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給妹妹設計的好項目
作者:訴盡平生      更新:2021-01-19 18:34      字數:2663
  村子南的豆製品廠,還在非常緊張的建設當中。

  但這一段時間,好多事都不用管,劉建文把建設施工的任務,全都交付給了李工頭,這個人非常靠譜,是完全可以放心的。

  更何況,現在,陳禿子已經從村民服務隊裏請了大長假,成了豆製品廠的施工監理。這樣一來,劉建文就更加地放心了,如果在施工過程中有什麽問題的話,陳禿子是一定會通知劉建文的。

  但在這一段時間裏,劉建文仍然不是很清閑,除了經營著衛生室,除了給人們看病抓藥,還有好多事都等著他去做呢!

  最主要的就是,現在王麗已經搬到了陳家河,而且又運來了這麽多的木材,木器加工的事兒也應該迅速上馬了。要不然的話,這麽多的木材都堆積在這裏,除了當柴燒,也沒有別的用處。

  這些木材,也是當年王老板出了大價買來的,雖然他後來跟一個女人跑了,但現在這也算是留給他女兒王麗的一部分財產。值多少錢先不說,關鍵是能夠利用上才算是關鍵。

  當然,這件事也是必須要跟王麗溝通一下的,盡管製作出木器賣了錢是歸王麗的,但也得首先經過她的同意。要不然,這個怪脾氣的女人生了氣,是不容易能夠哄好她的。

  “王麗妹妹,現在你也搬到陳家河來了,說說,以後有什麽打算?”

  這天上午,劉建文來到了王麗的屋裏,對王麗這樣問道。

  “我一個女人家,還能有什麽打算,搬到了這個村裏來,能有飯吃能有房子住,還不愁沒錢花,而且還能每天都能見到建文哥哥,這就得了唄!”王麗瞅著劉建文,很開心地這樣說道。

  “哎呀,王麗妹妹你這話說的,現在你年紀輕輕一朵花才開,難道就想一輩子就這樣過了?這樣可是不行的,你可別忘了有個詞兒叫做坐吃山空。如果你一直這樣下去,據我猜測,你的那些錢用不了幾年,你就都得花光。”

  說著說著,劉建文就把話引上了正題。

  確實,劉建文說的不是沒道理,盡管王麗現在有了賣房子的那筆錢,再加上她那個大抽屜裏的那些鈔票,不是一個小數目。

  但如果她什麽事都不做的話,那些錢遲早會有花光的那一天。

  “哈哈哈哈……”王麗瞅著劉建文笑了一陣子,然後就說道:“建文哥哥,你別擔心,妹妹這麽說,也隻是跟你鬧著玩兒呢。實話告訴你,這些日子我正犯愁呢,整天這麽呆著,吃了睡睡了吃,這跟養豬娃差啥。不找點兒事做,光呆著也沒啥意思啊!”

  王麗這麽一說,劉建文心裏很高興,於是就說道:“既然是這樣,那再好不過了,說實話,隻要妹妹你有個過日子的心,哥哥也就放心了。”

  王麗沒說什麽,瞅著劉建文點了點頭,表示讚同。

  劉建文又說道:“王麗妹妹,現在有個項目非常適合你,不知道妹妹有沒有興趣?”

  王麗的眼睛瞪挺大,瞅著劉建文反問道:“哥哥,什麽項目,像我這樣的人,還能有啥項目適合我啊!”

  劉建文把手往窗外一值,指著那些堆放在院子裏的木材說道:“妹妹,你看見那些木材了嗎,為什麽我一再堅持要把這些木材運過來,就是為了你能夠在搬過來之後有事做。”

  王麗往窗外瞅了瞅,一雙眼睛就瞪得更大了,“建文哥哥,這些木材倒是好木材,可我一個女人,不但啥技術沒有,而且你也應該知道,我長這麽大,可是啥活兒都沒幹過的,你不會讓我當木匠吧?”

  “哈哈哈哈哈……”劉建文笑了笑說道:“王麗妹妹你說啥呢,你說的可真是有意思,像你這樣的大公主,能讓你下手幹活兒麽!再說了,那木匠活兒可是一門手藝,別說你是個女的了,就連我們男人,沒學過的也是絕對幹不了。”

  劉建文一笑,王麗也跟著笑了,笑了一陣子她就問道:“建文哥哥,那你就快說吧,你到底想安排我做什麽?”

  劉建文收了笑,很認真地說道:“你是老板家出生的女兒,自然是不能讓你再幹重活兒,隻有當老板了。”

  “啥,當老板,哥哥你說的是真的?”王麗的眼珠子亮起來了。

  “對,當老板,我是這麽想的,既然這些木材的質量都這麽好,可不能再這麽擱著了。現在已經都運過來了,就趕緊的找一些手藝好的木匠,把這些木材加工成木器啊家具啊工藝品啊啥的,隻有這樣才能物盡其用。而你呢,也自然就成了一個小老板了。”劉建文把自己的想法兒和盤托出。

  “哎呀,這主意不錯,哥哥你這主意不錯!”一聽劉建文要讓她當老板,王麗十分高興,高興得連聲稱讚。

  但說完了這句話,王麗的臉上又有些憂愁起來,說道:“隻是,手藝好的木匠不大好找,而且呢,關於製作些什麽物品器物能有銷售市場也是大事,這些事都不大好辦的。”

  劉建文對王麗安慰道:“這些事妹妹不用操心,就交給我好了,實話告訴你,我早就已經打定主意,不把你這個項目扶上馬,哥哥是絕對不會撒手不管的。”

  “哎呀,這可真是太好了,這可真是太好了……”聽劉建文這麽一說,王麗高興得一下子就把劉建文的手抓住了,興奮得差點兒沒跳起來……

  王麗說的不無道理,確實,要想把這些木材都製作成木器或者是工藝品來賣的話,首先就得有一些手藝好的木工匠人,其次呢,就是銷售市場了。隻有這兩件事都辦好,這個項目才能成功。

  但劉建文胸有成竹,陳家河附近的這些村子,自古以來就不愁找不到能工巧匠,各種工匠都有,鐵匠石匠瓦匠皮匠多得是。木匠就更不必說了,這一帶不光是木匠多,而且手藝都非常好,那可是遠近聞名的。

  據村子裏的老年人們說,先不說這附近別的村子,光是這陳家河的木匠,早些年就曾經給皇室製作過家具,這些都是出了名的。

  而那些沒出名的木匠,手藝也都非常好,而且以此為生的人也不在少數。

  但隨著這幾年城裏城外大搞建設,村子裏的木匠大多都已經進了城。有的在建築工地蓋樓房,也有的進了家具廠和木器廠,大多都出去打工了。

  而現在,陳家河村子裏,就隻剩下安廣有安木匠跟他的一幫徒弟了。

  安木匠的家住在村子東最靠邊的那趟街,挺大的一個院子,那裏頭不光是有很多木材,而且還有很多各種各樣的工具。師徒幾個整天都挺忙,但收入卻不咋好。

  村子裏的人都知道,安木匠跟他的幾個徒弟,那木工手藝可是一流的。隻是這個人頭腦不大靈活,是個死腦筋,脾氣也有點兒古怪。因此,他家裏開著的那個木器廠,銷量並不是很好,這幾年也沒掙啥錢。

  但劉建文想的就是,要把安木匠和他的幾個徒弟找過來,到王麗的院子裏幹活。

  這樣一來,他們師徒幾個不但有了用武之地,而且還再也不用為銷售而發愁了。而王麗這個木器廠的小老板,也很自然就穩穩當當地當上了,真可謂是一舉兩得的事。

  很多事拖多久終究是要去做的,既然有了這打算,那麽事不宜遲,應該馬上就去找安木匠。隻有把這件事安排好了,劉建文才能放心。

  於是,劉建文在這天下午,把別的事都推到一邊,直接就去找安木匠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