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3章 抓住戰機
作者:大司空      更新:2020-10-20 16:44      字數:3312
  不管怎麽說,女人懷了身孕,都是一件大喜事!

  在這個時代,尋常之家,尚且講究傳宗接代,無後為大,更何況是全天下最尊貴的家族呢?

  消息傳出去後,整個節度使府內外,一片歡騰。

  楊無雙聽說了消息後,不由摸著下巴,笑道:“天家有後,普天同慶。”

  廖山河說話就沒有這麽文謅謅的了,他咧嘴一笑,道:“如果又是個帶把的,那應該是皇七子了吧?”

  楊無雙隻是笑而不語,他身處權力巨大的總參議司裏,一直遵奉謹言慎行的原則,不多說半句閑話,也從不摻合天家的家務事。

  天家之事,自有皇上做主。他們這些做臣子的,隻要忠誠可靠,外加實心辦差即可。

  皇家的事情,摻合的越多,掉腦袋的風險就越大,必須慎之又慎。

  自從,張三正擔任了近衛軍都指揮使之後,比起以前,他的話更少了。

  作為李中易異常信任的心腹重臣,張三正始終記得皇上曾經說過的一句話:身處要地,萬言萬當,不如一默!

  開什麽玩笑,敢把皇家的私事到處亂傳,那簡直就是壽星公上吊,活得不耐煩了。

  至於,單獨坐在一旁的宋雲祥,更是不會去惹那個麻煩,多說半句不該說的話。

  掛征西將軍銜的宋雲祥,率領數萬精銳的邊軍,鎮守於西北靈州,屬於妥妥的實權邊帥。

  自從晚唐以降,安史之亂後,武將篡位殺主的“光輝”事跡,屢屢發生,數不勝數。

  因為殷鑒不遠的緣故,本朝建立之後,不管是皇帝多麽信任的心腹邊帥,都會被無數隻警惕的眼睛,死死的盯著,絲毫不可能放鬆。

  和楊無雙、廖山河等人不同,宋雲祥原本不過是靈州的小小州吏罷了,他並不是河池鄉軍的出身。

  本朝建立之後,出身於河池鄉軍的軍官,個個都獲得了重用。在他們之中,已經沒有了都頭一級的軍官,即使混得再差,也至少是個某營的副指揮使。

  在如今的漢軍之中,河池鄉軍的出身,已經成了皇帝心腹親軍的金字大招牌。

  由河池從龍之人,意味著,他是皇帝真正的自己人,嫡係中的嫡係,心腹中的心腹!

  不過,最令宋雲祥感佩的,其實不是皇帝的赫赫武功,而是其寬闊似海的博大胸懷。

  李中易常常掛在嘴邊一句話,令宋雲祥一直記憶猶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換成一般的君主,以宋雲祥的非嫡係出身,幾乎不可能任用他為獨當一麵的邊帥。

  可是,當今聖上,不僅重用了宋雲祥,甚至還把他的兩個兒子,也派到了靈州,讓他們父子三人一起鎮守西北邊陲。

  這是何等的氣魄,這又是何等的信任?宋雲祥心悅誠服,服得五體投地,服的絕無二心!

  不過,令宋雲祥感到奇怪的是,同樣不是出身於河池的廖山河,怎麽就敢如此的放肆呢?

  麵對口無遮攔的廖山河,楊無雙嘴上不會說啥,心裏卻如明鏡:此人貌似粗鄙不堪,卻是個極其難得的,有大智慧的家夥。

  朝廷禁軍,從六軍擴編為六廂之後,廖山河以非河池從龍的出身,竟然能夠穩居於第六廂都指揮使的實權寶座,豈是等閑之輩?

  在朝廷的幾十萬禁軍之中,敢當著眾人的麵,肆無忌憚的和皇帝開玩笑,插科打諢的,也就是廖山河了!

  說來也巧,在六廂的主將們中間,就數廖山河犯的過錯最多,屁股被皇上狠踢的次數,也是最多的。

  也許,挨踢的次數多,也是一種極為難得的君臣之緣吧?

  如今,漢州已經拿下了。諸如查抄府庫糧倉,打擊土豪劣紳,安撫百姓等等事務,都有現成的行為準則,壓根就不須多說什麽。

  楊無雙、宋雲祥和張三正,這幾個軍中的重將,齊聚於總參議司的臨時駐地內,目的隻有一個:商議下一步的作戰計劃。

  打完一仗,總結一仗,商議下一仗怎麽打,這已經是老規矩了,毋須贅言。

  按照條令的規定,作戰計劃的製定權,營級以上兵馬的調動權,皆歸總參議司管轄。

  作為名正言順的知總參議司事,楊無雙自然是當仁不讓的率先發言。

  “諸位,方才大軍破城之時,司裏接了成都那邊李勇發來的軍報。據李勇的稟報,他已經布下疑兵之計,暫時唬住了成都的蜀軍主力,使其不敢棄城西逃。”楊無雙手裏拿著細長的木棍,指著成都的方向,詳細的介紹說,“根據細作傳回來的報告,以及李勇派人偵察的情況,某以為,當務之急是大軍迅速的從漢州南下,晝夜兼程的直撲成都城下。隻要,把孟昶及其蜀軍主力,都包圍在了成都城中,則一戰可定巴蜀。”

  言簡意賅,清晰明了,這是在場所有人一致的看法!

  “我軍剛剛破城不久,等成都那邊接到消息,孟昶慌亂之下,總要找人商量對策的。如果,我軍現在就抽出一部,馬上急行軍南下成都,則一日可達。到那個時候,孟昶小兒插翅難逃。”廖山河的反應也不慢,順著楊無雙分析的戰況,當場給出了他的意見。

  宋雲祥久鎮西北邊陲,在他的麾下,有整個大漢朝最為精銳的數萬漢軍騎兵,他豈能不知兵貴神速的道理?

  西北的各個部落之間,為了爭奪肥沃的草場,互相械鬥的時候,總是掐準了漢軍騎兵的出動時間。

  每當大股漢軍騎兵趕來鎮壓之時,草原各部落之間的械鬥,要麽已經分出了勝負,要麽各自退散,以躲避漢軍的鋒芒。

  實際上,以宋雲祥在草原上的耳目之靈通,他焉能不知道部落之間的私下械鬥?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不客氣的說,宋雲祥每次派兵出動鎮壓部落之間的械鬥,無一例外,都是故意安排晚到的。

  在宋雲祥看來,草原各個部落之間的仇恨越深越好,他們彼此之間殺得越狠越好,各個部落裏的成年壯漢死得越多越好。

  李中易曾經私下裏授意過宋雲祥,可以坐視各個部落之間的仇殺,但絕對不允許部落之間的互相兼並。

  總之一句話,妄圖利用戰爭搞兼並的草原部落,才是西北漢軍的真正敵人,必須毫不留情的徹底消滅之!

  由於久鎮西北的緣故,騎軍都指揮使李勇,也就是拓拔勇,是個什麽樣的人,宋雲祥可謂是一清二楚。

  據宋雲祥此前所知,蜀國境內的蜀馬,因為太過於矮小,隻適合充當馱馬,而不適宜用來衝鋒陷陣。

  換句話說,蜀軍壓根就沒有見識過,草原上慣用的大規模騎兵,采取狼群騷擾的戰術。

  就憑李勇掌握的一萬多名漢軍騎兵,就算是蜀軍主力離開了成都,也必定會被李勇牢牢的拖住,而無法擺脫大股騎兵的騷擾和遊擊。

  所以,廖山河的提議固然很正確,卻也暴露了他不擅指揮輕騎兵作戰的弱點。

  讓專業的人才,去做最專業事情,這一直是李中易的用人原則。

  換句話說,提拔重用李勇,讓其負責指揮騎兵作戰,可謂是知人善任,恰到好處。

  張三正擔任的是近衛軍都指揮使,近衛軍的主要職責是,保護好皇帝的安全!

  所以,張三正臨來參會之前,已經打定了主意,隻要不是涉及到皇上安全之事,他絕不輕易發言。

  楊無雙見廖山河發言之後,宋雲祥遲遲不說話,他的心裏便有些明白了,宋雲祥是兵權在握的邊帥,必是心裏的顧忌比較多,不敢輕易表態。

  “宋帥,您的意思是?”

  宋雲祥可以裝癡充楞,楊無雙的職責所在,他不能不問宋雲祥的意見。

  “廖帥所言甚是,某家佩服之極。”宋雲祥任邊帥多年,成日裏和草原蠻子們耍心眼子鬥喝狠,自然是油滑無比。

  宋雲祥虛晃了一槍,看似態度明確,實際上啥也沒說。

  楊無雙不由微微一笑,四個人開小會,張三正充當悶嘴葫蘆,宋雲祥滑不溜手,顯然是等著他和廖山河率先拿出作戰方案了。

  “某以為,廖帥所言極有道理,為今之計,在於迅速派兵去增援李勇,務必將孟昶及蜀軍主力,盡皆圍於成都城裏,勿使其西竄,免留後患。”楊無雙旗幟鮮明的支持了廖山河的看法。

  “某附議。”楊無雙的話音未落,宋雲祥已經挺身而出,表明了他的態度。

  “某家也覺得可行。”隻要不是調動近衛軍的事情,張三正一律不會橫加阻撓。

  四個人達成了一致意見之後,總參議司的參議們,很快製訂出了詳細的作戰計劃。

  李中易看了作戰計劃之後,笑道:“自從有了總參議司之後,一切都上了正軌啊。”

  這話無論怎麽接,都很尷尬,楊無雙總不能順著自吹自擂吧。他索性裝出沒聽懂的樣子,一臉茫然的望著皇帝,默默的等著皇帝發話。

  李中易翹起嘴角,微微一笑,他手下的心腹重臣們,個個都是人精中的人尖子,竟無一個蠢貨。

  “既然該考慮的已經都考慮到了,你們的計劃也很周全,那就這麽定了吧。”李中易想了想,補充說,“命令廖山河,務必在十二個時辰以內,趕到成都城下,和李勇的騎兵部隊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