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4章 偷襲
作者:大司空      更新:2021-08-05 19:51      字數:4147
  網 ,逍遙侯</a>最新章節!

  ??夜深人靜的時候,李中易的大帳之中。

  ??李中易居中而坐,在他的四周,坐滿了隨軍的精銳斥喉。

  ??“皇上,您所料不錯。賊軍裏邊有能人,故意把幾萬人偽裝成十幾萬人的樣子,讓他們作為誘餌,引誘我軍前去偷襲,然後再反偷襲我軍。

  ??隨著軍用沙盤上的綠洲和水源地一一被查明,李中易的謹慎態度,再次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麵對斥喉們上報的軍情,李中易並沒有冒然出擊,而是要求斥喉們,反複查明每一處水源地的情況。

  ??現在,終於水落石出了,雜胡賊軍們故意賣了個破綻出來,舍了孩兒,想套李中易這頭狼。

  ??如果漢軍上當了,叫雜胡賊軍打了個措手不及,必是萬劫不複的險惡局麵。

  ??戰爭中,偶然性的因素,實在是多如牛毛。為帥者,必須敏銳的抓住不同尋常的異常狀況,反複進行甄別。

  ??幸好,李中易的治軍理念,一向是寧可不勝,絕不能敗。

  ??說白了,這個作戰思想也就是,哪怕空耗了不少錢糧,也不能吃大敗仗,以免付出高昂的撫恤代價。

  ??李中易扔下手裏的小木棍,笑著說:“雜胡賊軍們等著咱們去上當,咱們呢,就打出左勾拳,繞到雜胡賊軍的輜重地去,打他們的草穀。

  ??大沙漠裏作戰,最怕的是迷路後無水,那就是全軍覆沒的悲劇。所以,沙漠裏的戰鬥,必然會圍繞著水源地展開。

  ??五天不吃飯,餓不死的。三天不喝水,全軍必然崩潰。

  ??反過來想,雜胡賊軍們設下埋伏,想伏擊漢軍,必然是精銳戰士盡出。然而,他們的輜重又不可能隨身攜帶,這就大有文章可做了。

  ??此所謂虎有吃人心,人有殺虎意,一拍即合!

  ??“傳我的命令,執行丙字作戰計劃。大家吃飽幹糧,飲飽水,整理好行裝,合衣而臥,二更天再出發。李中易一錘定音,死盯著雜胡叛軍們的輜重做文章。

  ??如今,西北軍團的底層軍官,從都頭開始,清一色的講武堂出身的天子門生,接受的都是正規化的軍事教育。

  ??李中易指揮他們,可謂是如臂使指,沒有任何障礙。

  ??在古典戰爭時期,曆代王朝都不重視基層軍官團的培養,特別依賴領兵大將的經驗和見識。

  ??在如今的漢軍之中,一切軍事行動,都必須由參議司提前作出作戰計劃,然後由基層軍官們按部就班的予以執行。

  ??在漢軍之中,由於基層軍官團的骨幹作用,絕不可能出現主將死亡,全軍潰敗的場麵。

  ??戰前,經過批準的作戰計劃裏邊,已經明確了指揮權移交的順序。哪怕主將遭遇了不幸,馬上就有副將接過全軍的指揮權,不存在大家都是沒頭蒼蠅的狀況。

  ??魔鬼都藏在細節之中,漢軍和同時代各支軍隊的不同之處,多到數不勝數的地步。

  ??兩軍交戰,誰少犯致命的錯誤,誰就很可能笑到最後。

  ??由於,李中易始終抓住了水源地的牛鼻子。所以,輕而易舉的就看破了雜胡叛軍的險惡用心。

  ??若是大意了,那麽,後果肯定不堪設想。

  ??二更天,睡得很飽的漢軍將士們,悄悄的卷起旌旗,拔營後撤。

  ??大軍佯裝後撤,李中易卻在撤退的路上,布下了截殺叛軍哨探的若幹陷阱。

  ??在這個沒有衛星和電話的時代,斥喉們就是大軍的眼睛。把叛軍的眼睛都打瞎了,他們的人數再多,也不過是砧板上的肉罷了。

  ??海灣戰爭時期,米軍完全知道薩達木的軍事部署,可以有條不紊的展開精確打擊。薩達木空有百萬大軍,卻對米軍的部署一無所知,焉能不敗?

  ??自從河池建軍開始,由於李中易的高度重視,斥喉營的編製就不斷擴大。到如今,整個西北的斥喉尖兵,已經超過了三千人之多。

  ??這三千多人,利用專用的軍情遞送渠道,將整個西北地區的各股勢力的現狀,逐日匯報到宋雲祥的手上,並展現於軍用沙盤之上,這就起到了地圖全開的效果。

  ??沙漠裏的晚上,除了漫天的繁星之外,連月亮姑娘都一直沒有露麵。

  ??由於不能舉火,那會暴露了行蹤,所以,大軍是摸著黑的前進。

  ??這個時候,斥喉多的好處,就完全體現了出來。

  ??每經過一地,提前埋伏好的斥喉們出來聯絡,這就等於是告訴李中易,大軍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之上。

  ??畢竟是黑暗中行軍,李中易擔心有戰士迷路,便要求大家,把戰馬的韁繩都拴在駱駝上,駱駝和駱駝之間,由麻繩相連。

  ??若遇敵軍襲擊,切斷麻繩,便可拔刀應戰,可謂是一舉兩得!

  ??由於參議司的存在,種種戰場上的部署,都會被詳細的記錄在案,並作為下一次戰役的細節參考。

  ??這就是古代軍隊所沒有的細節傳承,記錄的都是小事,卻極其關鍵,不容有錯。

  ??途中休息的時候,李安國湊到李中易的身旁,小心翼翼的說:“皇上,偷襲叛軍輜重的任務,就交給臣下去做吧,保證萬無一失的搗毀叛軍的補給。

  ??由於是行軍途中,李中易並沒有紮下大帳。但是,他又必須隨時隨地的查閱各處送來的軍情。

  ??李安國靈機一動,將兩頭駱駝摁趴在地麵上,用厚氈布蒙上頂部和四周,倒也可以遮擋住燈光外泄。

  ??李中易知道,李安國是在擔心他的安全問題,便笑著說:“放心吧,朕隻是臨陣指揮而已,並不至於莽撞的衝殺在第一線。

  ??以前,李中易看《碧血劍》的時候,最愛看末尾的金大俠評論袁崇煥的那一段。

  ??其中,有一句話,令李中易格外的記憶猶新:薩爾滸之戰時,總兵劉鋌被金兵射殺,金大俠評曰:誰叫爾喜歡赤膊耶?

  ??為帥者,居然光著膀子,衝殺在了第一線,簡直就是個傻B。他這一死,整個大軍失去了主將的統一調度指揮,也就跟著潰敗了。

  ??李中易的身份,比總兵劉鋌,不知道貴重多少?

  ??他若是突然暴亡了,皇子們又尚未成年,妥妥的主少國疑之危局。不誇張的說,整個大漢帝國都很可能就此分崩離析。

  ??當然了,這隻是外人的看法而已。

  ??實際上,李中易每次禦駕親征之前,都會在薛太後那裏,留下幾份親筆密詔。詔書裏,不僅僅是確定了皇太子的人選,還選定了政事堂和內閣的新班底。

  ??李中易活著時候,自然是以內閣作為政務的抓手。若是他出了事,他的兒子們還年輕的時候,就需要政事堂和內閣互相製約了。

  ??中原王朝,從來沒有議會製的土壤。李中易卻可以擴大宰相的人數,讓政事堂和內閣都達成一致後,才能有所作為,這就是變相的上院和下院了。

  ??權臣,必須專權,才能威脅到皇權,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說一千道一萬,李中易考慮最多的是,他若是有個萬一,軍隊能否乖乖聽話,尊奉新主的問題。

  ??李中易自己是馬上天子,他非常清楚,隻要把刀把子安排妥當了,別的事都是小問題。

  ??曆史上,趙匡胤在陳橋發動兵變,帶著幾萬精銳禁軍回到開封城之後,文臣官僚集團哪怕是再不樂意,也隻得乖乖的跪下稱臣。

  ??江山易主的時候,隻有韓通這個武將試圖反抗,卻被殺光了全家老小。

  ??刀把子裏出政權,乃是絕對的真理!

  ??“嗯哼,朕有六個皇子,你覺得誰可為儲君?李中易故意想嚇唬多嘴多舌的李安國。

  ??李安國是皇六子的親舅舅,屬於典型的外戚,借他八千個膽子,也不敢妄言立儲之事。

  ??“外臣安敢擅言陛下家事?李安國果然嚇出了一身冷汗,兩腿一軟,跪到了李中易的腳前,拚命想要撇清關係。

  ??李中易微微一笑,李瓊的滑陽郡王府,若想靠老實人李虎,恐怕是很難振興了。眼前的李安國倒是個頗有些頭腦的機靈鬼兒,將來的出息不可能小。

  ??康麻子晚年,九龍奪嫡的噩夢,李中易自然是不想重蹈覆轍的。

  ??皇子們,遲早會分封出去的,隻是分封的地點,李中易暫時沒對任何人吐露罷了。

  ??漢唐宋明清這五朝,都在皇朝的中後期,麵臨著一個巨大的禍患:皇嗣不豐,甚至是嫡脈絕嗣。

  ??皇帝死了,沒親兒子即位,不管是太後垂簾,還是權臣秉政,幾乎都會選擇宗室裏的幼主登基,這已經成了普遍性的規律。

  ??當個皇帝,真心不容易啊,需要考慮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起來吧。李中易抬腿輕輕的踢了踢李安國的臀,“我指揮全軍,你當先鋒。

  ??李安國暗暗鬆了口氣,總算是逃過了足以致命的話題,他暗暗下定決心,再不敢招惹皇帝了。

  ??實際上,皇帝如今現在有個閃失,即使是傻子都知道,必然是14歲的皇長子即位。

  ??隻有,李中易活的時間足夠長,皇六子才有繼承大統的機會。

  ??作為皇六子的親舅舅,李安國自然是希望親外甥當皇帝的,李中易不可能不明白。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