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4章 葉柳莊
作者:大司空      更新:2021-04-15 14:31      字數:3191
  岷江三條支流交匯處的楊興集,僅有四百餘戶人家,可謂是非常小的集市。

  近衛軍並沒有進入集市,而是停留在了距離楊興集二十裏外的葉柳莊。

  林仁肇是個極其精明的家夥,稍微有個風吹草動,就很可能拍屁股走人,溜之大吉。

  葉柳莊,約有百餘戶人家,莊子正中央有一座超級大豪宅,雕梁畫棟,美侖美奐。

  據閔子豪的介紹,葉柳莊其實是偽蜀吏部侍郎葉集同的老家,莊子裏的居民幾乎都姓葉。

  大門的描金牌匾之上,龍飛鳳舞的幾個大字:三進士第,格外的醒目和顯眼。

  李中易摸著下巴,仔細的欣賞了一陣子牌匾,忽然笑道:“朕寫不出這麽好的字啊。”

  閔子豪轉了轉眼珠子,笑道:“陛下,吟詩寫字這些,不過是小道爾。陛下您北擊契丹,西滅黨項,南平李唐,東掃高麗,豈是區區幾個字,可以相提並論的?”

  李中易微微一笑,他明知道閔子豪是在拍馬屁,心裏依然是受用的。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英武如李中易者,亦莫能外。

  “唉,朕的一筆字,如同雞抓一般,實在是不堪入目呐。”李中易頻頻搖頭歎息,他的鋼筆字確實還可以拿得手,毛筆字嘛,頂多也就是個寫得清楚筆畫的程度。

  閔子豪何等精明,他隨即笑道:“不瞞陛下,臣三歲開始習字,至今已近四十載,雖略有小成,然而大事上卻是糊塗之極。由此可見,字如其人,實屬謬論。”

  李中易被拍得很舒服,心裏暗暗感歎不已,閔子豪能成為趙老太公的得力臂助,別的且不提了,單論這種順風使舵的本事,就遠遠的超過了一般人。

  “寬夫你見聞廣博,可知這位葉侍郎,是何許人也?”李中易要等林仁肇,閑著也是閑著,不如拉著善解人意的閔子豪說說野史逸事。

  “這個嘛,臣倒是略知一二。”閔子豪剛剛投了李中易,又被委以國子監少監的高位,自然要賣力的表現表現,“這位葉集同也是一位名人,作的畫價值百金。早年間,他祖上是本地土財主,非常有錢,隻是家族裏一直未曾有人做過官,平日裏沒少受官差的欺壓和敲詐。葉集同出生之後,他父親遍尋名師苦心栽培於他,最終金榜題名,進士及第,光宗耀祖。也許是走了大運,不僅僅是葉某中了進士,他的兩個兒子也先後中了進士,一時間,一門三進士的美名,便傳遍了巴蜀大地。”

  “萬般皆下品,唯有做官高!”李中易微微一笑,隨口調侃了一下。

  在官本位的社會,哪怕是葉家當初再有錢,也要受官差們的欺負。社會土壤決定了,隻有做了官,葉家才能真正的揚眉吐氣。

  “陛下所言甚是。所謂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方成人上人,就是這麽個理。”閔子豪一邊跪舔皇帝,一邊暗中替他自己的改變立場進行洗白。

  李中易自然看得懂閔子豪又當又立的小心思,隻是,他是坐擁萬裏江山的天下至尊,難得糊塗罷了。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在李中易的眼裏,隻要是人才,皆可用,就看用在什麽地方了。

  所謂知人善任,說易行難!

  李中易本人,起於草莽,又曾長期擔任中層幹部,他對於整個社會底層的苦難,有著異常深刻和清醒的認識。

  然而,李中易的兒子們就不同了。他們從小錦衣玉食,想要的東西不需要和任何人搶奪,就有人送到手邊,難免會出現各種不接地氣的不良認識。

  所以,李中易隻要在京裏,哪怕政務和軍務再忙,也要抽出時間來,親自教育兒子們,社會底層的生活,是何等的艱辛。

  雖然說,兵強馬壯者,可為君。但是,君行亂政,導致民不聊生,引發大規模的民變,就讓領兵大將有了可乘之機。。

  辯證的看,兵權旁落或是主力大軍戰敗,才是帝國崩塌的根本性因素。

  “寬夫,你是何年的進士?”李中易一時好奇,便笑著問閔子豪。

  閔子豪苦澀的一笑,解釋道:“唉,臣慚愧之極,竟然是不入流的末榜進士。”

  李中易對於科舉製度不算特別的熟悉,他仔細的想了想,這才恍然大悟。所謂的末榜進士,其實指的是,三甲的同進士出身。

  就科舉而言,除了進士及第的三鼎甲和進士出身的二甲之外,三甲的同進士出身一直屬於被歧視的對象,被士子們戲稱為:小婦養的。

  閔子豪為文學造詣頗深,卻隻考了三甲的同進士出身,一直引以為恥。如果不是李中易問了,身為人臣者不敢不答,閔子豪是絕對不會主動提及的。

  進宅之後,沿途處處皆有美景,可謂是美侖美奐之極!

  李中易緩步前行,心裏暗暗感歎不已,難怪古人常言,衣錦還鄉,富貴修宅,果是如此!

  “陛下,您看這裏。”閔子豪新得了國子監少監的貴官,卻未立寸功,難免要表現一番了。

  李中易順著閔子豪手指的方向看過去,卻見小橋流水,草廬隱現其間。

  嗯,若是短時間住在此間,確實具有呼吸新鮮空氣,出世閑居之感。

  也許是察覺到了,李中易對小橋流水的意境並不感冒,閔子豪眼珠一轉,馬上計上心頭,湊出燦爛的笑臉,輕聲道:“若是在東京城裏有此美宅安享晚年,不負此生矣。”

  李中易微微翹起嘴角,漫不經心的掃了眼閔子豪,閔子豪此言裏,隱含著從此誓死效忠之意。

  閔子豪屬於典型的讀書頗多的文人士大夫,他既想得到潑天富貴和權勢,又想維持住可笑的所謂士大夫的尊嚴,妥妥的既當且立!

  看破不說破,是帝王必備的基本素質,李中易自然不可能當麵戳破閔子豪的小心思,那就太過於掃興了。

  因是作戰途中,李中易的心裏一直惦記著林仁肇這條大魚,在葉宅之中簡單的安頓下來之後,他就找來楊無雙,詢問斥喉回報的軍情。

  “稟皇上,據斥喉回報,至今未發現林仁肇的船隊蹤跡。”楊無雙拱手稟報了最新的軍情。

  李中易點點頭,輕聲歎道:“林虎子,那可是有名的水師名將,絲毫也不能掉以輕心。傳朕的軍令,凡是擅自行動暴露行蹤者,一律處斬!”

  楊無雙趕緊抱拳拱手,朗聲答道:“喏,下臣這就命人傳達下去。”

  等楊無雙走了,李中易品了幾口茶,索性無事,閑著也是閑著,便又把閔子豪找了來。

  閔子豪心裏暗自有些得意,為人臣者,隻有始終簡在帝心,才可能有寵。有聖眷的文臣,和普通的文臣,不管是權勢,還是待遇,都有著天壤之別。

  “寬夫,趙老太公的身子骨,一向可好?”李中易信口問閔子豪。

  閔子豪的心頭不由猛的一凜,想當初,李中易倒黴的時候,正是他閔某人,極力勸阻趙老太公出手搭救,才使得李中易被孟昶出賣給了柴榮。

  不誇張的說,這筆大大的舊帳,仿佛泰山一般,一直壓得閔子豪喘不過來,又怎麽可能忘記呢?

  見閔子豪沒有馬上答話,李中易略微一想,隨即明白了,閔子豪對以往的恩怨舊事,存有極大的心結。

  “想當年,朕的整個家族即將覆亡之時,多蒙趙老太公仗義相助,此恩可謂深重矣。”李中易歎了口氣,又說,“寬夫啊,你如今既為漢臣,隻須盡心竭力的輔佐朕即可,過去的事情,也都過去了。”

  閔子豪的心裏依然有些忐忑,但是,他也知道,李中易的心胸確實異常寬廣。

  遠的不說了,李中易奪了柴周的天下之後,對於柴氏族人,不僅沒殺一人,而且,讓柴氏的前皇族們,個個安享榮華富貴,已經稱得上仁慈了!

  “皇上,罪臣當年的眼皮子極淺,可謂是有眼無珠……”閔子豪哪敢把李中易的客套話當真,拐彎抹角的直承當年之過。

  李中易淡然一笑,當年的事,不過是各為其主罷了,閔子豪的格局終究還是淺薄了一些。

  客觀的說,李中易殺了閔子豪,並不比踩死一隻小螞蟻更困難。

  但是,閔子豪畢竟是蜀地著名的大儒,留著他的作用,遠大於宰了他。

  李中易和閔子豪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外麵,關於林仁肇的動靜,源源不斷的送到楊無雙的手上。

  作為知參議司事的楊無雙,自然是異常清楚蜀地的戰局。不客氣的說,成都的孟昶已是甕中之鱉,絕對的跑不掉了。當務之急是,引林仁肇過來,然後利用地形的優勢,聚而殲滅之。

  所以,楊無雙一再嚴令各部,絕對不能暴露大部隊的行蹤,以免打草驚蛇,嚇跑了林仁肇。

  可是,根據斥喉們的報告,林仁肇的船隊卻突然停在了江心處。

  楊無雙的心裏,不禁犯起了嘀咕,難道說,林仁肇察覺到了漢軍設下了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