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五十八章 拜賀
作者:幸福來敲門      更新:2020-03-16 21:22      字數:3322
  .,

  卻說當日潘季馴突然來本府視察,林延潮得知消息後,也是有些出乎意料之外。但林延潮也不是沒有準備,雖說賈魯河剛剛疏通,還沒有到朝廷驗收的時候,但他已是未雨綢繆,先吩咐下麵官員盡量在靠近開封一段搞的好看一些。

  盡管林延潮心想以潘季馴的為人,不至於來找自己的茬就是。

  但他得知潘季馴來府裏的消息後,也是立即趕往路上迎接,哪知道才走到半路,潘季馴就折道返回了,這令林延潮撲了個空。

  不過事後聽說潘季馴確實是來視察河工的,還聽說潘季馴要挖自己的得力手下黃越的事,這令林延潮對潘季馴感官實在是下降一等。

  黃越是自己治河的左膀右臂,潘季馴居然不先與自己打招呼,然後挖自己手下官員,此舉也太不厚道了。

  雖說官場借調也是平常,但這樣不問而取的行為,簡直是不按規矩辦事,沒把自己堂堂四品知府放在眼底。

  想到這裏,林延潮對潘季馴著實腹誹了幾句。後來得知潘季馴沒將河工的事查出什麽問題後,林延潮也就將此事放下,心想以後如何在申時行麵前編排潘季馴的壞話。

  因此潘季馴之後給天子上的那份表揚的奏章,林延潮是絲毫也不知道。

  萬曆十四年的正月。

  太陽初升,這大過年本來,對於辛苦一年的老百姓來說,都應在家裏窩在炕上好好睡個懶覺。

  但對於官員而言,卻是十分忙碌的時候。

  對於官員而言,正月的頭等大事,自然不是陪伴家人,現在歸德府府城裏府衙十字街前早都是堵了。

  府裏大小官員都是上門拜賀,府衙的十字街上,車馬絡繹不絕,不少官吏的下人手捧著食盒,於馬車和轎子後麵跟著。

  三節兩壽是官場上應有的拜賀之禮。

  在明清官場,受賄成風,到了正月時,官員更是可以公然可以收禮,而且禦史也是睜一眼閉一眼,不會在這時彈劾的。

  身為一府知府林延潮自也是少不了官場上的拜賀。

  正月清早,林延潮先是起床,無論讀書還是為官,他都是養成了早起的習慣。

  林延潮剛剛起身,就看見換上了一身新衣裳的林淺淺給他端了一碗加了蛋的雞肉線麵走入屋裏。

  林延潮但見林淺淺仔細梳洗過了,身著帶著紋飾的大紅色對襟褙子,發上戴著鳳釵,端著食案入內。

  林淺淺見林延潮醒了,笑著道:“這身衣裳好看嗎?”

  林延潮點點頭道:“有幾分朝廷官員命婦的樣子。”

  林淺淺嗔道:“什麽樣子,就是了,好不好。”

  林延潮笑嗬嗬道:“是,夫人。”

  林淺淺當下給冒著熱氣的雞蛋線麵端上桌子。

  這線麵雞蛋是閩地的習俗,雖說人在外地為官,但林延潮一切還是按照老家的習慣過,這也是攜妻室上任的好處。

  林延潮看著一碗熱氣騰騰的雞絲線麵,聽林淺淺說著,這線麵是爺爺,大伯特意叮囑家人從閩地老家捎來的,至於雞肉是昨晚燉下鍋的,蛋更是必不可少的。

  除夕夜吃的甚是油膩,初一林延潮能吃一碗林淺淺親手烹飪的可口雞肉線麵,也是一件事十分溫馨的事。

  林淺淺坐在林延潮身旁,看著他一筷一筷地挑起線麵下肚,滿意得一雙眼睛眯得彎彎的,如同月牙。

  一碗線麵吃完,林延潮渾身是暖洋洋的,對於林淺淺的廚藝讚了一兩句,林淺淺一臉喜滋滋。

  這時候奶媽抱著小延潮上來給林延潮拜年。

  小延潮已是一副虎頭虎腦的樣子,說了幾句吉利話,逗得林延潮,林淺淺都是哈哈大笑。

  林延潮不由問林淺淺問:“這些話都是你教的?”

  林淺淺一臉得意地道:“那當然不是,我們兒子自學成才。”

  林延潮點點頭,他平日為官事務繁忙,也沒有多少功夫教導兒子。至於提前發蒙讀書的想法,更沒有這個念頭。

  如當朝官員裏有不少神童,比如三歲讀千字文,五歲背論語的,林延潮是半點沒想複製在小延潮身上。

  而林延潮自己要不是'過目不忘'加成,恐怕到現在連秀才都考不上,更不用說狀元了。至於'過目不忘'會不會父傳子就不知道了,所以林延潮也就隨意了,到年紀讓小延潮讀書就好了,沒必要跟人家攀比什麽。

  不過林延潮突然想起與自己兒子同日而誕的皇長子,恐怕再過兩年,這讀書的事也要提出來的。

  好像天子的意思,當初金口隨便說了一句,讓小延潮與皇長子一並讀書。

  那麽問題來了!

  若是天子不讓皇長子出閣讀書,那麽小延潮不是也別想讀書了?

  要不然就是違抗聖命啊!

  你兒子可以當文盲,但我不行啊。

  然後林延潮穿著嶄新的棉袍,然後抱起小延潮,一家三口就來到廳裏,這時候陳濟川,展明等人帶著幾十個下人丫鬟,家丁護院都在廳裏等候。

  眾人都是向林延潮他們拜賀新年。

  林延潮笑了笑讓眾人免禮,然後林淺淺將紅紙包好的銀錢,一包一包地發下去。

  眾人上前一一拜領,之後笑容滿麵的離去。

  這時林延潮抱著小延潮才一會,小延潮就不安分地想去玩。林延潮也就由著他,林淺淺吩咐了奶媽幾句,讓他好好照看著。

  下人拜賀後,林延潮與陳濟川他們即出了內宅,來到簽押房。

  林延潮一掀棉簾子,就聽房裏二十人大聲道:“東翁(老師)新年大吉。”

  林延潮哈哈大笑道:“爾等也新年大吉。”

  林延潮看去陶望齡,袁可立這些門生們,還有丘明山,左出穎等幕僚都是在這裏候著。

  自任知府以來,這些人都跟著林延潮著實辛苦了一年。

  林延潮每人都說幾句話,然後將紅包分發下去。這些門生,幕僚很多人家庭都是殷實,來林延潮幕下做事,不是為了錢來的。

  以往林延潮不擔任知府,作為正印官時,給下麵也不過意思意思。

  但現在他擔任正印官,他們作為幕僚為自己辛苦一年,手麵上自也不能寒磣。這不管人家家裏是不是有錢,給自己做事不能委屈了人家。

  這紅包裏每個人都封了五兩銀子,加上年前,每人都支了三個月幕金,現在每個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拿了十幾兩銀子。

  大家是過了一個好年。

  經過了一年曆事,袁可立,陶望齡等門生都脫去了不少書生氣,變得精幹,與同濟談笑風聲。

  林延潮又在簽押房裏聊了幾句,然後又匆匆趕往公廳。

  這時候日頭已是升起了。

  太陽出來,照得人一身舒服。

  林延潮換上了公服,來至公廳時,府衙六房官吏,三班衙役,還有不在編製裏的書手,弓手,是從廳裏一至站到了月台下麵,再從月台下麵一直站到了儀門外麵。

  前前後後站滿了人,原本正忙著相互拜賀,但林延潮到後大家都是靜了下來。

  整個公廳裏是鴉雀無聲。

  今年年前賈魯河工程全部修成,衙門賬上還有不少結銀,於是林延潮讓戶房將拖欠官吏幾年的薪俸一次性結清。

  這些都是從上上任知府就欠下的舊賬,林延潮大筆一揮,所有俸祿一並結清。

  讓府衙裏的眾官吏都是過了一個肥年。

  當初付知遠任知府時,嚴格約束下麵官吏,不讓他們從老百姓那榨取油水。而林延潮任知府後又是另一個套路,把女人當作男人來用,男人當作官吏在用,官吏當作驢子在用。

  不少原本肥腸大肚的官吏,經過大半年的上山下鄉,跑工地,一個個肚子胳膊大腿都是瘦了一圈,官靴都磨破了好幾雙。

  對於眾府衙官吏來說,前後任知府都是令人十分的不省心,極難伺候。

  但與付知遠不同的是,林延潮不僅不拖欠今年官吏俸祿,還將往年俸祿一並結清,令本府官吏們覺得,這大老爺雖然把人差遣的夠狠的,但給錢還是很大方的嘛。

  府衙的眾官吏先六房,後三班,各自依次向林延潮拜賀。

  受了拜賀後,林延潮也是沒有虧待屬吏,當下留他們在衙門裏用中飯。林延潮吩咐後廚煮了幾十桌飯菜,桌桌是八菜兩湯,有葷有素,也算是好好犒勞一番。

  除了有酒菜吃,還讓每名官吏拿一斤白麵回家。

  拜會後,六房司吏以及三班捕頭與林延潮在後廳敘話。

  六房司吏對於知府而言,就相當皇帝對於六部尚書。司吏是吏員沒有流品,但權力卻很大。

  林延潮任知府後,裁撤了數個不勝任的司吏,如戶房司吏前前後後就換了兩個。

  現在幾位司吏都可謂是林延潮的心腹。

  所以這一番拜見他們是格外恭敬。

  與屬吏不同,他們都有節禮給林延潮奉上。

  這些司吏在林延潮身邊一段時間,對於林延潮什麽禮會收,什麽禮不收,也早琢磨的一清二楚。他們知道一般不是太貴重的禮,林延潮是不會退回。

  所以林延潮見他們送的禮,都花了心思,也頗令自己滿意。他也不好拒絕下麵人一番心意,就欣然收下了。

  於是眾人是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