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不可再生的翡翠
作者:骨妖      更新:2021-01-19 14:25      字數:3518
  “好了蕭老板,也別說這些了,現在已經是上午九點半了,公盤從酒店持續到下午五點就結束了,每一分鍾那都是寶貴的,這麽大的場地,還是趕緊四處看看,辦正事兒吧?”

  張天元對蕭峰銳講的話很是感興趣,但是母儀卻不怎麽在乎,他隻想趕緊開始看毛料,這地方的翡翠規模可是比閆城公盤大了很多,如果像那次那樣吊兒郎當的,肯定會錯過很多好東西的。/

  “你們都帶賭石顧問了吧?”蕭峰銳問道。

  “帶什麽賭石顧問啊,這不是有張老弟嘛,張老弟就是活生生的賭石大神啊,還要賭石顧問幹什麽?”母儀哈哈笑道。

  張天元搖了搖頭道:“母老板,不是不給你麵子,我自己如今有好幾個珠寶店,還有專門的翡翠雕刻工廠,我所需要的翡翠比你們更多,所以這一次,我隻能為自己挑選翡翠了,除非是我閑著了,可以幫你們參謀一下,其餘時間真的對不住了。”

  張天元覺得自己就應該把事情說明白了,不然這些人都來找他,他自己哪裏還有時間去做自己的事情啊,醜話說在甜頭,總比之後翻臉要好得多。

  “好了,也未必就一定需要賭石顧問,咱們都不是外行,走走走,別總是影響張兄弟了,他又不是咱們的保姆!”蕭峰銳站起了身子,對於張天元所說的話,他是最能理解的,他玩石頭,純粹是尋找刺激。順便賺點錢,可人家張天元就純粹是為了工作。人家想幫忙,那是人家的好意。不願意幫忙,那也情有可原,都不是孩子了,總纏著別人也不是什麽事兒。

  說這話,蕭峰銳已經走向了那些翡翠毛料,而張天元的未來嶽父嶽母,早就已經和石老王他們去查看翡翠料子了,和蕭峰銳這幾個人不一樣,柳生平這一次來。可是為了柳氏珠寶的前途著想啊。

  之前在閆城翡翠公盤上,柳生平從張天元手裏買到了上好的翡翠料子,但那畢竟隻是很少的一點,如今早就快用完了,原料的匱乏,直接導致了柳氏珠寶多個珠寶加工廠停工,工人閑著就是沒事兒可幹。這可不是他們一家,在珠寶行裏麵有不少的珠寶商都因為缺乏原料,甚至直接導致了公司的倒閉。其結果比柳氏珠寶淒慘都了。

  包括柳生平、關鷹、張天元這一類背後有珠寶公司或者珠寶店的人,對於翡翠原料的渴求程度,肯定是遠遠高於那些散戶的,那些人尋找的是刺激。而他們則必須得踏踏實實地買些好料子去為自己的珠寶店、珠寶加工廠提供原料,這才是重中之重。

  翡翠和石油、天然氣一樣,那基本上在人類短暫的曆史之中都算是不可再生資源。從清朝時候開始。人們采集翡翠所用的方式就是手工開采礦洞,雖然效率低下。每年開采出來的好一點的翡翠都寥寥無幾,但是卻很好的確保了翡翠的質量。而且還可以降低翡翠的浪費程度,但現在不一樣了,現在好家夥,各種方式是齊頭並進啊,有的還是手工,但大部分已經開始使用高科技的機械設備了,什麽山啊河啊的,根本就不是問題,頃刻間就能夠給你直接夷為平地了,這是人類工業的進步,但卻是翡翠資源的一次大劫難。

  就目前探明的情況來說,全球就隻有緬甸出產翡翠,且主要集中在緬甸東北密支那地區長約150公裏,寬約30公裏範圍內,每一塊翡翠的形成,需要極度苛刻的自然條件和至少2億年的時間,而人類從誕生到如今,在漫長的兩億年時間裏,也就是一眨眼而已,所以想讓翡翠再生,那幾乎是不可能的,最起碼在人類的曆史中是很困難的。

  這也就導致了翡翠隻能越來越貴。

  翡翠資源已瀕臨枯竭不是危言聳聽。

  緬甸帕敢是世界惟一的優質翡翠出產區,經過幾百年的開采,尤其是近二十年的強挖猛采,第三紀礫岩次生礦床,也就是最大的籽料礦類型保有的儲量已經不多,大部分場口都采到底層,行內稱黑色層,往下將觸底到不含翡翠的生根基岩。

  張天元曾經就從多位參加公盤的采玉人那裏得知,帕敢的玉石開采規模很大,有上千個場口,幾十萬人,機械化程度高,開采速度快。最深的露天采場已達400餘米,按現在這樣大規模、無節製的開采,10年後將無玉可采。

  而原生礦,也就是新坑山料資源尚不清楚,即使有量也不能成為上好玉石;由於各自所處的地址環境不同,八三玉無法與籽料媲美,翡翠資源嚴重匱乏。

  有專家就進行過一番同意,發現如果按照現在一年開采出來的翡翠數量計算,那頂得上過去三四百年的產量,如此大規模無節製的開采,估計還真得有可能在十年之後將沒有翡翠可以采了,到了那個時候,緬甸政府不知道是不是要痛哭流涕了。

  如果帕敢的次生礦采完,翡翠市場將改朝換代,將是一個

  、c貨充斥的市場。相信如果本屆公盤一結束,估計就會有很多采玉人紛紛返回帕敢,趁價格好,都希望多挖玉,多賺錢。物以稀為貴,翡翠價格下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翡翠價格絕對會是一條向上的線,即便有時候會出現一點波動,但總體上漲的趨勢應該是不會有多大變化的。

  如果說翡翠資源真得枯竭了的話,那對我國的翡翠商人和珠寶商人,對那些喜愛翡翠的人,都會是一場大的哀痛日,到時候也就隻有那些成品的翡翠可以在市場上買賣了,而且價格估計還高得嚇人。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喜歡收藏的人也多了起來,而翡翠作為硬玉。也是這些土豪們最喜歡收藏的東西,一旦突然有一天這東西沒了。很不知道對這些人的心理上會是一個多麽痛苦的打擊。

  華夏人愛翡翠,這是從古至今延續下來的。清代的時候就已經出現這種情況了。

  即便是現代,翡翠的真正市場也還是在華夏,緬甸雖然是產翡翠的地方,但這裏既沒有出名的翡翠商人,也沒有出色的翡翠雕刻大師,反而是在華夏,翡翠方麵的專家特別多,而珠寶行業,幾乎都會涉獵翡翠。

  就張天元所知。翡翠從緬甸產出之後,有將近90的原石都會被賣給華夏的商人,其中80會在內地進行加工銷售,可以這麽說,從清代開始,華夏就已經成為了最大的翡翠加工生產以及消費的市場了。

  我國改.革開.放32年,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以愛玉、惜玉、戴玉為主要表現的中華玉石文化源遠流長。

  豐年美玉荒年穀。

  在國泰民安的盛世裏。玉文化很快得到弘揚和廣大。富裕起來的百姓越來越喜歡佩戴翡翠,廣大農村也洋溢著玉文化的春風。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翡翠消費市場,需求量與日俱增,自然就會推高翡翠的價格。由於翡翠從原料到成品過程簡單。隻有物理的切削,沒有化學的改變,產業鏈短。成品價格在市場上波動與原料近乎同時。

  事實上從八十年代初期到現在,中國的珠寶首飾業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產值從1億發展至近1000億,而翡翠的價格。翻了三百倍之多,成為珠寶市場的主力,這塊巨大的蛋糕,讓所有人都是垂涎欲滴,

  不管是寶島、香港,還是國外的珠寶公司,都看到了我國珠寶市場對於翡翠的巨大需求,但問題是,以前他們因為市場小,沒有囤積過太多的翡翠原料,可是緬甸礦區的資源又漸漸枯竭,他們不得不將自己壓箱底的翡翠原料都給拿出來用的,其實就一個目的,那就是要占領內地的珠寶市場,在他們看來,先把這個市場占據了,別的事情那都是小事。

  有了市場,就有了客戶,就可以慢慢做生意賺錢了。

  原本很多珠寶商都是這麽想的,可是到如今他們才忽然發現,做翡翠珠寶和玉石珠寶,其實最重要的並不是消費市場,而是原料啊,沒有原料,你就算是有市場百分之百的占有率又如何?還不是一瞬間就要把所有的客戶都給流失了?就是因為你沒有東西可賣啊。

  不作死就不會死,這話雖然說得很俗氣,但卻是事實,包括柳氏珠寶在內的很多珠寶公司,就是被這巨大的市場給拖累了,結果又沒有原料可以用來製作珠寶,最後導致信譽下降,使得消費者對他們的印象大打折扣,這樣子下去的話,不僅僅是原有的翡翠珠寶市場份額要完蛋,就連其它的珠寶市場份額也會受到影響的。

  所以當初在柳家的時候,柳生平就給張天元說了這方麵的利害關係了,因為他是吃過虧的,所以就告訴張天元,如今的翡翠珠寶市場,那不是消費渠道為王,而是原料渠道為王啊,如果你有翡翠製品,哪怕是並不特別精致,甚至沒有別的珠寶公司做得好,可你有,別人沒有,那你就能占領市場,雖然這很不合理,但卻就是事實。

  為了解決柳氏珠寶麵臨的額大問題,柳生平和翁紅這一次可是重擔在身啊,甚至還特地花費巨資請了石老王來幫忙,要知道石老王過去跟柳家的關係可不怎麽好啊,如果不是張天元從中斡旋的話,柳老爺子跟石老王那還是仇家呢。

  如今能請石老王,那就說明柳老爺子也是下了決心了,這一次的緬甸翡翠公盤,一定要滿載而歸,也正因為如此,柳生平這一次帶來的資金非常充足,足足有十億歐元,這可是柳氏珠寶目前能夠拿出來的最多的流動資金了,畢竟船大了不好調頭,很多地方那都需要資金,不可能一下子拿出太多的,十億歐元,那已經是頂了天了。

  柳生平也想請張天元幫忙,不過他也知道張天元會很忙,其實張天元的情況他最是了解的,天瑞祥現在也是缺翡翠原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