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陣營
作者:M江月白M      更新:2021-01-11 08:23      字數:2884
  荷燁未曾收過徒弟,更沒想過開宗立派,至於佛還是道,在他看來原本就沒什麽差別。“眾生見諸法,但隨諸法轉。不了法無性,是以不見佛。求法本沒錯,若執著於法,便生我執。”

  “施主若入佛門,定是我西方之幸。”

  “太宗早年尚道,晚年卻譴玄奘西去取經,武瞾大肆推行佛教,玄宗信道滅佛,可見是道是佛都並非個人好惡,而是政治需要。武周時期大興佛教,大量土地、勞動力歸僧團所有。久而久之,已成威脅。更重要的是,玄宗奪回李唐江山,必然要打壓武後殘餘的影響,因此興道滅佛在所難免。”荷燁分析得很透徹,也句句在理。

  “施主所言不虛。然我信眾,是萬千子民而非李家宗室。”即便唐代如何打壓佛教,它在民間乃至士大夫階級的影響力都是深遠的,因此才能有後世的長盛不衰。

  荷燁想起乾隆的那一首打油詩:頹波日下豈能回,二氏於今自可哀。何必辟邪猶泥古,留資畫景與詩材。

  其實當年鑒真東渡屢屢失敗,和道情在背後屢屢搞破壞也有不小的關係,畢竟當時他站的是三清。雖然他從未承認,但確實他離開大唐之後,人家鑒真第六次東渡就成功了。巧合也沒有這樣巧的不是。

  荷燁直接點破了這層窗戶紙,“尊者這次來找我,是為了告訴我你不再東渡,而是西去,打算借我之手,叫道情別再攪局,對吧?”

  鑒真合十一拜,“施主慈悲。你們既非同路,何不棄暗投明?”

  總算是說到了正題,荷燁在師門之時就覺得西方教那二位與其他幾位不同,心思更加深沉,也更野心勃勃,果然弟子也個個出挑。

  “你應該看得出來,此時的道情並非當年的道情,我剛剛和他吵翻,恐怕他也不會再聽我的。何況,我們下界的時候,他便暗中和三清有過往來,我正是因此才和他有了齟齬。”荷燁所言非虛,隻是有意模糊了時間。

  “施主隻需盡力而為,待我西去之時,自然會告知你女媧石的下落。”

  告別了鑒真,荷燁猶豫著是找地方落腳還是再招搖過市一番。縱馬緩行,先是被幾個草木小妖攔著,奈何它們都還說不了話,比劃了半天也沒說明白到底要幹什麽。總算是遇到一個能說話的,是一隻雉雞精,“龍陵君在城外三裏桃花居等您。”

  這唐代道教盛行,降妖除魔簡直成了一個過飽和的職業,也難為龍陵君,好好一個妖師,隻找了這幾個蝦兵蟹將來。

  荷燁並不太想這時候見他,畢竟要忌憚隔牆有耳,但龍陵君一連派了十幾隻精怪來,看樣子並不像隻是為了他和洛汐的事兒。

  “老大!”聰明如龍陵君,不過是稍微轉換一下思路就明白了其實是他們合演的一出反間計。“剛剛阿月佘族的那個黎伯前來尋仙郎,似乎是為了優曇婆羅花!”

  荷燁嘖了一聲,扭曲時空又有十大聖人護法,這恐怕是開天辟地頭一遭。六界都想從中分一杯羹以改變後世衰敗的命運。

  龍陵君見他沉默不語,自顧自繼續說:“他臨走前感受到鬼母也來了,冥河老祖的野心恐怕不比佛、道兩家小!真是豈有此理,他們當麵一套、背麵一套的本事簡直登峰造極!”

  荷燁苦笑,“你要是知道他們當年都是怎麽成的聖,也就習以為常了。當務之急,隻能逐一擊破,一個一個把他們都給送回去。”

  龍陵君秀眉微蹙,憂心忡忡,“老大,這恐怕很難吧?你代表冥界,即便我們知道你不會有所偏私,他們也不會信的。”

  荷燁搖了搖頭,“正是因為他們太相信我不會有所偏私,才會私下塞了人來。”

  龍陵君咂摸著他這話中深意,建議道:“柿子先挑軟的捏,我看就從鬼母下手吧!”

  荷燁知道他鬼點子多,這時候洛汐肯定忙著和蘇離周旋,估計還不知道這邊一下子多出這麽多人來,龍陵君獻計,或許能解燃眉之急。“說說。”

  龍陵君折扇輕搖,笑靨如花,露出八卦專屬表情,“我熟知六界各種秘聞,你想知道什麽八卦問我準沒錯。這鬼母麽,有過一個相好,她還差點為了這個相好脫去阿修羅籍。”

  “難不成是人族的?”

  “對。而且他這一世就在大唐,不然你以為她怎會甘願冒險?”龍陵君提筆在宣紙上寫了一個名字。

  安祿山。

  這家夥當初被蘇離耍得團團轉,最終全都是為了道情。說起來也真是一段孽緣。道情為尋女媧石到了大唐,蘇離為博得他的歡心暗中相助。安祿山偏偏傾心楊貴妃,他多次出征征討夷族,明裏為了邀功討賞,實則為了女媧石。

  女媧石乃是女媧補天之時所用的五彩石,與人族的氣息最為相近,道情和蘇離都不是人族,找起來事倍功半。安祿山此人與女媧石有不解之緣,正適合借他之手去尋。可憐他一心迷戀楊玉環,卻是為他人做嫁衣。

  “竟然是他!”荷燁腦海中的計劃已經有了雛形,“這次我們一箭雙雕,爭取一次把蘇離和鬼母都送走!”

  所有回到大唐的各路人馬都知道此時的道情是荷燁身邊那個助理所化,當初道情站三清,也就是站道家。可現在洛汐和荷燁鬧了嫌隙,人們總是要多想一層。他接連上了幾分奏表,全部是和興建道觀、推行道家思想相關。大家都猜測他受了三清的恩惠,依舊還是要站道家,而荷燁肯走這一趟,是和女媧達成了約定,自然還是要不偏不倚。

  蘇離因心係道情,企圖拉攏洛汐,最終卻起到了反效果,這才是他們鬧掰的根源所在,大家都覺得這邏輯很合理。

  荷燁與鑒真碰麵的事不脛而走,更坐實了洛汐要站道的傳聞。隻要不在戀愛腦狀態,他們便能默契到根本不用商量,連心念都不用動就可以完美配合謀篇布局。此計最高明之處就在於用的全是陽謀,人們先入為主覺得第三次量劫應劫的是人族,本和荷燁扯不上什麽關係,他隻是為了女媧石而來,誰能想到他才是最想改變曆史的那一個。

  其實這事兒荷燁認認真真想過,洛汐說得沒錯,他們能夠暫時偃旗息鼓,為的隻是謀取利益,長遠來看,並不可能真的不再互相傾軋,反而到了後期會鬧得更凶。

  天下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若不想由盛轉衰,最好的方式便是根本不要達到那個盛。這樣,或許才能真正把量劫無限期地推遲。

  他想到了,洛汐也想到了。

  就在這個時候,桃花居之中來了幾個歌女,她們挽著花籃在大堂之中自彈自唱,聲音清亮悅耳。

  “這唱得也太難聽了!”龍陵君給荷燁倒了一杯茶,這樣的凡音自然是入不了他的耳。

  荷燁一邊喝著茶一邊說:“去亮一嗓子,給他個台階下。”

  龍陵君心領神會,穿過廳堂下了樓去。他生得極其貌美,此時一身緋色的圓領袍衫,唇上點朱,雌雄莫辨。

  “諸位娘子,琵琶借某一用,聽我唱上幾句,可好?”一開口便讓人耳音暫明,如同被小鉤子抓撓心肝,不等那幾個歌女說話,有人已經拍手叫好,紛紛起哄。

  唐代女子熱情潑辣,一點不羞怯,把琵琶遞給了他,還笑著問:“郎君可要兒為你伴唱?”

  “不必,謝過娘子。”他有禮有節地拒絕了。唐代的琵琶與後世的不同,是曲項五弦琵琶,彈奏用撥片,演奏技巧更難,音色也更多變。龍陵君旋身坐下,琵琶立在膝上,信手一撥,開口唱到:“朝入天苑中,謁帝蓬萊宮。青山映輦道,碧樹搖蒼空。”

  鮫人的歌聲乃是六界魁首,龍陵君又擅長音律,低吟淺唱之間,宛如天籟。直讓聞者舉起酒杯的手都忘了往嘴邊送。

  舉手投足之間,美豔不可方物,叫女子都赧顏。

  桃花居裏裏外外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把街道都堵了個水泄不通,這架勢比荷燁想象的還要大,果然在他唱到第三支曲子的時候,洛汐的人就尋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