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到底是xihUaie.
作者:李天庸      更新:2021-02-06 02:12      字數:1157
  說起“關東煮”,因為這特殊的名號,常誤認為是東北三省的美食。

  因為在中國“山海關以東的”東北地區,經常被人稱為“關東”,所以很多不了解的吃貨,往往會先入為主,造成這種尷尬誤會。

  它實際上所指的,是日本的“關東地區”,“關東煮”也是當地的傳統料理。

  雖說是料理,但其做法卻非常簡單粗暴。

  隻需要一口方形鐵鍋,鍋內被分成數個小格子,每個格子中又燉煮著不同種類的食材,例如蘿卜、土豆、魔芋、雞蛋、牛筋、牛肉丸、魚肉丸、雞肉丸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豐富多樣的食材並不是主角,真能對味道起決定性作用的,是由香菇、昆布(一種海帶)、木魚花(一種用鰹魚製作的調味料)熬製的高湯,整體以鮮美、清淡為主。

  說直白一些,關東煮這種“以湯底來左右味道”的吃法,更像是中國的四川火鍋。

  隻不過相較之下,關東煮的賣相極其樸素,味道也更加寡淡、平和,所以也有人喜歡將煮好的食材,蘸著辣椒醬、芥末醬吃,以用來提味。

  雖然關東煮是經典的“日式料理”,但價位、規格並不算高,所以在當地人眼裏,它更像是大排檔級別的吃食——最適合在深夜享用。

  考研黨福利!數政英考研VIP課,0元領取,限300名,手慢無!廣告

  啟航考研

  查看詳情

  也正因為如此,這種國民美食並沒有受到地域限製,而是走出日本,傳遍了東南亞國家。

  關東煮的“中國之旅”

  它第一次進入中國大陸時,是在1997年,同時為了迎合中國吃貨的飲食習慣,在湯頭、食材、定價上都做出過相應調整,甚至還將大部分食材用竹簽串起來,以方便大家邊走邊吃。

  為了普及中國飲食界,“關東煮”可謂是做足了功課。

  然而比較尷尬的是,如今各大城市中,雖然都能看到關東煮的身影,有傳統也有山寨,但卻從未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普及,反而因為這獨特的名字,經常被吃貨們誤認成“東三省特產”。

  其中最直接的原因,還是因為它獨特的味道:幹海貨烹調的湯口,肉丸、豆製品為主的食材——沒麻醬、沒蒜泥、沒辣椒油、沒小米椒……很難輕易吊住大眾肚子裏的饞蟲。

  再加上其偏高的價位,縱然更符合“高檔、輕食”的定義,但終究不符合中國人的胃口,與盤踞本土多年的火鍋、冒菜、麻辣燙、串串香、旋轉小火鍋相比,並沒有什麽性價比可言。

  可以說初期的“關東煮”,尚能給國人帶來新鮮感,但隨著經濟迅速的發展,各路麻辣燙、火鍋店如春筍般叢生之時,就逐漸證明它來錯了地方。

  ——輕肥說——

  說了這麽多,也並非是依靠貶低“關東煮”,來吹捧中國本土吃食,旨在分析其曆史背景,畢竟每個國家的飲食,都理應得到尊重。

  更何況“甲之蜜糖,乙之砒霜”,關東煮原本就是鮮美、清淡的原則,不符合其它地區的飲食習慣,也是在情理之中。

  至於能否征服每個人的味蕾,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