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5章 巧舌如簧
作者:大司空      更新:2020-10-20 16:44      字數:3216
  閔子豪一邊分析道理,一邊暗中觀察張雪仙的動靜,以便采取相對應的說服策略。

  當閔子豪發覺,張雪仙掙紮的力道逐漸減弱的時候,他的不由一陣暗喜,有門兒!

  “如今的天下,已經不是晚唐時的群雄並起,藩鎮割據的時代了。北皇李中易,本為蜀人,卻被孟昶逼著降了柴周。說句老實話,我當年就覺得,李中易絕非等閑之輩。誰料,我依然還是看走了眼,他竟然搖身一變,成了真龍天子。北擊契丹,南平李唐,東降錢吳,眼看著就要平蜀了。”閔子豪知道張雪仙聰穎過人,他便故意放慢了語速,緩緩的說,“妙真仙長既是孟蜀的皇族,等李中易滅了孟蜀之後,自保都難,焉有餘力護你的周全?”

  閔子豪察覺到,張雪仙的哼哼聲已經停了,他不由挑起長眉,淡淡的說:“男人的世界,酒色財氣四字爾。雪仙啊,你的姿容實在是太過秀美了,必然會遭人覬覦。要麽,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人嚐,沉淪為男人們的玩物。要麽,被這家搶罷,那家又搶,你搶我奪之下,又是何等的淒涼?”

  “我知道,你心裏在怨恨我。你原本一直把我當作文壇知己,我卻背叛了你的信任,甚至親自帶人擒了你。雪仙,且不提我的苦衷,單單是我們老太公也護不住你的周全,便知你的處境是何等險惡了?”閔子豪不愧是趙老太公最得意的門生,簡直是巧舌如簧,死的都可以說成活的。

  “你是個聰慧無比的仙子,有些道理,我即使不說,你也是明白的。不然的話,當初,妙真仙人為何那麽巧的就被你給碰上了呢?”閔子豪熟知成都各個權貴之家的**和舊典,他的話恰好戳中了張雪仙的得意之處。

  當初,麵對張業不懷好意的步步緊逼,張雪仙眼看就被玷汙的緊要關頭,幾乎是眨個眼的工夫,她居然就成了妙真仙長的關門弟子。

  若說其中沒有蹊蹺,鬼都不信!

  閔子豪一貫喜歡和聰明人打交道,原因其實很簡單,聰明人一點就透,壓根就不需要說太多的廢話。

  如今的張雪仙,已經被擒,她一個弱女子,逃是不可能逃的,一輩子都不可能逃了。

  因為,李中易已經打到了漢州城下,時間緊迫的緣故,閔子豪索性打開天窗說亮話。

  “這普天之下,唯一能夠護你周全,令權貴們不敢覬覦的,除了北皇李某之外,更有何人?”閔子豪不慌不忙的拋出了大招,“以你的姿容,很難不受寵。將來,甚至有當天下之母的可能性。到那個時候,內有皇帝的寵愛,外有我趙家的奧援,何事不可為?”

  閔子豪一直沒有取下張雪仙嘴裏的錦帕,就是想要她冷靜下來,仔細的聽他擺事實講道理。

  “你是個聰明的女子,何去何從,由你自己選擇吧。”閔子豪不想逼得太緊,特意停下了話頭,給張雪仙留下仔細思考的餘地。

  客觀的說,到目前為止,閔子豪的行動,都是異常之順利的。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閔子豪啥都料到了,唯一沒有算計到的是,李勇的騎兵部隊,來得太快了!

  趙二十八率領的這支馬隊,剛離開青城山腳下不久,就被李勇所屬騎兵軍的斥喉們,給盯上了。

  大軍出征在外,方圓百裏以內,必須梯次廣布斥喉,以傳遞和預警敵情,這已經是大漢朝禁軍條令裏,最基礎性的規定了。

  青城山,距離成都城,不過百餘裏之遙。李勇手下的騎兵斥喉們,若是察覺不了閔子豪這麽大一幫人的動靜,等待他們的將是最嚴厲的懲罰。

  軍法無情,凡是漏察敵情的斥喉隊,注定是個個皆斬,無人可以逃脫。

  官道的盡頭,煙塵滾滾,一看就知道,有大隊馬匹正在疾馳而來。

  騎兵軍丁營隊正楊柳,緩緩放下手裏的單筒望遠鏡,一邊吩咐手下人去稟報上司,一邊默默的注視著煙塵的來處。

  按照漢軍的條令規定,斥喉部隊的主要職責是刺探並預警敵情,而不是主動攻擊敵軍。

  所以,楊柳隻能默默的注視著煙塵滾滾的方向,就近予以監視和警戒。

  僅從滾滾煙塵的高度和寬度,楊柳已經準確的判斷出,對方馬隊大約在百餘人左右。

  目前,楊柳身邊的斥喉戰士,除了派去報訊的兩名之外,僅餘十名而已。

  “隊正,看見什麽了?”什長李四娃滿眼冒著綠光,死死的盯著楊柳手裏的單筒望遠鏡。

  說句不客氣的話,李四娃早就對單筒望遠鏡垂涎三尺了。如果楊柳不是他的頂頭上司,他恨不得一把搶過來,馬上占為己有。

  楊柳知道李四娃的臭德性,故意逗他:“嘿嘿,老子的東西,你別惦記了。將來啊,等你當了隊正,隨便你看個夠。”

  李四娃被噎得直翻白眼,卻又無可奈何,誰叫他隻是個小小的什長呢?

  由於鏡片的絕對稀缺性,一般情況下,在漢軍之中,營指揮使以上的軍官,才有資格配備單筒望遠鏡。

  不過,由於李中易極其重視預警敵情的重要意義,所以,在斥喉營內,單筒望遠鏡被下發到了隊正一級的軍官手裏。

  畢竟,越早發現敵情,大軍也就越安全,絕對不容馬虎大意!

  大約一刻鍾後,閔子豪的車隊,從楊柳和李四娃的眼皮子底下,浩浩蕩蕩的奔了過去。

  “隊正,若是咱們抽冷子,打……”李四娃的話還沒說完,就被楊柳冰冷的眼神逼視之下,嚇得趕緊捂住了嘴巴。

  “你給老子聽好了,咱們的職責,有且隻能是,偵察方圓百裏內的敵情,並及時的將敵情稟報回去。再敢妄言,仔細你的皮。”楊柳怒瞪著李四娃,毫不留情的痛加斥責。

  李四娃縮著腦袋,梗著脖子,老老實實的聽訓,再不敢多嘴多舌。

  在距離楊柳他們不到三十裏的東邊,一座小山丘的背後,一支大約五百人左右的漢軍騎兵部隊,正在原地休息。

  這支漢軍騎兵部隊的最高指揮官,是漢軍騎兵軍乙營的指揮使陳曉光。

  陳曉光坐在一塊大石頭上,嘴裏叼著一根草,正眯著兩眼,望向遙遠的北方。

  在帝都開封城裏,陳曉光有一個溫馨的小家庭。家裏,除了漂亮勤快的娘子之外,還有一對乖巧聽話的兒女。

  陳曉光也是蜀人,他的兄弟和姊妹,一共有八人。他既不是長子,也不是幺兒,而是排行第三。

  在這個時代,父母一般最疼長子和幺兒。陳曉光這個三兒子,從出生開始,就一直處於放養的狀態,舅舅不親,姥姥不疼。

  小時候,由於陳曉光家裏的人口實在是太多了,哪怕做獵戶的父親很有能耐,每天都可以打來野物,他的家裏依然窮得快要揭不開鍋了。

  山下的鎮上,已經年過四旬的張員外,擁有良田近千畝,以及七八個美妾,竟是個絕嗣之人。

  他們陳家盡管窮得沒褲子穿,陳曉光的弟弟和妹妹們,幾乎是隔一年,就出生一個,仿佛下豬仔似的。

  這實在是令人非常的想不通啊!

  那一年,陳曉光偷吃了小半塊野菜餅,被他父親狠揍了一頓。若不是,他負氣之下,離家出走了,就不可能趕上當今皇帝陛下在河池征召鄉軍的美事兒了。

  這人呐,狗命再苦,也架不住鴻運當頭啊!

  在皇帝陛下的教誨和鞭策之下,連自己的名字都不認識的陳曉光,到如今,無論是讀史書還是親手寫戰報,絲毫也不吃力。

  跟著皇帝陛下打進開封城後,按照軍官保障條令,陳曉光免費分到了一套小院。院子不大,僅僅八間房而已,但是,他已經非常知足了。

  要知道,這可是在寸土寸金的帝都開封城呐!

  本朝特別尚武,皇帝陛下給武臣們的待遇,簡直是棒極了。

  就拿陳曉光來說,他每月的餉錢高達近百貫之多,且按時足額發放,又獨自住著偌大的院子,街坊鄰居們誰不眼紅?

  府縣衙門裏的吏員、巡警和差役們,都對陳曉光十分恭敬有禮,絲毫也不敢怠慢他。

  更重要的是,陳曉光的名帖和腰牌,若是遞進了縣衙門,會在第一時間獲得知縣的接見。

  這年月,就沒人是傻子!

  陳曉光剛搬進院子不久,各路媒婆就紛紛上門,幾乎踏破了他家的門檻。

  最終,在上司的點撥下,陳曉光找機會偷看了劉員外家的長女。誰料,這一看,竟是一見鍾情。

  沒辦法,美貌的女子,誰不喜歡呢?

  成親前兩天的鋪妝之時,新娘子的嫁妝,足有八十八抬之多,幾乎鋪滿了整個巷子。

  劉氏娘子嫁進陳家之後,不僅溫柔勤快,而且肚子也十分爭氣,短短的三年間,就給陳家添了一兒一女。

  陳曉光惦記著幼子和嬌女,更想抱著他家娘子,狠狠的親熱一番。

  然而,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將陳曉光從思念之中,猛的拉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