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hhv
作者:李天庸      更新:2021-01-15 03:08      字數:1432
  前因民軍起事,各省相應,九夏沸騰,生靈塗炭,特命袁世凱遣員與民軍代表討論大局,議開國會,公決政體。”

  這是詔書開篇第一句。

  中國人說話向來講究事出有因,很多時候這個因還會大書特書,極盡渲染之能事,但到這裏大家夥發現沒,這個因不僅說得很幹癟,而且很陰陽。

  很顯然,上來這第一句是說給反對派和民眾聽的,民軍起事,各省相應,話說得毫無色彩就是另一種心理色彩,而九夏先沸騰,生靈後塗炭,

  這就是典型的陰陽話術了,先褒後貶,麵上是承認,隱藏的卻是不苟同,中國人意味深長地表態,這陰陽話術就是個典型。

  不陰不陽幹癟地說完因,袁世凱就迫不及待地亮相了,這是在告訴各種角色,他袁世凱才是這場大局的主角。

  這叫什麽?順理成章下的先聲奪人。

  02

  “兩月以來,尚無確當辦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輟於途,士露於野,徒以國體一日不決,故民生一日不安。”

  這是詔書第二句。

  紛爭中的中國人,高手向來不說敵人說矛盾,不說罪責說痛苦。

  大家夥看這話說的,國家亂成這樣,問題不是因為有頑固不化的敵人,

  而是因為沒有行之有效的辦法,在這種話術下,清廷皇室這個朽敗罪人儼然成了憂國憂民的痛苦之人,在這樣的話術操控下,清廷尷尬窘迫的處境瞬間就被化解了。

  沒有具體敵人,隻有共同的憂患,這種偷換概念的話術是不是常常見到!

  03

  “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議於前,北方諸將亦主張於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是用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

  這是詔書中間部分。

  化解了尷尬窘迫,極具渲染效果的粉飾隨即開始了,傾聽、認同、大義、高尚——總之,清廷皇室把自己打扮成了有理想、有道德的天下聖君。

  即便敗亡,也要假裝英明,中國人的麵子不僅需要他人來給,關鍵時候更要厚著臉皮自給。

  而在這看似大義淩然的粉飾之詞下,清廷皇室與袁世凱卻悄悄地埋下了伏筆。

  傾向共和前的那個“多”字,據說是袁世凱特意加上去的,與其說這是為了說法更準確,不如說這反應了袁世凱的真實心理,所謂共和,多數支持不代表全部支持,多數不一定就代表真理。

  如果說,這一個“多”字還不夠說明博弈之洶湧的話,那“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一句就很有深意了,這話說白了,今後的國家統治權是溥儀主動讓給的,而不是你們奪取去的,

  一個“公諸”承認今後統治者的合法性在其次,重要的是它承認了清廷皇室今後存在的合理性。

  可以這麽說,這是一句可以引發眾多可能的隱語,雖然溥儀讓出了統治權,但他還是個皇帝,這等於他給今後統治者的僅僅是治統,而不包括道統。

  按理說,退位了就不應該再是皇帝,而事實上,溥儀一直是皇帝,一個不清不楚,不知道心理邊界在哪裏的皇帝,而這也為後來的複辟提供了一塊死灰般的基石。

  那袁世凱何以能融通認可呢?

  還是那句話,亂世梟雄在占據道德製高點上始終被動,可以說這是他複雜內心下的一種妥協。

  從這句隱語就能看出來,袁世凱是不願意皇帝這個概念從此消失的,隻是他在當時無法理清這所謂的皇帝究竟該如何安放才是最好。

  04

  “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舉為總理大臣,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宜有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