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jjk
作者:李天庸      更新:2021-01-15 03:09      字數:1482
  出師表》想必大多數人都十分熟悉。《出師表》出自《三國誌·諸葛亮傳》,227年,漢室岌岌可危,而漢丞相諸葛亮在此生死攸關時刻,“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毅然決定北征,討伐魏國、奪取長安。《出師表》正是諸葛亮在出兵之前為後主劉禪所作的表文。

  01

  《出師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把諸葛亮與漢昭烈帝劉備相識相知的經過一一道來,字裏行間情真意切,著實讓人十分感動。劉備“三顧茅廬”的典故便出自此處。抒情之外,諸葛亮還不忘獻諫於劉禪,他認為後主應當廣開言路,賞罰分明,“親賢臣,遠小人”……除此之外,諸葛亮在《出師表》中也表達了其以身許國的赤膽忠心——“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諸葛亮最終於建興十二年在五丈原病逝,據說臨死前,諸葛亮曾用“七星燈”續命,但終究回天乏術。那麽,諸葛亮到底得了什麽病呢?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琅琊陽都人。他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文學獎、政治家、書法家、發明家。諸葛亮既善文,又通曉軍事,還擅長帶兵打仗,可謂是“可遇不可求”的英才,隻可惜,天妒英才。諸葛亮的一生不過短短的50多年,有的人可能會說,在三國之亂世,能活到五十餘歲已經很幸運了,之所以說諸葛亮的一生很短,是因為在諸葛亮的身上尚有很多的才能與智慧、雄心與抱負尚未伸展。

  諸葛亮一生都在為漢室複興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自“奉命於危難之間”到病死,諸葛亮南征北戰前後長達27年之久。毫無疑問,積勞成疾便是諸葛亮得病的原因之一。

  02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記錄了自己“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帶兵打仗的條件固然十分艱苦。諸葛亮深入不毛之地,人跡罕至之處自然有它的危險。當時正值五月,渡瀘水時正是毒氣大發之際,春天又正值毒蟲猛獸出沒之時。諸葛亮帶領部下要小心自然環境當中的種種不測,又得當心敵軍神出鬼沒,自然是心力交瘁。在渡瀘時,諸葛亮和部下們“並日而食”,生活條件十分艱苦,基本上日日風餐露宿。作為一國之丞相,諸葛亮想必有許多公文需要處理,“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精神上自然也是思緒萬千。在“征南寇丞相大興師”中,史料中記載其“夙興夜寐”、“汗流終日”,諸葛亮一天的工作量之大從中可見一斑!正是因為長年累月的高強度、高壓力的征戰,諸葛亮積勞成疾,得了重病。

  除了生活上無休止的折磨,諸葛亮還遭遇故友突然離世的傷心欲絕……當諸葛亮聽聞張苞之死後,頓時口吐鮮血,昏厥不醒——“自覺昏沉,不能理事”。

  聽聞關興病故,諸葛亮“放聲大哭,昏於地上,半日方蘇”……之後的諸葛亮時常口吐鮮血,卻又不思進食,這些都是其病情加重的表現。

  03

  諸葛亮晚年之時,與司馬懿交戰,雙方打得不可開交。《三國演義》中曾經記載諸葛亮有一次夜觀天象,自知命不久矣,於是決定點燃七星燈續命。“如若燈滅,則我必死”,可是,在諸葛亮潛心打坐之時,屬下魏延卻闖了進來,導致七星燈被吹滅。這仿佛也在暗示諸葛亮回天乏術,即將死去。

  即便“七星燈”是小說《三國演義》中出現的一個物件,拿“七星燈”續命也是一種封建迷信,但心如死灰的諸葛亮還是無奈地說了一句:“此天意也!”最終,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導致其死亡的原因,恐怕是操勞過度。不過,史學家根據諸葛亮生前患病的種種跡象,猜測諸葛亮可能得血吸蟲病許久了,古代生存環境惡劣,血吸蟲這樣恐怖的生物隨處可見,也許是諸葛亮在北伐渡瀘時所感染的罷。

  結語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雖人死不能複生,但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豪情壯誌和其所作的《出師表》,將被後人長久地銘記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