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大喊大叫看我
作者:李天庸      更新:2021-01-15 03:08      字數:1442
  一入宮門深似海,在後宮之中,能夠憑一己之力登上皇位的,千百年來,隻有武則天一人而已.然而也因為武則天是唯一一位以女性身份稱帝的人,所以她遭受了諸多輿論的壓力,老實說,武則天的政權在一開始並不穩定。

  大家如果想要了解關於武則天的故事,可以去百度一下《資治通鑒》,這部作品集帝王,權謀,生存於一體,是很多學者們了解曆史最主要的途徑之一。閱讀《資治通鑒》對於我們大有裨益,讀者可以收獲很多,既可以了解曆史,也能夠從這部作品當中去學習管理能力。

  1.武則天為了自己的權力殺了很多人,裴炎就是其中之一

  《資治通鑒》當中對於李唐王朝的曆史也是有涉及的,武則天的女皇帝當得是戰戰兢兢,在當時,唐朝底下有眾多的藩王,這些藩王也讓武則天的皇帝之位麵臨著很大的壓力。在那個男權至上的社會裏麵,朝內朝外對武則天稱帝確實有著很多不滿的聲音。為了可以解決這些危機,武則天在位的時候為了可以高枕無憂殺掉了很多王公貴族,朝中大臣。

  死在武則天手上的人裏麵,有一個叫做裴炎的,他的死,對於唐朝的政局影響很大。裴炎曾深受唐高宗重用,唐高宗還讓他去輔佐太子。然而裴炎卻與李顯發生了很大的衝突,麵對不聽話的李顯,裴炎選擇加入武則天的陣營,他和武則天聯合,廢掉了李顯的太子之位。

  2.相傳裴炎因為“青鵝“二字被武則天給殺了

  雖然說他投靠了武後的陣營,但是在武則天大權在握之後,他還是受到了武則天的猜忌,特別是在徐敬業起兵之後,他也被牽扯了進來,最終被殺掉了,裴炎的死讓朝中失去了可以牽製武則天的人員,武則天在後麵皇帝之位坐得愈加的穩固。

  裴炎的死亡存在著很大的爭議,這一切的緣由還是因為青鵝這兩個字,當時裴炎寫了一封信,這封信有青鵝二字,本來這封信是給徐敬業的,可是後來落入了武則天之手,武則天看到這封信之後選擇把裴炎給殺掉了。

  所謂青,指代的是十二月,而鵝字代表我自與。裴炎言下之意就是自己要同徐敬業合作,配合對方軍隊起事。當然這件事情的真實性還是有待考證的,這個故事隻存在於小說,而在真正曆史當中並沒有關於這方麵的記載。

  3.一切都是源於權力

  那麽在真實的曆史上,武則天為什麽會把裴炎給殺掉呢?其實這當中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裴炎威脅到了武則天的皇位。雖然當初他投靠了武則天的陣營,和武則天一起廢掉了太子李顯,可是他並不是全心全意投靠武則天的。裴炎是希望可以控製皇帝,這樣自己就能夠獨攬大權了,他認為武則天是一個女人,沒有辦法主導朝堂。武則天何其聰慧,又怎能夠讓裴炎擺布呢?裴炎在徐敬業起兵反叛之後,並沒有選擇置身事外,反而還趁著這次動亂逼迫武則天把政權給交出來,對於武則天而言,裴炎已經威脅到了自己,不得不殺。

  對於曆史的了解,可以讓我們對整個國家的進程更加的清晰。如果想要了解曆史,首當其衝要為大家推薦的就是《白話資治通鑒》。《資治通鑒》一般都是以文言文形式的,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晦澀難懂,而現在推出了《白話資治通鑒》,我們既能夠了解曆史,又能夠通俗易懂,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資治通鑒》是史書

  還是一部“生存之書”

  正所謂:每一個朝代的曆史都有可考究之處,同樣每一個出彩的曆史人物也有可借鑒的地方。往大了說是覽前代之興衰,鑒曆朝之更替,考當今之得失;往小了說就是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書裏就像藏著一個老者,向你傳授他畢生的心血經驗:

  做事要像班超那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要像周處那樣敢於“朝聞夕改”,勇於承認並改正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