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絕世珍寶《齊王易書》
作者:君不見      更新:2020-08-04 14:46      字數:2491
  魔都附近,海邊,一處經過改造的船塢裏,被曆史學界稱為中國“第一沉船”的“古瓷一號”發掘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

  古瓷一號受損非常嚴重,整個船身斷成了好幾截,被裝在了巨大的方形金屬箱子裏,直接從海底“挖”了出來。

  而現在,他們發掘的是其中的中段船身,整個船身連金屬箱子,都被浸泡在裝滿了海水的池子裏。

  整個船塢被玻璃封閉了起來,光線也非常柔和,盡可能不造成對沉船的損壞。

  而沉船上,泥沙已經被衝掉了一層,考古人員用鋁合金焊起來的一米多見方的框架,嵌入了泥沙裏,然後許多的考古人員,鑽進探方裏,蹲在那狹小的方寸之間,用小刷子一點點的刷掉一層層的泥土

  就這麽一塊塊,一層層,一點點的去發掘。

  考古,真的是一門很消耗青春的力氣活。

  別的不說,這樣一艘船的發掘工作,可能需要十年甚至以上的時間。

  而且,天知道自己能在下麵發現什麽。

  仔細想想,從古瓷一號被發現,到它被打撈起來,再到它完全被發掘完畢,差不多需要上百年的時間。

  所做的,不過是發現了過去而已。

  也難怪穀小白死活都不願意去學曆史。

  誰特麽有時間和一艘破船耗上

  有那時間,時間機器可能都被發明出來了

  而且,這艘船其實是當時三艘船的其中之一。

  在船隻沉沒之前,船員們已經盡可能搶救船上運送的物資,所以船艙裏剩下的,除了一部分來不及搶救的貨物,就隻有一些船員使用的器皿、工具了。

  但對鄒老來說,卻是已經滿足了。

  甚至可以說,這艘船帶給他的,是驚喜連連,許多爭論許久的觀點,在這艘沉船之前,都有了明斷。

  這是考古界,曆史界的一次重大發現。

  和之前在東原大學下方發現的地宮,可以說交相輝映,南北同歸。

  而更讓鄒老興奮的是,他們在船上發現了一些散落的玉版,玉版上還有文字。

  最初他們以為那隻是一塊孤立的玉版,但後來他們發現了更多。

  在意識到這一套玉版上,完整了記載了什麽東西的一瞬間,鄒老的腦海裏,就浮現了四個字價值連城

  在經過了幾天近乎不眠不休的發掘之後,他們終於找到了一個碎裂的匣子,以及裝在匣子裏,幾十塊碎裂的玉版。

  將上麵的文字謄寫拓印下來,整個考古學界都陷入了沸騰之中。

  春秋時代,兩千六七百年前的,至少幾千字的文章

  這絕對是無價之寶

  不論是對古代文獻的研究,還是其他方麵,這都堪稱是一次“重大發現”。

  幾乎整個考古學界、曆史學界,都在好奇,這一套玉版上,到底寫的是什麽

  而鄒老更是把自己的其中一名弟子鄭建國招來,專門進行這次玉版的研究。

  東原大學地下的那個地宮,已經足以將自己的一名弟子送上長江學者,而這一套玉版,又足以讓自己的另外一名弟子青雲直上。

  而鄒老自己,也拿著拓印下來的影印件,默默研究著。

  “初九:王入而怒,出而喜,故君樂則民興,君怒則士衰,夫家國之治”

  “初十:王急,入室,頃刻如雷鳴,如雨下”

  “十二:”

  將金文翻譯出來,鄒老看著自己翻譯出來的文字,心中突然有一個可怕的想法。

  難道

  這是一部占卜的卦書

  這個格式,實在是像極了易經。

  “老師老師”鄒老的弟子鄭建國推門而入,道:“這難道是難道是”

  兩個人都能看到對方眼中的看到四個字。

  無價之寶

  這何止是價值連城,這是連錢都買不來的東西

  它可能是中國古文明曆史上,極其重要的一塊拚圖,是古代傳到現在,沒有經過中間的人抄謄、注解、修改的最古老的文獻

  它的文化價值和考古價值,都不可估量

  而且,這裏麵的所有描述的對象,都是“王”。

  這個“王”是誰呢

  鄒老等人,將這散落的玉版,重新排列、拚湊,終於找到了一個名字。

  “小白”

  齊桓公小白

  這是一部描述齊王,記載齊王某種行徑的書籍

  或許,是齊王每次向巫祝尋求啟示,進行占卜的記載

  而這也意味著,這不但是卦書,還是史書,一部遺落的經典

  讓人類可以透過這文章,窺見2700年前的點點滴滴

  這個巨大的發現,瞬間就在國內的曆史學界,乃是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一場大地震

  畢竟,中國是目前世界僅存的文明古國,中國史基本上就是東亞史,是大半部亞洲史。

  許多的專家,從四麵八方飛來,在魔都舉辦了一場高規格的會議,在這場會議上,大家給這部書起了一個齊王易書的名字。

  因為大部分人都認為,這部書應該是某種卜卦之書。

  但是,經過研究,他們也不得不承認,這些玉版,其實並不完整。

  應該還有下半或者更多的內容,不知道在某處,靜靜等著重見天日,又或者早就已經消失在時間的長河。

  許多人寄望於,在“古瓷一號”裏,再找到更多的玉版,如果這一套玉版能夠集齊恐怕足以讓整個文化界大地震

  一時間,因為發現了齊王易書,“古瓷一號”的發掘團隊得到了更多的經費,找來了更多的學者和學生,開始了更快速度的發掘。

  就連社會上,都興起了一股考古熱。

  同一時間,東南亞,海上龍宮裏,穀小白打開了一個石匣子,從裏麵抽出來一塊玉版,看了一眼。

  然後瞬間暴怒:“白田,仲兔”

  兩千七百年前,白田和仲兔蹲在齊王的書房門外。

  仲兔手中捏著一杆毛筆,手中拿著一塊竹板,上麵已經寫了許多的東西。

  “你在寫什麽”白田好奇的湊過去,仲兔卻不給他看。

  就在此時,穀小白皺眉推門出來,急匆匆直奔旁邊的廁所,過了一會兒,換了一身衣服,邁著四方步心滿意足地回去書房了。

  仲兔唆了唆已經幹掉的毛筆,把自己唆成了一個章魚嘴,在竹板上寫:“初九:王入而怒,出而喜,故君樂則民興,君怒則士衰,夫家國之治,不過如此”

  旁邊,白田伸著脖子,一邊看一邊笑得打跌。

  “你懂得你寫的是什麽意思嗎”

  “不懂,反正公子讓我背的詩文裏就這麽寫的。”仲兔道。

  “這個穩了,待會兒去讓工匠雕刻出來,一定值錢”白田握拳。

  仲兔咧著黑漆漆的章魚嘴,嘿嘿嘿笑了。

  幾千年後,那些研究者們做夢也想不到,他們視若珍寶的齊王易書,其實應該改名叫齊王更書,不過是兩個閑得蛋疼的家夥,暗戳戳的記載了一段很惡搞的曆史

  然後就養活了不知道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