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135
作者:雲長歌      更新:2021-01-22 01:38      字數:4369
  陸懸在西域熱熱鬧鬧的搬家, 準備搬完家都穩定下來之後就去找大宛的麻煩。

  而劉談則在小朝會上麵對眾多反對的聲音。

  說實話,他從來不知道自己這麽受歡迎,人氣這麽高。

  劉徹在小朝會上將他要就藩的消息扔出來之後, 也沒想要跟大家商議, 隻是說要選國相和禦史大夫。

  至於這兩位以下的官員,這個是可以讓諸侯王自己選的。

  當然一開始配置班底的時候, 自然也是劉徹給兒子準備好。

  他前幾個被扔去封地的兒子都是這麽操作的。

  結果這個議題剛扔出來, 那邊就已經有人帶頭反對了。

  因為丞相之位空缺, 所以最先站出來的居然是禦史大夫。

  劉談十分震驚,之前禦史大夫可是對他搞溫室頗有微詞的, 怎麽現在又開始站他這一邊了?

  不……不對,也不算站在他這一邊吧,反而說是在阻撓他。

  因為禦史大夫直接站出來鏗鏘有力說了句:“臣以為不妥!五皇子有功於國,於情於理都不當將封地設為朔方州!”

  他一站出來,其他人也都跟著站出來紛紛表示不妥。

  劉徹含笑看了劉談一眼問道:“如何?”

  大臣們一時之間都有些意外,全都看向了劉談。

  劉談此時也是哭笑不得, 他本來以為說服劉徹就已經夠了,萬萬沒想到居然還要再說服這群大臣。

  雖然這些人的確都是為了他好,但是……也太難了一些。

  劉談輕咳一聲:“朔方州也是挺好的地方……”

  “陛下怎能如此行為!”禦史大夫沒回應劉談, 抬頭譴責地看著劉徹。

  劉徹輕笑:“這可不是朕的主意,是他自己一定要去,連朕都無法說服, 若你們有信心,順便幫朕說服他好了。”

  大臣們一時之間麵麵相覷, 都有些不太相信劉徹說的話。

  劉徹現在哪怕說不上是獨斷專行, 卻也比那個好不了多少, 他打定主意的事情, 他覺得不對的事情,那是誰都沒有辦法讓他改變主意的。

  五皇子這是做了什麽連皇帝都妥協了?

  這已經不單單是寵愛能夠解釋得了啊。

  劉談迎著眾位大臣的目光,一時之間頭皮發麻,對於別人而言想要說服劉徹很難。

  但對於劉談而言,反而沒有那麽難,劉徹又不是不講道理,真讓他覺得沒問題,他也是會同意的。

  可朝中大臣就沒那麽好忽悠了,主要是他們人多,想法還不一樣,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意見,到時候他就需要把所有人都一一說服才行,那隻怕沒有舌戰群儒的本事都別想了!

  劉談也是沒想到隻是就藩而已,朝中大臣竟然這麽反對,這個世界怎麽了?難道他們不覺得宗室都是蛀蟲嗎?

  他一邊納悶,一邊擺出了一副正氣凜然的樣子搶先喝道:“諸位先聽我一言!”

  別的不說,這一聲倒是真的把眾人都給鎮住了,劉談環視一周說道:“朔方州是我要去的,我也想的很清楚,至於緣由,也不過就一句話而已:君王擔社稷,皇子守國門。”

  朝堂之上一時之間鴉雀無聲。

  劉談繼續說道:“我知道朔方州是危險之地,但正因如此,我的父皇,我的兄長都在為了大漢勞心勞力,我也不想坐享其成,我也沒別的本事,但聽聞自從劫國一戰之後,之前蠢蠢欲動的西域小國都安分了不少,更何況大漢如今與左大都尉也有密切往來,我在那裏或許也能起到一點作用。”

  他說完這句話觀察著眾人的表情,發現一部分人若有所思,一部分人連連點頭,還有一部分……正在擦眼淚?

  前兩個他還都理解,那些擦眼淚的都是怎麽回事?

  尤其是這裏麵居然還包含禦史大夫。

  哪怕漢朝的禦史大夫沒有後世那種督察百官之權,但也是實權人物,這樣的人經曆宦海沉浮怎麽可能那麽容易就被感動到?

  禦史大夫一邊拭淚一邊念叨了一句:“君王擔社稷,皇子守國門。”

  劉談這才恍然,原來是被這一句給擊中了。

  這倒也正常,實際上在漢朝文武官員並沒有特別明顯的區分,比如說丞相們很多都打過匈奴,或者說曆史遺留下來的軍功最重才是大家都默認的。

  在這種情況下,熱血一點的口號總是能更觸動心弦。

  劉談有些心虛,實際上這句話是他從“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給轉化來的。

  不過原話他可不敢說,這句話原本指的是明永樂帝遷都北京和崇禎帝吊死煤山,真要說出來他怕是要被關小黑屋,還想就藩,做夢吧。

  改一改挺好的,還能拍一下劉徹的馬屁,歌頌他為了大漢十分辛勞。

  劉談想到這裏,抬頭看了一眼劉徹,果然看到劉徹唇角微勾,顯然是心情很不錯。

  禦史大夫又念叨了兩句之後,抬頭說道:“如此,讓皇子領朔方一州著實寒酸了一些,朔方州人口不豐,不足以為國,還請陛下三思。”

  劉徹看了劉談一眼幹脆說道:“既然如此,那便將並州和涼州一並作封地為北境國,封五皇子為北境王。”

  劉談聽後頓時愣住,並不是因為劉徹真的把西涼,也就是如今的涼州給了他,最主要的是連並州一起給了他!

  從輿圖上來看的話基本上就是將後世的整個內蒙古都給了他當封地!

  這地方可也太大了一些。

  劉談有些不安說道:“這……這是不是太大了?”

  一旁的劉據立刻說道:“不大,那地方地廣人稀,不過九十多萬人口。”

  不過……九十多萬……

  劉談再一次覺得自己沒見過世麵,九十多萬啊……一瞬間他就覺得亞曆山大,這要怎麽管?

  他咽了口口水,難得有些退縮,之前他隻想著去了封地就自由了,甚至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卻從來沒有想過他是要負責這麽多人的生死存亡。

  不過很快他忽然想到,就算他想負責也要看國相讓不讓才對。

  到了這個時候,劉徹已經將諸侯國的權力基本上都抓在手上了,諸侯國國內事務都是由國相處理,很重要的禦史大夫也是由朝廷指派。

  至於下麵的官員雖然可以自由任免,但實際上就算任免了又怎麽樣呢?國相地位堅不可摧啊,那些人就算一開始對諸侯王心存感激,到最後也會向國相倒戈。

  這麽說吧,國相幹得好了,說不定以後是能夠升遷到朝廷的,國相雖然說是相,但實際上俸祿兩千石,真要對比的話也就是九卿副手這個級別,還是有升遷之路的。

  若是能入了國相的眼,屆時帶到長安比什麽不強?

  所以現在的諸侯王實際上唯一的權利就是跟國相要稅,畢竟封地的稅收都是他們的,別的就……自己一邊玩去吧。

  這也是劉談非要選朔方州的原因之一,主要是這地方偏僻啊,還危險,一般人都不愛去,會跟著他去的人如果有能力那就是被排擠的,劉談可以想辦法施恩收伏,如果沒有能力那就更好說了,想要架空他還不容易嗎?

  更甚至沒有能力的人或許會更想投靠他也說不定。

  不過,不管怎麽說,封地他自己求來了,以後是好是壞都要自己擔著。

  這一波過了之後才是進入正軌——任命國相和禦史大夫。

  這個一般很少拿到朝會上來說,都是劉徹直接讓有關部門選合適的人,這其中就是查看履曆,然後找來談話,確認對方有這個意願並且方便,然後再將人名給報上來,最後劉徹選定。

  現在當朝選,基本上就是劉徹給劉談設的最後一道坎。

  如果沒有人願意的話,他也不介意出爾反爾。

  君王擔社稷,皇子守國門,這句話聽上去的確很振奮人心,但誰的兒子誰心疼啊,大漢已經很強大,哪裏還需要他的兒子去冒險?

  什麽?你說燕王的諸侯國也跟匈奴接壤?

  寵愛的兒子跟不寵愛的兒子能一樣嗎?

  劉徹一向都很雙標,到了劉談這裏是想辦法不讓他去,到了燕王劉旦那裏就是在兒子寫信訴苦的時候,則是直接發策文給劉旦,勉勵他鎮守邊陲,成為大漢的藩籬輔翼。

  對於他這一點大家都已經很習慣了,所以當北境國國相這五個字擺在眼前的時候,許多人都麵麵相覷。

  感動之後理性回歸,大家都不太想說話。

  能參加小朝會的官職都不低,大部分人不會成為國相,而那小部分人不是自身有潛力就是背後有勢力,他們為之努力的是九卿的位置,所以也不會選擇去當諸侯國的國相,但是無論讓他們提名誰這都是在結仇啊。

  有許多人之前早就聽到風聲要給五皇子和六皇子封王,甚至皇帝給五皇子選了齊地為封地都已經傳出來了,那個時候大家都摩拳擦掌想要爭一爭這個齊王國相的官職。

  現在……都啞火了。

  朝堂上一片安靜,大家都知道不該這麽不給五皇子麵子,可也是真的張不了口。

  劉徹看向劉談,剛想張口說沒有國相,不能就藩,讓他回去好好想想。

  結果還沒張口,就看到有一個人突然站了起來。

  劉徹抬眼看去發現居然是霍光。

  霍光手執朝笏,對著劉徹行禮說道:“臣願隨北境王前往北境國。”

  劉徹有些詫異地挑了挑眉,而劉談則驚了。

  別說是他,就連劉據甚至其他大臣都有些震驚。

  霍光是朝堂上特殊的存在,誰都知道雖然現在他隻是奉車都尉,上次那麽大的功勞也隻是給了個光祿大夫,但早晚會給個九卿部丞之類的官職,而未來九卿之位必然有他一席之地,甚至禦史大夫或者是丞相也不是不可能。

  然而現在他說什麽?要去北境國當國相?

  腦子沒問題吧?

  劉徹問道:“你想好了?”

  霍光正色說道:“臣想好了,臣之兄長視剿滅匈奴為畢生目標,臣不才,文韜武略不及兄長半分,卻也願繼承兄長遺誌,輔佐北境王鎮守邊陲。”

  他說完之後朝堂上瞬間嘩然,這一次比之前劉談要求朔方州作為封地還要熱鬧一些。

  霍光這是當著劉徹的麵表達出了要以劉談馬首是瞻的意思啊,這跟現在劉徹對諸侯王的態度基本上是相悖的!

  就算劉談是劉徹的兒子,劉徹不太計較,可是太子呢?

  霍光跟太子哪怕沒有血緣關係也是表兄弟,不過,結合霍光從來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政治傾向這件事情,大家一時之間也都有些微妙。

  沒有血緣,也就意味著霍光很可能站到別人那邊,難道是五皇子……

  不對,就算要選五皇子也不能跟著人去窮鄉僻壤啊。

  劉談都有些坐不住,看著霍光提醒道:“你可想好了,西域什麽環境你也知道,北境國不比西域強。”

  霍光灑脫一笑:“臣已深思熟慮,還請陛下同意。”

  劉談認真看著霍光半晌,確認他是認真的,便轉頭看向劉徹。

  劉徹顯然比劉談跟更了解霍光一些,他都沒問霍光,隻是看向劉談問道:“他說要跟你走,那你給他個什麽官職?”

  劉談果斷說道:“國相,我願拜奉車都尉為國相。”

  這是頂級文臣啊,就算現在不是也是頂級文臣苗子,人都要跟他走了,難道他還舍不得一個國相之位嗎?

  劉徹聽後輕描淡寫地說了句:“那好,便命光祿大夫,奉車都尉霍光為北境國相。”

  眾人:????說好的朝廷指派呢?咋就讓北境王自己決定了?

  ※※※※※※※※※※※※※※※※※※※※

  生死時速,三更完畢,明天見~

  考研的小可愛明天考試加油啊!

  感謝在2020-12-26 17:37:56~2020-12-26 20:57:3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淺水炸彈的小天使:嚶嚶嚶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兮兮雅 49瓶;優雅的圓蘋果、喵~~、940215、辰玥cy 10瓶;納茲 5瓶;21587372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