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發扣扣
作者:李天庸      更新:2021-01-15 03:08      字數:1267
  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令世界為之側目,而中國的消費能力更是成為世界各國眼中的“香餑餑”。與此而來的是,國外人對中國的錢幣越來越熟悉,甚至不少外國人開始癡迷於收藏“中國錢”。日本的錢,我們都知道它叫日元。美國的錢,我們管它叫“美金”,也有叫“美元”、“美刀”。那麽中國的人民幣在老外哪裏叫什麽呢?可能有人說叫“RMB”,就是“人民幣”的首字母縮寫,這對於中國人來說太容易理解了。不過外國人可不懂中國的“漢語拚音”,甚至不明白為何要用“RMB”這三個字母,自然也很難記住。在國外,我國的人民幣其實真正的叫法是“Y”。這“Y”到底是什麽含義呢?

  ?

  為什麽國外將人民幣叫做“Y”,其中每個字母又有什麽含義?原來中國英文簡稱為“”,但這個簡稱更多的用於各種正規賽事方麵,而“”更多用於民間。很多外國人一談到中國,隻需看到“”兩個字母,大部分外國人都知道它指代的是中國。而“Y”中的“Y”代表金錢的意思,所以“Y”指代的是人民幣。所以如果你出國,千萬不要說“RMB”,很多外國人是聽不懂得,要說“Y”,他們就會明白你所指的是人民幣。

  ?

  除了這種說法外,還有另一種說法。那就是“Y”中,“”代表著中國在因特網中固有的域名,域名也是全世界唯一由中國來負責管理的頂級國際域名。所以國外人把“”與“中國”畫上了等號,“Y”就理所當然成了中國錢,即人民幣。除了上述兩種對“Y”的解釋以外,在一些國外民間看來,“Y”其實指的是“esenewyea”,即“中國新年”、“中國春節”。一說Y,大部分外國人都明白,“哦,中國的春節”、“中國的新年”、“中國的錢”。由此可見,中國以及中國文化正在影響越來越多的國家,也讓越來越多外國民眾所了解,甚至喜歡、迷戀。

  ?

  不過有些遺憾的是,隨著移動支付的發展,以及我國正在開發、推廣通過數字貨幣繞開美元,實現更自由、高效的交易。這會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更多的機遇,但同時市麵上流通的紙幣會慢慢變得越來越少,人們也更習慣帶著一部手機就可以購買一切,再也不需要在口袋裏塞著厚厚的錢包。或許未來紙幣更像是一種曆史文化的回憶,成為我們這一代人記憶中的往事。

  ?

  其實這就是曆史的發展,而且不進則退。去紙幣化並不隻有我國在開展,包括俄羅斯、美國、歐盟等很多國家都在研究和推進數字化貨幣。不管是否情願,因為大勢不可逆,拖得越久、越會在這場大勢麵前落後於人。其實紙幣除了懷念、回憶、紀念的價值外,無論是在資源消耗上,還是環保、回收銷毀和使用率上,都不如數字貨幣更加安全、方便。

  ?

  但也需要每個人警覺的是在花紙幣的時候,大部分人能感知到花出去的錢到底有多少,會有心疼的感覺。但用移動支付或數字貨幣交易時,是沒有感覺的,隻是覺得自己轉賬出去了一些數字而已,這也造成很多人在透支信用卡後,根本不記得自己什麽時候花了這麽多錢?在還錢的時候痛苦不堪,可在接著花錢的時候同樣再次不知不覺的讓自己超出消費預算,這一點值得我們格外留意。對於傳承了上千年的“錢幣”,若有一天漸漸的退出市場、消失了,你會為它哭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