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潛能
作者:E文先生      更新:2021-01-18 06:00      字數:1657
  “不是在這次地震時死的。在地震的五天前……父親開車掉進了湖裏,父親和母親都淹死了。”

  “是這樣啊……”劉可可不再問什麽問題,而是任由張春燕自己說。

  “那時候的事情,現在也時常想起來。那是我跟父母在一起的最後一個晚上……”

  劉可可緊張起來。這個女孩也是由於大地震引起“閃回”,陷人了精神煩惱吧?想到這裏,劉可可又開口了:“什麽事?”

  “什麽?……多了。比如說,我想起小時候坐在車前邊的座位安裝的幼兒專用椅上,看見大雨澆在擋風玻璃上什麽的。”張春燕的眼睛好像在窺視劉可可的內心,“我是個怪人嗎?想到這種事情。”

  劉可可微笑著搖了搖頭。

  “沒有那種事啊!”張春燕閉上了眼睛,好像在強忍著從內心湧上來的什麽東西。劉可可想叫她,但最終還是控製住了自己。

  “雨,下得好大啊。”張春燕好像在被偏頭疼折磨著,用手按住了太陽穴。她這一按可不要緊,劉可可聽見了張春燕的內心深處的一個充滿了悲傷的聲音:“爸爸也死了,媽媽也死了,爸爸媽媽都淹死了……”

  劉可可驚愕萬分。這話根本不像是眼前這個伶俐的少女說出來的,完全是一個六歲的**在那裏說話。

  張春燕分明還在忍受著頭痛的折磨。這時,那個**沉入了意識深處,另外一個人格浮了上來——

  “你出來可不行,人家會覺得奇怪的。我來跟她談好了。”

  眼前這個叫張春燕的女孩子,屬於多重人格……

  自從學會這個術式後,劉可可窺見過各種各樣的人的內心世界,但像張春燕這麽複雜的,還是第一次見到。

  劉可可的潛能,不是所謂的讀心術士。

  在小說或電影裏登場的讀心術士,能夠隨便讀懂人心的人,就像翻開一本書或打開電視開關那麽簡單。劉可可跟他們不一樣。她所掌握的不是能解讀對方在思考什麽,而是能感覺對方從內心發出來的感情的波動。

  感情有時候可以說是一種特定的東西。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跟特定的語言、影象、聲音等有聯係,也有區別。

  同樣一種風景,對某些人來說,是懷舊的象征,可是對另一些人來說,則會喚起某種隱秘的仇恨。這種心象風景,已經不是什麽單純的風景,而是由複雜的感情拚成的馬賽克模樣的圖像。

  因此,人的感情波動的時候,引起這種波動的聲音或映象本身,實際上是沒有任何變化的。

  融合在聲音或影象裏邊的感情越強烈,心象風景就越鮮明。對方在進行強烈的感情經曆的“閃回”的時候,其心象風景就會在由劉可可的腦海裏像放電影似地特別鮮明地浮現出來。在這種情況下,劉可可自己有時也會投入其中,甚至產生那就是自己的錯覺。

  為了了解自己術式的本來麵目,劉可可花了幾天通宵時間,去圖書館涉獵了幾乎所有心理學和超心理學方麵的文獻。遺憾的是,所謂讀心術士的問題,還沒有值得信賴的研究。但是,有一部心理學著作,把劉可可這種能夠解讀別人感情的特殊能力,叫做“移植”。

  劉可可的移植功能,可以說已經發達到極限了。

  心理學家把人的精神機能分為理論、感情、感覺、直覺四個方麵,其中感情具有異乎尋常的力量。隻有感情,才能把沉睡在如同暗夜裏的大海般的潛意識中的能量釋放出來。強度極大的感情方麵的精神壓力,能在數秒之內在人的胃壁上開一個洞。

  心理學文中還說,自古以來有所謂“以心傳心”的說法,伴隨著喜悅、激怒、悲傷、憎惡等強烈的心理能量的感情,是可以在人與人之間相互傳達的。但是人這種能力在進人文明時代,特別是語言發達起來以後,逐漸衰退了。當然,在現代社會,即便不具備特異功能的人,有時也可以不通過五感,即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而去直接感受對方的感情。

  劉可可的術式,可以說是古人的能力突然複活,是所謂的返祖現象。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學會這技能。伊詩理的那些朋友,也隻是將劉可可原本天生的潛能給激發出來了而已。

  劉可可出生時,就是一個敏感的善於體察大人心情的嬰兒。那時候,照看她的姥姥曾這樣說過:

  “她這孩子就像能讀懂我的心似的。她哭的時候,隻要我心裏一嘀咕——你這孩子,哭什麽呀,真煩人——她馬上就不哭了。”

  ……

  作者:E文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