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二章 貢院走水
作者:幸福來敲門      更新:2020-03-16 21:20      字數:3416
  大明文魁最新章節

  林延潮待至考房後,附近考房已有數名考生。

  林延潮不急不忙,先鑽進考房,作起衛生來。

  這考房果真如傳說般的狹小,進去後腰不能伸直,躺下去腿露在外麵,站起身頭碰到頂。林延潮不由腹誹這大明朝坑爹的有關部門,就不認真花點錢,給考生整治一個好好考試的地方。

  林延潮一麵打掃,一麵欣賞起牆壁上的‘場屋文化’,這些當然都是科場前輩留下的‘墨寶’。

  大概就是寫上一首歪詩,某某人到此一遊之類的,林延潮看了五六個名字,大多默默無名,待讀至一個名字時,卻是一愣。

  嘉靖十一年,閩縣林垠試三場於此。

  林延潮看了不由啊地一聲,這貢院九千間考房,自己竟是到了山長當年考試時呆過的地方。

  到了下一科時,這木製考房必是被拆掉,換成磚瓦的考房了,這些字以後再也不會有人看見了。

  看來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林延潮坐在考房裏,對著這行字,愣了一會。半響後,林延潮直起腰,向這一行字拜下,心道山長,弟子一定會金榜題名,不負你多年之教誨。

  林延潮想到這裏,繼續將考棚打掃幹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林延潮還是謹慎的,用油布作頂,又作了門簾,以防雨水打進考房,若是卷子不潔,記號,會被判為藍卷。判為藍卷,基本就是落卷了。

  布置好考房,林延潮就趕緊點起炭盆取暖。又用小銅壺裝了水在那燒著。

  水燒開後,林延潮往裏麵丟了些紅棗枸杞進去,把小銅壺放在一竹編的壺籮裏。壺籮邊都塞上了鵝毛棉花,隻留了壺嘴在外。如此可以保暖,算是古人的保溫壺了。

  泡好這紅棗茶後,林延潮直接對著壺嘴喝了一口,紅棗的香味頓時滲透進五髒六腑裏。

  紅棗茶不僅能驅寒,還可補脾胃,考場為了節約時間,不免吃生冷的食物,如此容易凍著胃。消化不良。喝紅棗茶就能化解不少,而且在這寒冬臘月喝一壺熱騰騰地香茶,也是難得享受。

  林延潮的午飯,就是饃饃就著紅棗茶。

  到了下午,考生陸續進場已畢。

  考題下發,林延潮先看首題,上麵寫著‘我愛其禮’四個字。

  對於林延潮這樣身經百戰的八股鬥士而言,隻看了一眼這四字,立即就想到這一題出自論語八佾中的一章,原文是‘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大意就是。子貢提出去掉告祭祖廟用的活羊。孔子說:“賜,你愛惜那隻羊,我卻愛惜那種禮。”

  這樣的題目,不談以往的題庫,還是自己都做過一次,可謂絲毫難度也沒有。自己當年鄉試作這樣的題目就輕輕鬆鬆的,經過這三年每日不綴的苦讀,林延潮的經學功底更上一層樓。

  但是會試要想的,不僅僅是如往常一般解題。而是要想辦法打敗這三千舉人,故而文章水平。要比以往更進一步才是。

  林延潮喝了一口紅棗茶,當下在草稿上刷刷寫下十個字。聖人之心,惟知有禮而已。

  這是破題,和上半句我愛,即孔子之愛,八股文裏不能點孔夫子名諱,否則就是違製,故必須用聖人替之,孔子之愛即聖人之愛,聖人之愛即聖人之心。

  有禮,孔子希望子貢祭祀仍用餼羊,乃為了維護禮製,所以下半句寫上,惟知有禮而已。

  承題,夫告朔之禮,至大禮也。聖人之心,於是乎在,而何暇為餼羊惜哉。

  下麵就是代聖人立言,到了天黑之時,頭篇五百多字已是寫完。

  林延潮伸了伸懶腰,炭盆裏的炭早已是熄了,天黑之後,氣溫迅速降低,考場上更是覺得寒冷,幾個監視的號軍都是跺著腳取暖了。

  林延潮肚子咕咕鳴叫,這樣天冷之下,身上熱量消耗更快,故而比平時更容易肚子餓啊!

  於是林延潮將剩下六道考題看了一眼,以他過目不忘的本事,一下子就記在腦子裏了。

  林延潮將卷子收進卷袋,重新往炭盆裏加了炭,這一次考試,林延潮木炭準備很充足,在供給所那又買了一些,絲毫不用擔心炭不夠用。

  加了炭後,林延潮在簷下了煮麵條,從客棧帶來兩個鹹鴨蛋早被凍得的。

  林延潮將鹹鴨蛋一並丟進麵條裏,煮一碗吃了,猶嫌不夠,邊煮邊吃,連吃了三大碗,方才小飽。

  這時候,左右考房裏考生們,都是點了蠟燭,在作考題,而見林延潮在考場裏煮飯吃食一幕。

  眾舉人們都不認識林延潮,他們為了趕時間做題,都是喝冷水就著生饃饃,湊合一頓就是了。

  至於煮飯吃食,這本來也很正常,但是見林延潮居然連吃三碗,考場上這麽寶貴的時間不用,而是拿來煮飯,這也未免太浪費了吧。

  此人莫非是來考場搞笑的嗎?

  眾人不由大搖其頭。

  林延潮吃飽喝足後,但覺得倦意襲來,昨夜還是沒有睡得太好,天才黑就犯了困,這樣下去若是與其他考生一般,挑燈夜戰,效果反而不太好。

  反正考場有三天兩夜,這才一天一夜呢,咱們不著急。

  想到這裏,林延潮就在考房裏,將考試用的號板從磚托上取下。說起考房裏的號板,還真是科舉考試時神器般的存在。

  考試時號板就擱在離地一尺多,以及二尺多的磚托上,白天時當作考試,吃飯的桌子和凳子用,晚上時,要睡覺了,就將兩塊號板從磚托上取下。鋪在地上,當作床板用。

  如果沒有這號板,這京師裏的二月天氣。直接讓你睡地上,那酸爽的滋味保證你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

  林延潮將兩張號板在地上拚好。然後在號板上鋪了一層被褥,林延潮試著躺了下,不錯,軟硬適中。

  然後林延潮再把炭盆用布包了放在被褥上。

  待被褥都暖了後,林延潮將炭盆擱在門簾外,然後自己蓋上被褥,將平日身上穿著的衣麅脫下折疊成枕頭,然後將裘衣罩衣都蓋在身上就躺下去。

  不得不說考房實在是太小的。身為南方人的林延潮,個子並不算高大,但睡在裏麵,若是將頭腳都裹好了,整個人彎成蝦不說,屁股還露在簾門外了,若是整個人躺直了,雙腳就在簾門外了。

  林延潮在屁股和腳中間取舍了一番後,最後決定還是顧腚,然後在炭盆裏多放了些炭。放在門簾外腳旁暖腳。

  寒風勁吹,林延潮倦意襲來,於是就在考房裏呼呼大睡。

  而一旁考生見了這一幕。更是無語了,他們仍在支著蠟燭在寫卷子,因為他們知道在考房裏肯定是睡不好的,倒不如在頭天精神尚好的時候,一鼓作氣來答題,先將頭三篇寫好了,待實在頂不住了,再在考房裏囫圇睡一覺。

  他們想到也有道理,也是以往古人的考試經驗。故而他們看來,林延潮這樣早早上床的。簡直是一朵奇葩。

  眾人搖了搖頭,沒有理會林延潮。繼續答題。

  當夜風很大,夜很寒,所幸沒有再下雨。但是半夜時,一名考生不慎打翻了燭火,引起了貢院失火。而且這場大火,離林延潮的‘玄’字號考房還是蠻近的。

  林延潮附近的考生見了火勢,怕殃及池魚要離開考房,但是看守他們號兵卻不肯他們走,說了若是他們離開考房就以舞弊論處。

  眾考生們當下都是嚇怕,但又不敢離開考房,隻能低著頭答題。起初火勢越來越大的時候,不少考生還是嚇得哭了,但官兵卻警告他們不準喧嘩。

  這些考生們隻能躲在考房裏默默流泣。

  考場大火,頓時驚動了主考官申時行,以及知貢舉。

  他們聞之消息後,立即披衣出來,組織官兵滅火。

  當時每個考巷,都備有大水缸,考前水缸裏水都是滿滿的。閣老親自主持滅火,左右官兵哪個敢不拚命,頓時火勢被撲滅了。

  盡管火勢撲滅,但考房仍是被燒了幾十間,影響了近百名考生。

  申時行不得不臨時給考生們換考房,之後申時行,以及副主考禮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餘有丁,親自巡視考場,安撫那些嚇著了考生,讓他們繼續好好考試。

  待餘有丁巡視至玄字號考巷,來到林延潮考房前時,見一人在考房裏呼呼大睡。

  一旁隨著餘有丁來巡視的官吏都是心道,貢院失火鬧了一夜,此人竟呼呼大睡不覺,難道竟是個憨貨。

  一旁官兵就要上去將林延潮叫醒,餘有丁卻擺了擺手,笑著對屬僚道:“此人遇到大事,真有靜氣啊。”

  眾人都是笑著稱是,當下餘有丁也沒叫醒林延潮,而是直接去其他考房巡視了。

  守在林延潮考房前的官兵見了這一幕,不由絕倒。

  待一夜過去,天微微亮時候,林延潮總算一覺睡醒,可能是昨天太累,又是一晚沒睡,竟是一覺到天亮。額日全額林延潮昨夜睡得太沉,對於昨晚的大火,甚至是一無所知。

  此刻左右考生都是驚魂未定,眾人都是瞪著一雙熊貓眼,一夜沒睡疲倦不堪的樣子,看著林延潮起床,然後在考房裏一邊打著嗬欠,一麵收拾被褥。

  監督林延潮的官兵,沒好氣地問:“這位老爺昨夜睡得可好。”

  “昨晚還睡得蠻暖和的,就是下半夜有點吵!唉,算了,睡了一晚上感覺還是睡不夠啊!”林延潮抱怨著道。

  考生們見了林延潮這不滿足表情和語氣,心底都是那個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