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農事的問題(中)
作者:水中的落葉      更新:2021-01-15 14:51      字數:3184
  如果每個村多出幾個小組長,實際上也是增加了後備幹部,喻梅萍覺得這樣做法也不算錯。

  可是事情的發展往往是出人意外的,原本以為會議開到現在,重要內容已經差不多了,可沒想到會開到下半段出了岔子。關於農事上的安排,喻梅萍本來就想聽聽大家的意見,她也不想一個人獨斷,會議邀請了4個老農,一個是陝西關中的,還有兩個是河南南陽的,隻有一個是本地的。喻梅萍知道中國的水稻產區,就是從湖廣以南的廣大南方,河南南陽那邊可能有一點,但不會多,可是崇禎年間這五六年的大旱,即便是水田,也隻能把它當作旱田用了,除非你的田正好在黃河邊上,可偏偏發言的是那個關中的老漢,他提了一個要求:穀裏這麽多田地要統一管起來,最好組織幾個有經驗的老農,規劃安排,從播種到收獲,不能各行其是,而且話中當仁不讓的想自己來負責這攤事。

  喻梅萍皺了皺眉頭,朝房啟成看去,不料房啟成也一臉的無辜,意思是我根本就沒有提過這些想法。

  穀裏的農業要統一管理,這是肯定的,但這要有一個合理科學的定性定量,這不是論資排輩的事,要有豐富的農作經驗。關中陝北那是個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非常嚴重,黃土地根本存不住水,經常是有雨就澇,沒雨就旱,種點麥子都難,大多是種耐旱的糜子,再好的年份畝產也不過石。

  喻梅萍看向這個關中老頭,看來陝西人骨子裏還是有造反精神的,既然土地拿不到,拿個權力也好。不過喻梅萍也不想難為他:“我們這裏氣候濕潤,山穀裏麵水也不缺,湖廣本身就是稻米的產地,所以我們是以種稻米為主,你關中那邊也種稻嗎?”

  喻梅萍雖然說的很婉轉,不料這老頭也是個火爆脾氣:“我伺候了土地一輩子,總比你一個小女娃子懂得多,穀裏這麽好的地,種啥活啥,種啥收啥,哪有那麽多的講究!”

  “好,那我問你,水稻是什麽時候種?什麽時候秧苗開始分蘖?稻子又什麽時候開花?什麽時候灌漿成熟?又什麽時候開鐮收割?”

  被喻梅萍這麽一問,這關中老頭頓時被問住了,他也不知道呀,不過就是想搶個權,水稻他一輩子沒種過,不過他還不服氣:“我不知道,難道你一個小娃子知道?”

  喻梅萍沒客氣:“我們地處北邊,氣候沒有南方那邊溫暖,隻能種一季,每年清明到穀雨之間播種,播種又分撒播和秧苗田培養兩種,不過撒播的產量要低一些,插秧下去一個多月後水稻開始分蘖,處暑的時候開始抽穗,白露的時候開花,秋分的時候稻穀已經灌滿漿,寒露的時候稻穀已經沒有青色,霜降的時候開割,我說的清楚嗎?”

  喻梅萍的一席話,把在場所有的人都說愣了,說實話,就是叫一個種植水稻經驗豐富的老農他也說不準那些話,許多農活都是大約的。房啟成雖然活了這麽多歲數,可他也不會幹農活,今天把這4個地方的老農叫來,就是想聽聽大家的意見,給喻梅萍做個參考,不料現場的情況倒了過來,喻姑娘對農活反而比他們都熟悉,再看那個關中老漢早就啞口無言縮了起來。

  喻梅萍的一席話引起了那個本地老農的好奇,他一輩子種水稻,知道剛才喻梅萍說的分毫不差,他不由得仔細的打量起眼前這個姑娘,活脫脫隻是一個小女孩,看不出有任何神奇之處,他笑眯眯的對喻梅萍說:“姑娘,聽起來你也幹過農活?”

  喻梅萍今天本身是來座談聽意見的,到了這個地步她覺得必須要說點什麽,穀裏的農業今後是個大頭,除了要有傳統的農作經驗之外,她還要引入現代農業的操作模式,不能任由這幾個老農任意發揮,必須要正確的引導。於是她清了清嗓子:“我本來就是個農家女,種田的事跟著家裏的大人年年做,其實種植水稻歸納起來是8個字,如果我說的不對,你們幫我指正!”

  種個地還能說出個123來,現場的人都覺得不可思議,紛紛豎起了耳朵。

  “第一呢就是土,穀裏的土地是肥沃的,地表上有厚厚的一層腐殖層,不然也不會野草長得這麽茂密,但是這些地還是生地,必須要種過幾茬莊稼後才能變為熟地,所以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的人工要花費的大一些,許多翻起來的土裏有許多草根,必須要把他們清除掉,不然明年的莊稼中間會長滿野草,到時候清理起來就難了。

  第二就是肥,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我們準備在穀裏辦個養殖場,把家畜家禽的肥料集中收集起來,每個村裏都要造幾個公用的茅廁,隨便拉屎屙尿這種習慣大家要改掉,今後村裏麵走進去要幹幹淨淨的,家裏的糞便也要倒入指定的茅廁的糞池裏,我們便於集中收集,收集起來的肥料要漚過,也就是說要讓他發酵,發酵後的肥料是熟肥,這樣才能更容易肥田。漚肥的方法有許多種,最簡單的一種,就是直接在地麵上,一層糞便,一層青草,堆成像一個墳包那樣,外麵用河泥把它封住,讓它在裏麵發酵。到了明年夏種的時候,這就是最好的基肥,當然這些肥料還不夠,許多人知道像骨粉,還有山上的磷石都可以用作肥料,我準備接下來辦個肥料作坊,以彌補肥料的不足。

  第三個字是水,水對莊稼的意義不需要我多說,莊稼離了水不行,穀裏的氣候濕潤,如今種麥子不澆水問題不大,一旦種水稻就需要大量的水,好在穀裏的水不缺,缺少的是水利設施,穀裏的溝渠已經做了規劃,一旦農活閑下來後,我們就開挖溝渠。木匠那裏我已經安排好了,眼下的活忙完以後,他們就開始做水車。我們的水車不需要大,但是要多,這樣才能保證整個穀裏的水田多澆上水。

  第四個字就是種,好的種子種到地裏當然就能高產,我已經派人到各地去搜羅良種,在播種之前,先要把穀種曬上1~2天,然後是選種,把稻穀放在水裏,撇掉那些浮在上麵的,最後是浸種,用一斤石灰兌100斤水,驅除雜質後,把稻穀浸在石灰水裏兩天,這樣可以驅除稻穀上麵的蟲害,隨後用水把它洗幹淨,這樣做還能催芽。我說的這些不是我憑空想出來的,這在北魏賈思勰寫的《齊民要術》裏有記載,大家大可不必懷疑我在胡說。

  第五個字是密,這個可能大家有些不大理解,我的意思就是要合理密植,農田裏的植株隻要能保證光照和通風,合理密植了以後產量當然會提高。剛才開始的時候,我曾經說過撒播種植不如插秧產量高,你撒播的人就是技術再好,也不可能撒得都均勻,這樣田裏長出來的苗肯定是有的地方密,有的地方稀,產量肯定要受影響,而且經過插秧後的秧苗,根部會受了一點損傷,成活後它一定會優先生長根部,根係就容易長得發達,根部長好了植株當然會更粗壯,結果我就不說了。

  第六個是保,保的意思就是植保,也就是要防止病蟲害,以前我們種地,都是靠天吃飯,病蟲害來了大家都束手無策,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其實病蟲害是可以防治的,防治的方法,我這裏另有人手在準備,就像我剛才所說的用石灰水浸種,也是防治病蟲害的一種方法,具體對水稻的各種病害,我們都會有相應的措施去解決。

  第七個是管,也就是田間管理,我們不能種下去後就不聞不問,要通過人工管理的方法,讓秧苗長得更粗壯,讓每一株秧苗分蘖出更多的枝丫來,枝丫越多稻穗就越多,這個道理大家都能想明白,其中最主要的是耘稻,這道程序一般的農家都不做,其實是很重要的,當秧苗要分蘖的時候,我們在水田裏給它耘一下,順便除草,能夠促使秧苗分蘖,這道工序至少要做兩遍,這項工作很艱苦,幹活的人手長期泡在水裏,可能會潰爛,但是很有必要,產量至少可以提高1~2成。

  最後一個就是工,工就是工具,我們現在的農具很簡陋,種田很辛苦,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有些農具還可以改革,讓我們的活可以幹得更省力,幹活的時間可以更快,這個題目太大,需要改進的地方有許多,我這裏就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稻子收上來後要脫粒,我們通常的做法就是放在門板上甩,這樣既費力氣,還脫不幹淨?如果我們能做出一種機械,能夠讓稻穀自動的脫粒的話,這要省多少的力氣?整個水稻的種植過程中,除了耕地,有三道程序是最辛苦的,插秧、耘稻和收割,如果這三道程序大家能省一半的力氣,那麽相當於每個人能多種一倍的土地,這樣就可以把人從土地上解放出來,我們可以做更多的事。”

  喻梅萍一口氣,把後世□□總結出來的農業八字憲法全部說了個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