昆給擠兌了沒了招,隻得小聲說:“一個月,一個月必有瑤兒的消息。”

  張夫人也不好把孔昆逼急了,隻得含淚點頭答應了。

  李瓊回家的時候,李虎居然已經回來了,李瓊便奇怪的問他:“為何回府這麽早?”

  “唉,在衙門裏待不下去了,總有人來找我打探宮裏娘娘的消息,我實在是坐不住了,索性就先回來了,圖個耳朵清靜。”李虎十分無奈的大吐苦水。

  李瓊不由微微一笑,說:“皇上突然失蹤了,群臣們這是坐不住了啊。連你那裏都湊滿了人,可想而知,我李家權勢之顯赫。”

  “大人,顯赫不顯赫我不知道,我隻知道,皇上叮囑的幾種槍和炮,不能耽誤了進度。”李虎是個典型的老實人,做事情一板一眼,不知變通。

  李瓊起初不太理解,皇上為何要把李虎安置去軍器監。現在,他已經明白了,皇上知人識人,知人善任。

  軍器監這種就需要辦事認真的崗位上,皇上用李虎,還真的是用對了人。

  “宮裏的娘娘那裏人多眼雜,你最近一段時間,就別叫你媳婦兒進宮去探望了。”李瓊曆事四朝,見多識廣,他自然知道,小心能駛萬年船的道理。

  李虎頻頻點頭,說:“孩兒知道的,越是關鍵時刻,越不能給娘娘和外甥添麻煩。”

  李瓊詫異的望著李虎,異常欣慰的說:“你有這麽深的認識,我倒是瞧錯你了。”

  李虎嘿嘿一笑,說:“本朝的重臣之中,未有如我家這麽興盛的,不能不謹慎啊。”

  李瓊捋著白須,忽然得意了起來,兒子能有這麽樸素的認識,他實在是倍覺歡喜。

  整個滑陽郡王府,李瓊是首相,李虎是判軍器監,李安國現任近衛軍副都指揮使。宮裏,還有寵妃,還有皇六子。

  除了今上之外,誰有這麽大的膽魄,敢如此的重用外戚?

  “來人,上酒菜,老夫要與三郎痛飲一番。”李瓊的心情棒極了,直接命人準備酒菜。

  李虎不怎麽會說話,酒量卻甚大。他當年帶兵的時候,一頓飯可以喝下五壇酒。

  李瓊也是武將出身,酒量也甚大,但是,他年紀大了,飲酒過多怕傷身。

  很快,酒菜就上齊了,父子倆相對而坐,小酌慢飲,加閑聊。

  “老三,你覺得,皇上是真的失蹤了,還是……”李瓊故意停頓了下來。

  因事關重大,李瓊擔心隔牆有耳,也不敢說的太白了。

  李虎想了想,小聲說:“孩兒始終認為,皇上並沒有失蹤,而是躲在暗處,靜觀重臣們的動向。”

  李瓊陡然一驚,手裏的酒杯竟然掉落到了地上,脫口而出:“你說什麽?”

  “大人,孩兒也是瞎想的,肯定不對,當不得真。”李虎憨憨的一笑,摸了腦袋說,“我是個糊塗蟲,哪懂那麽多?”

  李虎盡管這麽說了,李瓊卻真的上了心,他仔細的琢磨了一番整件事情。

  雖然,消息一直撲朔迷離,可是,有一點卻是可以確認的:從西北傳回來的軍方信息,少得可憐,令人生疑。

  凡事就怕琢磨,李瓊越想越覺得李虎的異想天開,頗有些道理。

  李瓊一連飲下三杯酒,開心的叫道:“老三啊,你爹我沒有白疼你的。”

  李虎還不知道李瓊個啥,他隻是悶頭陪著李瓊,也連喝了三杯。

  李瓊一邊飲酒,一邊在想,要不要把消息遞進宮裏去,叫李七娘也知道呢?

  萬一不是這麽回事,李七娘忙中出了錯,那個麻煩就大了。

  李瓊猶豫不決,一直拿不定主意。

  此時此刻,尚書左丞劉衝的家裏,也坐了幾位客人。客人們的身份也都不同尋常。

  “劉公,這麽大好的時機,你怎麽就猶豫了呢?”

  “劉公,皇帝欺我等讀書人太甚,此時不發動,更待何時?”

  “劉公,在下實在是想不明白了,你到底在怕什麽?”

  “哼,怕什麽?皇帝者,兵強馬壯者為之,京城裏的兵權一直掌握在皇帝的手裏。就算是皇帝始終了,李雲瀟會聽你我的麽?”劉衝沉聲反駁,他不希望多年的同鄉、同窗去冒那麽大的風險。

  “劉公,如果我們有辦法,讓李雲瀟無法帶兵出營呢?”

  劉衝不禁大吃了一驚,脫口而出:“那不可能。”

  “嘿嘿,事在人為,哪有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劉衝長吸了口氣,稍微穩定了下情緒,又丟出一個難題,“左子光和李延清像兩條瘋犬一般,盯得死緊,如之奈何?”

  “嗬嗬,劉公啊,我們都扮作是家仆來的,諒他們二犬想破了腦袋,也猜想不到。”

  “我的好劉公啊,你既然知道了此事,隻有兩條路可走,要麽跟我們一起做一番大事,要麽出賣了我們。”

  這顯然是誅心之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