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三分天下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9-08 14:25      字數:2910
  話說得了司馬徽推薦信,他人求之不得,龐統卻無喜色:“若用司馬公信,豈顯我口才?”

  “若不出此信,劉荊州怕不會給機要重職,且容我思量。”

  行到襄陽城外,登上峴山半腰,歎道:“好一座雄城!”

  隻見襄陽城,虎踞於峴山東北麓與漢水之間,北麵漢水濤濤,即便在枯水期依然寬過裏許、水流急促。

  襄陽城周約十裏,東西南皆護城河,與漢水聯,最寬200米有餘,最窄處亦超50米,其中碼頭數個,上百船隻往來穿梭,鱗次櫛比,川流不息。

  龐統下得山來,踏上西南角搖晃的浮橋,隻見護城河池寬色深,便知其深。

  行到西門外,仰首一望,城樓高三丈餘、牆高約二丈,在平坦的漢水衝擊平原和沙灘上拔地而起,更顯巍峨高聳,歎息道:

  “樓閣如山出,城高逼太空!”

  “好詩,好詩!”此句一出,周邊行人紛紛讚歎,重複。

  龐統毫不停留,從人群中穿過,心想若攻此城,五萬精兵也難。

  進入城中裏許,欲求見鎮南將軍、荊州牧劉表,卻見衙外,車馬堵塞,人流擁堵,門庭若市

  龐統遞上名刺

  門侯道:“南郡龐統?與州從事龐季如何稱呼?”

  “正是家叔。”

  “失敬失敬。”門侯將名刺交一旁文書登記,便不再言語。

  龐統等了一會兒:“不知今日何時可得方伯召見?”

  “嗬,懂不懂規矩!就憑你,一介白身?”門侯露出譏諷笑容:“每日各地官員、大族族長、名士大儒…上百人等著召見。你叔父也不是想見就能見,

  等著吧!”

  龐統傲然道:“我雖年少,卻有安邦定國之策!”

  門侯大笑:“你說。”

  “說來聽聽。”

  “大言不慚!”

  “背了幾句長輩所教,就來顯擺”

  周邊的人哄笑著,同時眼睛齊刷刷望過來,耳朵豎起。競爭、內卷早就開始了,讀書人的事,那能叫抄嗎,那叫借鑒!

  “軍國大事,不可謀於眾”龐統就是再自信,也不可能在公開場合泄露半句,搖搖頭,坐角落裏喝茶。

  略一觀察,很快明白了所謂的規矩,原來級別高或名士可以盡快得見,有些白丁便跨入偏廳,不到一一盞茶時間即回,步伐卻輕快了些,反之門侯步伐重了些。

  “呸!那門侯人模人樣,沒想到竟然貪墨!士風日下,士風日下!”

  龐統是一等一聰明伶俐之人,悄悄跟蹤過去,一把抓住門侯:“見麵分一半”

  “你,你…”門侯被抓了現行,緊張極了,奮力掙紮,沒想到龐統雖然人瘦小手掌卻跟鐵爪一樣:“你想幹什麽?”

  “噓……小聲點,不怕被別人聽去!”門侯被說的一愣,龐統順手就將小袋子搶入手中,顛了顛,真沉:“人贓俱獲,可以不告發你,但要帶我去見方伯。”

  “你敢,我是蔡夫人侄…”那門侯忽然反應過來,恨不得打自己兩個巴子。平日眾人再多麽巴結,要真鬧開了,蔡夫人侄兒身份反牽連蔡夫人,多遭一份罪。蔡夫人對下人可是暴脾氣!

  龐統就這樣,堂而皇之登堂入內,依然沒見到劉表

  這次接待他的,乃大名鼎鼎的荊州治中從事蒯良,荊州牧發出的文、誥律、令大多出於治中,可謂荊州牧的副手。

  蒯良坐在榻上處理公文,見是龐德公、龐季侄兒,抬頭道:“賢侄已至弱冠,要想做官,我可以讓功曹酌情考慮。

  但有一條不可廢,必須通過經文、策論考核!”

  說罷又低頭批閱各地公文

  龐統:“小侄不喜經文,但喜尋究治亂之規,成敗之謀,勝負之機。”

  “咦!年紀小小,話語大大。”蒯良這才從竹簡上移開目光,笑著打量起麵前身材不高、麵容奇特的年輕人,有一瞬間發現龐統眼中有光。

  蒯良可是輔佐劉表匹馬入荊,安定一州的傳奇核心人物!

  龐統有些小小的激動,作揖後抬頭仔細看蒯良,隻見他明顯的消瘦了,眼下有深深的黑眼圈:“蒯叔父為荊州,為黎民百姓受苦了!”

  蒯良笑:“話裏有話啊?”

  龐統:“叔父坐鎮襄陽,荊州各族賴之,遠近服之,百姓安居,少有戰亂,功莫大焉!”

  蒯良:“這口才,果得了你叔父真傳。說罷,今天到底有何事?”

  龐統這才遞上寫好的策論

  “咦?!真雄略!”

  蒯良快速讀了,嚇了一跳,又細細讀了一遍:“這是你伯父、叔父所教?”

  搖了搖頭,“不,他們教不出來,你伯父不喜世事,你叔父要有如此見解自當直接給方伯報告。”

  龐統:“還請蒯叔父代為呈送。”

  蒯良:“我曾說:荊州之民不附不治者,仁義不足也。你卻讓我去呈,就不怕我反對?”

  就是是怕你反對才請你上報,說服位居樞紐的治中,等於說服了最大障礙。

  龐統口若懸河:“荊州東有吳王,北有袁術、曹操,西有劉璋,南有士家、蠻夷,四戰之地,難以得誌。

  此所以欲安而不能安,欲定而不能定,欲長遠而不能長遠是也。

  非進占蜀地,不能安荊州。”

  蒯良:“益州富裕,然而山嶺起伏上千裏,豈是輕易能打下?

  你都說荊州四戰之地,自然各處都需兵士,如何抽出數萬精銳,轉而向西?”

  龐統:“北地流民,襄陽各家患之,州牧患之。我倒是有一策”

  流民難治,若賑濟,憂幾年後逃亡北歸,幫他人做了嫁衣;若不賑濟,憂名聲不佳,患搶劫偷盜。故而南陽郡南部、襄陽郡各家對,對北方流民多為既利用又排斥。

  蒯良:“有何良策?”

  龐統:“流民北歸,既因安土重遷,也因為南陽、襄陽距離兗州、豫州司隸不遠。

  不如遷到南郡、武陵郡屯田,忙時開墾荒地,閑時編練行伍,兩三年就可成軍,以之攻益州。”

  蒯良知道江陵距離襄陽,超過500裏,距離南陽方城約1000裏,距離兗州、豫州、司隸就更遠。除了路程遠外,若從武陵郡北上,需要渡過長江、漢水,想要北歸就極難:“賢侄不愧我荊州麒麟兒!”

  龐統也不謙虛:“水鏡先生稱我鳳雛。”

  “鳳雛,幼凰是也,雛鳳清於老鳳聲,一代新人勝舊人!哈哈,龐氏與蒯氏多有交情,我定為你揚名!”龐統一張臉說不上漂亮,蒯良卻越看越喜歡,“賢侄可曾定親?我有一侄女,年芳二八,甜美可人,秀外慧中……”

  龐統亦喜:“恭敬不如從命。”

  ……

  當日,蒯良留龐統夜宴,也請龐季一道。恰逢竟陵太守蒯越回襄陽述職。蒯良子蒯鈞,侄兒蒯祺等皆在列。

  席間,蒯良大讚龐統之才,乃荊州年青一帶的翹楚,要將侄女許配。

  蒯鈞年少氣盛,都不服,借勸酒來挑釁,意圖將龐統比下去。

  蒯鈞意圖與龐統比較經文,龐統批評經文為小道。

  蒯鈞:“何事為大道?”

  龐統:“士農工兵之事為大道,事關國運者為大道”

  蒯鈞:“你以為爭奪益州便是奇略?我叔父亦曾有此計劃,隻是劉荊州不能用矣!”

  龐統:“我自能說服劉荊州!”

  蒯祺:“愚兄很好奇,賢弟便說一說。”

  龐季被蒯良拉住勸酒,沒能注意到這邊。

  蒯越沒想到自己女兒突兀被兄長許出,頗為不滿:“賢侄怕是信口胡言而已。”

  龐統喝了不少酒,又得蒯良允諾,叔父擔保,自認為前途似錦,早將原本的小心謹慎放在一邊,傲然道:“天下之事紛繁複雜,世家大族,不知所往,其實我倒以為簡單。

  袁本初五世三公,黨人領袖,三子已長,又有曹操和胡人為爪牙,占據冀、並、司隸,直通草原,其勢乃天時,不可與之爭也!

  吳王天縱英才,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東方江東、徐、青州、遼東之英傑皆投之,而北有烏桓為助,東服諸夷為用,此人和,不可與之爭也。

  荊州跨江漢湘而立,四方險峻,戶口數百萬,帶甲二十餘萬,北可攻宛、雒,東可下江東,此用武之地。益州沃野千裏,四塞之國,天府之土。此二州最占地利。今益州之主黯弱,當取之為基。若方伯跨有荊益,三足鼎立之勢,成矣!”

  雛鳳一席話出,席上皆驚,驚為天人,鴉雀無聲。

  唯有屏風後麵,露出一雙怨毒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