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追查凶手
作者:飄雲千裏      更新:2020-03-01 08:11      字數:2029
  正是在這個時候,陸文龍偶遇已成孤兒的夏飛雲。夏飛雲當時隻有五歲,陸文龍見他孤苦無依,卻長得眉清目秀,聰明伶俐。陸文龍一見之下,極為喜愛,當即收飛雲為徒。飛雲當時沒有大名,隻有一個乳名“水兒”,飛雲的大名是後來陸文龍為了紀念嶽飛而取的。

  陸文龍跟著羅延慶、王佐返來到他們的故裏鼎州,王佐一家人都生活在離城約三十裏外梁山下的王家村。羅延慶家在十餘裏外的羅家莊,其時羅延慶的兒子羅飛鴻年方三歲。後來羅延慶做主,把自己的妹子羅延玉嫁給了陸文龍。次年羅延玉生下一女,陸文龍大喜,為愛女取名為陸飛雪。畢竟陸文龍自小在北地生活,內心深處也是難忘。

  自此以後,三家人親如一家,親密無間。又一年後,三人得知了嶽飛嶽元帥被趙構、秦檜這對卑鄙無恥的君臣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三人悲憤難當,即立下家規,不許子孫後代出仕宋庭。陸文龍、羅延慶全心教授夏飛雲、羅飛鴻、陸飛雪三人武功,而王佐則認為學武無益,隻想自己兒孫為一平民,平安度日。

  數年後,羅延慶夫婦先後故去。陸文龍夫婦為了照顧好羅飛鴻,便把他接到了自己家中。陸文龍在這數年間,精研武功。他把自己北派天池武學和妻子的南方羅家武功結合,創立了一套融合南北武功之長的內功心法:“混元心法”。同時又自創了幾套威力不一的掌法,把自己的雙槍槍法結合羅家槍法,創立了幾套威力各異、招式不同的精妙劍法。

  陸文龍精心教授飛雲、飛鴻、飛雪三人,三人武功與日俱增。飛雲、飛鴻、飛雪三人一起長大,一起習武學文,親密無間,感情深厚。飛雲最大,為人機智沉穩。飛鴻憨厚誠實,不過性子急躁。飛雪最小,卻是聰明伶俐,任性頑皮。飛雪一撒嬌,飛雲,飛鴻都隻能乖乖聽話。

  陸文龍偶爾也帶著飛雲、飛鴻行走江湖,行俠仗義,懲惡揚善。陸文龍自創立內功心法、掌法和劍法之後,江湖上未遇敵手。不少強賊巨盜,惡霸草寇死於文龍的劍掌之下。隻是他行事不留名,因此江湖上隻知道有這樣一個高手,具體是誰,則一概不知。而陸文龍帶著飛雲和飛鴻外出,是想讓他們增長見識,深知各地民間疾苦。光陰似箭,不覺又過了數年。

  十日前,恰逢羅延慶忌日,陸文龍夫婦即帶著飛雲三人,上山祭奠。不想等他們回到家中就得知,王佐一家慘遭殺害。陸文龍驚駭不已,全家人急忙趕到王家。隻見王佐夫婦、兒子兒媳以及兩個幾歲的孫子孫女全倒在了血泊之中,早已氣絕身亡。

  陸文龍悲憤交加,含淚料理了王佐一家後事。陸文龍在王佐墳前立誓,一定要替恩人報仇雪恨,決意為王佐守墓三個月。此時夏飛雲已經二十歲,羅飛鴻十八歲,陸飛雪則才十五歲。飛雲、飛鴻都學有所成,也在江湖上行走過。

  陸文龍便命飛雲、飛鴻到城內打探消息,務必查出凶手是什麽人。夫人羅延玉有些擔心,對陸文龍說道:“相公,雲兒、鴻兒,都還年少,江湖經驗不多。要不還是讓我和他們一同進城?”文龍說道:“夫人不要擔心。以他們現在的身手,足夠應付江湖一流高手。雲兒機智聰明,做事穩重,又有鴻兒相助,必然不會有什麽事。再說讓他們獨自闖蕩一番,也是必須的。”羅延玉聽丈夫如此說,這才不再反對。

  陸文龍又對飛雲兩人說道:“我從你王伯父一家的傷痕看出,出手殘害他們的凶手大概有五人。他們武功不弱,如果單打獨鬥,你們應該可以應付。但是如果他們五人聯手,你們就未必能勝。因此你們隻是打探消息,不可貿然出手。等回來稟告過我們之後,再一起找他們報仇雪恨。”

  飛雲、飛鴻領命,即辭別了陸文龍夫婦和小師妹飛雪,朝鼎州城而來。飛雲已跟陸文龍習武十五年,盡得陸文龍真傳。他悟性本高,又肯勤修苦練,因此內力、輕功、掌法、劍法等都已達一流高手的境界。飛鴻雖然悟性一般,內力和劍法稍遜一籌,但他天生神力,就算麵對一流高手,自保應該無慮。陸文龍對他們的武功極具信心,才會讓他們兄弟倆下山。

  離家之後,飛雲一路上冥思苦想,終於想到了一個借力的主意。隨後飛雲便對飛鴻說,他要借助丐幫之力幫助自己找到凶手。飛鴻一向就聽這個大哥的話,自然沒有異議。兄弟倆找機會偷到了兩個乞丐的布袋,這才直奔丐幫分舵……

  飛雲見飛鴻生氣不理睬自己,微微一笑,便也不再說話。他知道此時說得越多,飛鴻會越加生氣。隻要自己不再多說什麽,過不了多久,飛鴻火氣自消。兩人在沉默中策馬而行,不久就進入城內。將近午時,兩人來到了德山客棧門前。

  客棧夥計一見兩人,滿臉堆笑迎上來,說道:“兩位兄弟,多日不見。今日可帶了什麽野味過來?”陸文龍和帶著飛雲等人每次進城,都是在這家客棧吃住。有時也把在山上打的獵物賣給他們,因此和客棧的劉掌櫃、夥計們都極為熟悉。飛雲、飛鴻翻身下馬,有一個夥計上前接過韁繩把馬牽進了一旁的馬圈。

  羅飛鴻早已消氣,當即笑道:“小二哥,今日我們是來吃飯住店的,可沒有帶什麽東西。你不歡迎嗎?”那夥計一聽,連忙說道:“羅小哥說哪裏話來,快裏麵請!”飛雲、飛鴻邁步進了客棧大堂,卻見裏麵沒幾個客人,心下覺得奇怪。此時正當午飯之時,理應客人極多才是。兩人便在臨街的一張桌子邊坐下,小二端上了一壺茶水。劉掌櫃的也走了過來,問道:“兩位小哥,令師怎麽沒有一起來?想吃點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