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煉鋼的事情
作者:水中的落葉      更新:2021-01-15 14:51      字數:3498
  出了屋子,喻梅萍對喻虎說:“虎子哥,我們雖然對外稱自衛隊,但是我們要把這支隊伍練成精兵,這支隊伍今後出去是要打硬仗的,所以你這個指揮官對訓練一定要抓緊,眼下穀裏是剛剛安家,需要開荒人手不夠,等到一切安定下來後,你肩上的擔子很重,遇到問題你無法解決的我們一起商量,我會支持你的!”

  喻虎點了點頭,他也感覺到肩上的分量。

  “哦,還有一件事,俞嘯、喻吟、喻重和喻振我想全部讓他們給房啟成當助手,民政方麵今後很重要,一定要有我們自己的人,房啟成我是看在他經驗豐富上,但是我還是不放心,畢竟他跟我們時間還短,之前還有戚家軍這一段烙印,我不能把擔子全部交給他,雖然說用人不疑,但是我也不敢全部依靠他,這一方麵你心中要有數,像今天處理孫家那一夥人,他就猶猶豫豫,不敢下狠手,今後他的權利要逐步限製在後勤管理上。”

  傍晚,喻梅萍在她的住處,把她從保康和襄陽帶出來的和已經先期到達穀裏的一幫小兄弟叫到了一起。除了喻虎他們喻姓七兄弟之外,從襄陽過來的還有六十幾個,總共有70人左右,有相當一部分喻梅萍還不認識,都是喻錦安排他們押運流民後留在保康的,總共有20多人,喻梅萍和他們一一相認後,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如果加上襄陽商行和迎賓樓人員,管理運輸船隊人員以及留在保康的人員,喻梅萍一算嚇一跳,自己手裏整整有100多的人,雖然到來的時間有早晚,但這些是他的基本盤,絕大部分都是孤兒,是在生死線上把他們救下來的,忠誠度要遠遠高於穀裏的其他人。

  在這些人中,接下來要分別踏上各自的崗位,其中一半人要到各個村裏擔任村自衛隊隊長兼副村長和協助房啟成搞民政以及掌握進出神農穀船的人之外,還有一些人,喻梅萍要將他們帶入3號4號穀,一方麵要做警戒,另一方麵要參與研製各類商品,這些人已經有了初等文化水平,接受能力要比文盲強的多。

  喻梅萍把當前的任務和將要實施的目標跟在座的簡要的講了一下,勉勵大家在自己的崗位上認真做事。

  喻虎的助手和各個村自衛隊的隊長由喻虎來挑選任命,除了協助房啟成的4人之外,其餘的人員都跟隨喻梅萍進三四號穀。

  ............

  清晨,喻梅萍房啟成王革命和一群燒製磚瓦的匠人來到了3號穀,麵對那座巨大的褐紅色的鐵礦山喻梅萍問王革命:“王鐵匠,這是一座露天鐵礦山,你是鐵匠,你看看這裏的鐵礦質量怎麽樣?”

  王革命從地上抓起了一把礦沙,仔細的看了一下,又對著太陽光,觀察礦沙裏麵的反射光便答到:“喻姑娘,這個鐵礦含量很高,具體多少我也說不上,但肯定是好礦!”

  喻梅萍點了點頭:“這是一座富鐵礦,其中鐵的含量要達到55%,是少見的。”

  後世人們常把中國比作地大物博,其實未必,地大是肯定的,中國的國土麵積有960萬平方公裏,這還不包括遼闊的海域麵積,在世界上也排到第三,與排到第2位的加拿大,也就在伯仲之間。可是要說到物博,那可真不好說,要說資源,中國的鎢礦稀土礦那是排在世界的最前列,可是銅和鐵的儲量就比較低,特別是鐵礦,中國的鐵礦普遍都是貧鐵礦,含量隻有百分之十幾到二十幾,這些礦如果要利用的話,在冶煉之前必須先要進行選礦,這樣成本就會急劇上升,而且還要浪費大量的水資源,不禁如此大量的尾礦還會造成許多□□。在中國排得上號的富鐵礦隻有三處:一處是在海南石碌,但是那座鐵礦,在抗日戰爭期間,被日軍進行掠奪性的挖掘,資源基本上已經枯竭,在喻梅萍穿越來之前,海南地方政府已經準備把石碌建成一個地質公園,對遊人進行開放;第二處是在內蒙古包頭以北一個叫白雲鄂博的地方,建國以後中國的軍用鋼材生產企業,是太原鋼廠和包頭鋼廠,這兩座鋼鐵基地依據的就是白雲鄂博的富鐵礦,可在後世這裏的鐵礦資源也消耗的差不多了,那裏的企業也轉入了對稀土資源的開發;第三處就是在遼寧的本溪,本溪是座老礦,從日本人入侵中國東北,建立滿洲國算起,那裏的鐵礦資源也在不停的消耗,到了後世也所剩無幾。所以後世中國鋼鐵企業原料的來源多大部分來自於澳大利亞和巴西的淡水河穀的進口,包括東南亞和印度都有不錯的富鐵礦,鋼鐵企業對鐵礦石的吞噬消耗是非常巨大的,眼前這座礦山對一個大型鋼鐵企業來說,隻需要幾年時間就會消耗殆盡。

  如今中國國內的這三座富鐵礦,遼寧本溪現在在滿洲人手裏,他們還不知道自己腳底下的財富,還在拚命的從關內走私鐵料,而白雲鄂博現在是蒙古人的地盤,還是一片大草原,那些蒙古人也不知道自己的腳下都是財富,這兩處地方別說是現在喻梅萍了,就是大明朝廷也夠不著,另外一處在海南,如今那也是個蠻荒之地,喻梅萍想要開發那裏還需要積蓄一定的實力。好在眼前這座礦山解決了她的大問題,這裏雖然不大,但是已經足足夠用了,大明朝廷鐵料的流通是以斤來計算的,不像後世動輒就是幾萬噸幾十萬噸,現在這裏煉出的鋼鐵,足夠喻梅萍他們使用的了,還可以做成鐵製品向外銷售。

  喻梅萍對王革命說,不過這些鐵礦要讓它們成為生鐵還需要煉製。

  “喻姑娘這你放心,大部分的鐵匠都會練鐵,因為我們采買來的鐵料,大多數多雜質很多,鐵匠需要把這些鐵料重新回爐後才能提煉出精鐵來,再用這些精鐵打造鋼製品,不過我們所用的爐子都比較小,一次隻能煉製幾百斤最多上千斤。”

  “這太小了,我的想法我們煉製一爐鋼鐵至少要幾十萬斤!”

  “喻姑娘,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爐子大了以後爐膛會炸,這是要傷人的!”

  “爐子小了,爐溫就不夠,也就煉不出好鐵,你所說的爐子炸膛的問題,主要是因為你們的爐膛壁有問題,你們是用普通的磚砌的,那些磚耐不住高溫,所以才會炸膛。我們所煉鐵的高爐,首先一條是要用耐火的磚,而不是用普通的磚石來砌,製作耐火磚的材料,穀裏麵就有,隻需要像磚一樣另外燒製就可以,我還需要燒製另外一些東西,也需要砌爐子,這些耐火磚就一起燒製了,另外你們煉鐵用的木炭不行,燃燒值太低,爐子的溫度也上不去,我們需要用石炭來煉鋼。”

  用石炭來煉鐵王革命聽也沒聽說過,他馬上說道:“喻姑娘,石炭有煙,裏麵的東西對煉鐵有害!”

  喻梅萍搖了搖頭:“我並不是讓你們直接把石炭放爐子裏,而是像燒木炭一樣,先把石炭放窯裏悶燒,把石炭裏麵那些有害的東西悶完以後,得到的石炭叫焦炭,焦炭燃燒起來是沒有煙的,也沒有有害的東西,它的熱發揮能量非常大,焦炭就能煉鋼了,我已經從山西井徑石炭礦裏弄來了幾十船石炭,這個簡單,你可以先組織人煉焦炭,焦炭煉出來以後我們再考慮煉鐵的事,另外耐火磚燒製好後,你如果怕炸膛,我們可以先砌小一點的爐子,如果成功了再放大。”

  王革命有些將信將疑,這樣的煉鋼方法他還是第一次聽說,不過見喻梅萍說的很肯定,而且還提出了安全的操作方法,他也就不反對了。

  後世的煉鋼爐子有三種:一種是最原始的,叫高爐煉鋼,人們還會把它前麵加上一個字土,叫土高爐,喻梅萍眼前要做的就是砌製煉鋼高爐,目前的條件隻能是這樣來;第二種爐子叫轉爐煉鋼,外殼都是鐵的,爐子在出鐵水的時候,爐子可以傾斜,將鐵水倒出來,後世大部分用煉鋼的爐子,都是采用這種方法,這樣出鐵水的速度快,爐渣和鐵水的分離也簡單,還可以大大節約時間;第三種爐子叫平爐煉鋼,那是要用電的,它主要是利用中頻磁力線來切割發熱,這樣做爐內的溫度均勻,不過主要的原料是用廢鋼來煉鋼。喻梅萍目前唯一的選擇就是用高爐煉鋼。

  王革命的事情安排好後,喻梅萍回頭對那一群匠人說:“誰是負責燒磚瓦的?”

  一個中年人站了出來:“喻姑娘,我姓穆,叫穆中堂,所有燒製磚瓦的事情都是我在負責,我手底下一共有55個人,你有什麽事盡管吩咐!”

  “穆師傅,是這樣的。”

  喻梅萍隨手在地上畫出了8個山穀的樣子,又在幾處地方做了標誌。

  “你帶上人到這幾個地方去找,這些地方土和石頭的樣子顏色,我一一告訴你,你找到後把它們挖了運到這裏來,所有的石子要敲碎敲成粉末,然後這些東西,混合起來,燒出來的磚頭就是耐火磚。人手不夠,你跟房叔說他會給你加派,因為爐子是圓的,所以你們每一塊磚都要有一個很小的弧度,這個你在製作模具的時候就要注意。”

  喻梅萍又問誰是負責木匠的?人群中也有一個人站了出來:“喻姑娘,我姓來,木工方麵的事是我在負責,我這裏總共有32個人,你有事情也盡管吩咐!”

  喻梅萍拿出了一張紙:“這是幾架水車的圖形?尺寸和數量我都標在上麵,我需要先做幾架,是這裏的作坊上用的,等後麵的農田開墾出來後,水利方麵還需要大量的,這些到後麵再說,反正你這裏的活有許多。”

  喻梅萍又高聲地對大家說:“整個匠作上的事由王革命王鐵匠負責,所有這方麵的事都由王鐵匠來安排!”

  安排完畢後,喻梅萍一行離開了3號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