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難以舍棄
作者:上三門      更新:2021-01-22 21:36      字數:2262
  連城畢竟是從後世來的,對這個時代有些東西記憶不是十分清晰。

  各種國營企業倒閉,包括蜀王機械廠,內部的原因確實占比很重,機構臃腫,人員分工混亂,很多地方沒有人盡其用,內部管理混亂,人情定事,也一直維持一些沒必要的東西以至於資金浪費等等。

  但是,外部原因卻也是不可以忽視的。

  連城敢保證,如果幾個廠長一直是這樣的想法,那麽蜀王機械廠哪怕再輝煌,倒閉在日後也是在所難免。

  而這個外部原因,則是改革開放後,多種所有製經濟開始發展,相互競爭。

  也就是說,不再是原本的計劃經濟。

  市場經濟體製下,原本的國營企業大多人員混亂管理不到位,應變能力極弱,很多製度存在缺陷。

  麵對市場的變化,無法及時做出調整,就如同現在的蜀王機械廠一般。

  甚至比現在的蜀王機械廠還要差很多,因為連城來了之後已經改變了很多了,例如技術人員方麵的問題以及一些製度缺陷。

  但一麵的問題終究難以徹底影響全局,哪怕走到今天,廠子裏的問題依舊很多。

  麵對這種情況除非改革,而且不是各人或者某一方麵的改革,例如像之前那樣僅僅是引進一條生產線遠遠不夠,必須是全體的整個廠子的改革。

  而如果要做到最好,那可以說,僅僅是依靠這一邊一個廠子不夠,分廠是必須的。

  因為僅僅靠一個廠子,還真消化不下來改革後的體製。

  那個時候,必然會有大量的過剩勞動力,僅僅在蜀王機械廠,對於這些人員沒有太大的收納能力。

  但又要讓這些人盡力,為廠子創造足夠的收益,就隻能靠分廠來讓他們繼續努力下去了。

  於是,聽到了連城那一段話的領導們,頓時沉默了下來。

  其實在此之前,他們也隱隱約約有些感覺到撐不下去了。

  所以,才需要依靠裁員來解決。

  但此刻,他們在連城的點醒下才忽然想到,時代在改變,他們也需要改變。

  如果僅僅依靠裁員來解決,最終的後果或許是可以預見的。

  越來越多的人離開,廠子裏的生產力和創造力嚴重不足,無法得到足夠的利潤維持廠子運轉。

  外部環境的變化,他們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應對。

  同時,廠子裏吞金巨獸一個個饑渴的叫喊,他們也隻能是無可奈何的,坐看著廠子資不抵債,然後就是倒閉了。

  吳廠長不由得就有些心驚,哪怕是經曆過大風大浪的人物,此刻也不禁緩緩開口請教:“那我們……該如何應對?”

  連城看著眾人已經基本被自己說服了,也明白是時候拿出自己的那些辦法了。

  “還是我之前說的,先開分廠,然後整體改革,爭取把廠子裏的問題解決。”

  “至於開分廠,以及改革的一些計劃,我這裏也有一些大概的想法,諸位可以看一下。”

  此話一出,現場氣氛頓時有些變化了起來。

  吳廠長原本看著連城拿出文件,都準備站起身去接了,聽見連城的話,卻是忽然沉默下來,頓住了。

  連城也感受到了氣氛的變化,心下不由得有些跟著氣氛緊張了起來,拿起麵前的杯子,緩緩抿了一口。

  眾人還是沒有說話,連城忽然就歎了一口氣。

  之前,他也曾數次在會議上提出這些事。

  大家的態度不言而喻,雖然沒有嚴詞拒絕,但也沒人支持,也沒人重視。

  以至於他對這些人的印象變成了老古董一般的存在。

  但這一次,卻是一次絕佳的機會,他趁勢拋出了一切。

  甚至就連他自己,都感覺似乎有可能成功了。

  忽然……就被眾人的反應給看的醒悟了過來。

  哪怕是如此情況之下,他都幾乎要認為萬無一失了,但他們卻依舊猶猶豫豫,不肯表態。

  廠子的改革,著實是一件大事,但也不至於如此猶豫。

  加上開分廠,這也是他們猶豫的原因。

  兩者相加,這才是他們不想支持連城的原因。

  因為分廠這個過程中,或許一不小心,就得摔個大跟頭,也自然沒人原因冒這個險。

  就算不摔跟頭,他們的權力也要被分化。

  而且改革這件事情,廠子內部主要是心理上就無法接受。

  按照連城的改革來說,他們廠子裏很多東西都要舍棄,很多部門都要改變,許多管理層都會變成底層員工。

  同時,一些人要被打散,人情定事這種事要少有甚至杜絕。

  再有就是很多臃腫的地方都要直接一刀切下,所有人要麽去分廠,要麽新部門。

  同時,很多原本的吞金機器,都要去掉,這也就代表著廠子裏很多東西都要消失。

  一些不合理的結構,全部都要被改變,甚至改變都不夠,有一些要直接被去掉。

  在他們眼中,這就是追求極致的簡潔,失去了廠子原本該有的東西。

  他們自然是無法接受的。

  麵對外部環境的變化,這種簡潔和分廠或許的確好處多多,能夠跟得上市場迅速變化,內部困擾也會解決很多。

  但是,無法接受這一點,著實是個大問題啊。

  連城看著眾人,對於他無法理解他們的想法,就像他們無法跟改革一起一樣。

  連城回想起自己之前忽然產生的對於廠子的那一種隔閡感。

  正是這種超前的思維和理解,讓他無法對於眾人心中的想法去理解,去感同身受,從而改變自己的計劃。

  他隻想怎麽做是肯定最好的,但是眾人難以接受卻也是真的。

  例如那些吞金巨獸,他們難道傻嗎,一直去維持著運轉。

  而那些東西卻創造不了收益。

  例如……那些廠子裏每隔不久就要翻新維護一次的老機器。

  廠子裏退休的幾千上萬的老人的照顧問題。

  一些未下崗工人,卻因為廠子各方麵的協調管理不到位而賦閑在家的人的工資發放。

  以及很多當初剛創立保留下來的不合理機構。

  這都是多少年保存下來的。

  雖然表麵看起來,這裏麵除了退休工人的退休金,其他的都是該改變的。

  可實際上,他們如果要舍棄,外人也是難以理解他們的情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