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0章 蠢蠢欲動
作者:大司空      更新:2021-10-16 07:54      字數:3138
  “皇上失蹤,國不可一日無君。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理所當然。”某三品官慷慨激昂的一番陳詞,令眾人頻頻點頭。

  某五品官則大搖其頭,歎息道:“國賴長君,皇子們尚年幼,不如立皇太弟?”

  眾人奇怪的看著他,心裏都在想,此君乃是大儒,竟然說出此等大逆不道之言,莫非是喝多了不成?

  緹騎司的厲害,大家都是知道的,眾人紛紛找借口,四散而逃。

  然而,都過去了五天,那位大儒依然平安無事,這就不免讓野心家們,起了別樣的心思。

  王大虎至今還是單身,一直未曾娶妻,他平日裏都在黃景勝的家裏用晚膳,今日也不例外。

  席間,黃景勝問王大虎:“你覺得三弟平安否?”

  王大虎搖了搖頭,說:“實在是猜不出來。”

  黃景勝長歎一聲,說:“沒有三弟,哪有你我兄弟今日之富貴?”

  “唉,一朝天子一朝臣呐。”王大虎飲下杯中酒,說出了兩人心中共同的擔憂。

  李中易雖然心狠手辣,卻是個十分重感情之人,尤其是當年寒微之時,幫過李中易的人,如今個個都混得很滋潤。

  但是,皇帝畢竟失蹤了,內閣也已經奏請太後垂簾。薛太後和皇子們,對黃景勝和王大虎,就沒有這麽深的感情了,頂多不過是麵子情罷了。

  “我都這把年紀了,也不瞞你說,在三弟沒有確切消息之前,我就算是豁出這條命去,也不能讓太後娘娘推出監國的皇子。不然的話,就是唐玄宗和唐肅宗的父子慘劇。”黃景勝等於是正式表明了態度。

  王大虎重重的點頭,深以為然的說:“現在就推出監國,將置三弟於何地?”

  兩個人心裏都明白,現在監國,將來若是被立為皇太子,也就罷了。

  若是,現在出頭監國的皇子,不合李中易的心意,那就麻煩大了。

  父子相殘,從來都是人倫悲劇,黃景勝無論如何,都不想李中易陷入到父子相疑的境地。

  “我琢磨著,劉金山畢竟是三弟信重之臣,那日硬逼著太後把兩個皇弟都送走了,可謂是膽大包天呐。”黃景勝夾了一筷子炙羊肉,一邊細細的咀嚼,一邊和王大虎說心事。

  王大虎隻管飲酒,很少夾菜,他連飲了三杯之後,抬手抹去嘴唇上的酒漬,笑著說:“路遙方知馬力,且冷眼旁觀吧。”

  全國的政務大權,確實捏在內閣的手上。但是,李中易剛打進開封的時候,就在暗中組成了一個五人的鐵杆小圈子。

  這五個人,有緹騎司提督左子光,三司使黃景勝,都察院左都禦史王大虎,九門提督李雲瀟以及警政寺卿李延清。

  這五個人,管兵馬的,管錢袋的,管糾彈百官的,管治安的,管情報的,一應俱全。

  隻要李中易沒在京城之中,真正機要的國家大事,就必須這五個人共同作出決策,缺一不可。

  黃景勝和王大虎,不是親兄弟,卻勝於親兄弟,向來是穿一條褲子都嫌肥的親密無間。

  不管李中易在不在京城,他們一直都是如此,並無任何的不同。

  他們這種共過大患難的過命交情,又是光明正大的結拜兄弟,連皇帝都樂觀其成,旁人安敢多饒舌?

  “最近,京城裏的氣氛,不怎麽太平呀。我手底下的禦史,都聽說了,國賴長君,立皇太弟才是順天應命。”王大虎邊又飲盡一杯酒,慢條斯理的說出了他掌握的情況。

  黃景勝冷笑道:“皇太弟?兩個皇弟都被趕出了京城,去了外地就藩,他們這是翻天吧?”

  “可不是嘛,他們嘴裏的皇太弟,肯定不是李中遠,而是靈州開國子李中昊。畢竟,從禮法上說,那也是太上皇的親兒子嘛。”王大虎一語道破了有些人的小心思。

  從禮法上來說,皇帝的六個親兒子自然都是皇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其次是李中遠,再次就輪到李中昊了。

  輪到李中昊的時候,情況就比較特殊了。除非,皇帝的親兒子們和李中遠都死光了,李中昊才有希望染指皇位。

  但是,有人偏偏就在這個節骨眼上,隱晦的提出了,讓李中昊當皇太弟,簡直就是居心叵測呐。

  “三弟的種種改革舉措,動了讀書人的根本利益,文臣之中,有不少人恨他。”黃景勝又不是呆瓜,一針見血的指出了那些人的動機。

  王大虎冷冷的一笑,說:“大哥,這些人的用心,極其險惡。李中昊肯定是不成的,但是,為何還要流傳出這種說法呢?真正的目的,恐怕是想讓三弟手足相殘吧?”

  黃景勝不由楞住了。他平日管著錢袋子,事務異常繁瑣,忙得腳不點地,他遠沒王大虎那麽多的空閑時間去琢磨人。

  “大哥,道理是明擺著的,李中昊曾經謀反過,如果不是三弟看在手足的情分上,太上皇又還活著,早就剁了他的腦袋。所以,李中昊是絕對沒有機會的。”王大虎拈起酒杯,深入分析說,“讀書人故意推出皇太弟來,李中昊又早早的出了局,就隻剩下三弟的親弟弟李中遠了。”

  黃景勝這才恍然大悟,驚叫出聲:“那豈不是想要三弟手足相殘,叔侄相殘?”

  “嗯,這些讀書人,手無縛雞之力,幹正經事不行,卻是滿肚子的壞水。”王大虎不客氣的點明了傳言的陰險用心。

  “我倒要看看,誰敢公開站出來提出這種事兒?”黃景勝咬牙切齒的說,“亂臣賊子,必誅其三族,讓其妻女為姬。”

  王大虎微微一笑,說:“大哥,不急的。他們是人是鬼,咱們有的是時間慢慢的看,仔細的想。等徹底看清楚了他們的真麵目,嘿嘿,就輪到咱們動手了。”

  “三弟好不容易打下來的江山,不管是為了我們自己,還是三弟,都要幫他守紮實了。”黃景勝一想李中易在的時候,對他的種種好處,就情不自禁的掉了眼淚。

  王大虎也陪著掉了眼淚,兄弟兩個哭過之後,接著喝酒談事。

  “二弟,如今是非常時期,李瀟鬆的立場尤為重要,你要盯緊點他。”黃景勝就怕知人知麵不知心,特意提醒王大虎注意李雲瀟的動向。

  “大哥,你就放心吧,左子光和李延清的人,也都在盯著呢。再說了,李瀟鬆若想調動兵馬,沒有咱們的同意,絕不可能。”王大虎肩負監察百官的重任,李雲瀟自然是關注的重點之一。

  朝廷禁軍之中,主將完全做不到一手遮天的程度。調動兵馬,有一整套嚴謹的流程,缺少任何一個環節,就是擅自行動,歸類為謀逆的範疇。

  想到這裏,王大虎忽然意識到,他們派人監視李雲瀟,左子光和李延清會不會也一直在盯著他和黃景勝的一舉一動呢?

  這個念頭,僅僅是一閃而過,隨即煙消雲散。

  暗中監視也好,絕對信任也罷,王大虎和黃景勝心裏又沒有懷著鬼胎,有啥可擔心的?

  不過,王大虎倒是猜對了,他和黃景勝的府上,都有警政寺和緹騎司的眼線。

  隻不過,布這種眼線,僅僅是製度化的要求罷了。

  按照規矩,朝中三品以上的大員,府上都必須布上眼線。

  隻是,有些新調任京城的外地官員,左子光暫時還沒時間布眼線罷了。

  “成都侯,到了哪裏?”左子光仰起下巴,問負責監視的部下。

  部下答道:“成都侯的速度很快,區區兩天時間,就已經過了鄭州。”

  左子光點點頭,皇上沒有白疼李中遠這個親弟弟,關鍵時刻,大事上一點也不糊塗。

  李中遠走得這麽急這麽快,就是想要告訴大家,他對親哥哥的皇位,沒有半點覬覦之心。

  “靈州子呢?”左子光又問李中昊的情況。

  “回督帥,他出了京城後,就一直待在三十裏驛裏,死活不肯挪地方了。”

  左子光的眼底,閃過一絲寒光,冷笑道:“你親自帶人去一趟,告訴他,明日太陽落山之前,他若是還不肯走的話,那就別怪我不客氣。”

  “督帥,他再怎麽說,也是皇上的弟弟,太上皇的親兒子。就這麽殺了他,恐怕有些不妥吧?”部下領會錯了意思,有些擔憂的望著左子光。

  左子光冷笑道:“蠢才,我說過要殺他了嗎?就不能先把他的貼身隨從們都抓了,再帶著他上路去靈州?”

  部下秒懂了,趕緊拱手道:“小的這就去安排人手,務必把他身邊的人,都抓得一幹二淨。”

  “記住了,不要做得太過張揚了,免得叫人看出了破綻。”左子光又叮囑了幾句,出門去找何蓮月了。

  最近這幾日,由於風聲很緊,何蓮月她們的麻將活動也暫時取消了。

  李煜那邊的暗中安排,也到了節骨眼上,萬萬不能出了差錯。

  偽唐前任中書舍人賈鴻,屢屢改頭換麵的偷入違命侯府,直覺告訴左子光,其中必定有詐。

  以前,李煜來了開封後,異常之老實,從不敢亂說亂動。

  現在,皇帝失了蹤,京城裏謠言四起,李煜隻怕按捺不住的蠢蠢欲動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