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鹽酒專賣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6-07 18:50      字數:2666
  建安二年,五月

  中原陰雨盡去,北方出現了小規模旱災,繼去年大蝗災,今年河北、河南、黃淮再次發生蝗災

  袁術麾下豫州沛國南部、汝南、陳、梁,兗州西部等蝗災麵積不小,繼冬麥減產後,粟、稻也遭了殃,百姓不得不下到河湖中拾蚌蛤、螺、蝦蟹,上樹摘葉、野外拔草,尋找老鼠、知了等為補充。

  血吸蟲病、痢疾、傷寒等疫病漸漸流行。

  受災最嚴重的百姓,以十萬計,離開家鄉,向南逃亡大別山區、廬江,或是偷渡安東治下

  擔心秋冬必定糧食不足,袁術也下地幾次,帶頭抗災,燃燒火堆釋放驅逐如海蝗蟲,並下令豪族打開糧倉賑災,安撫流民。不從者,強製征集。

  同時,從豫章等地調集糧食,挑選健壯流民為士卒,兵力稍微恢複。

  袁術雖然重視名聲,但天性驕傲自大,尊己陵人,奢侈貪***妾侍女上百皆穿綾羅綢緞。災情嚴重,依然要求每食必用肉糜、梁肉,飲必蜂蜜水或酒。

  麾下各級將領,有學有樣,用軍糧換取流民中美貌女子,抓壯丁為兵,帶兵向世家豪族勒索糧食、綢緞…

  汝南郡、九江郡、沛國等地豪族畏袁術兵力之強,敢怒敢言,卻不敢起兵反抗,其中有遠見者,或舉家藏入山中,或呼嘯水、湖之內,或逃亡荊州、安東。

  投靠袁術的士人,缺乏糧餉供應,亦多離散。

  ……

  自先帝劉宏大行至建安二年,天下已離亂已近十年,各方諸侯擁兵自重,這個時代的士卒幾乎都來自於鄉裏,將領對農林牧漁或多或少知道一些,屯田以供軍糧並不需要特地謀劃就成為各地選擇。

  隻可惜,大多軍閥被激烈的兼並戰爭所驅動,一葉障目,陷入窮兵黷武之境地,兵力擴展過快,導致庫府缺乏積存,絕無半年之糧。

  以呂布為例,兗州受災不輕,加之先有青徐黃巾攻,繼有二袁混戰,曹操、呂布攻守,在諸州之中最為破碎,百姓人相食,個別地區數十、百裏無人煙,田地荒蕪,呂布軍不得不取桑葚、大棗、采集野菜為補,又向袁術軍求糧食十萬石。

  袁術糧食都不夠,百姓饑荒,士卒離散,哪裏有餘糧給呂布,隻許了一萬石。

  “我等親冒矢石,殺董卓、破曹操、守南陽、攻徐州…數有功於公路,有功於袁家。

  今卻不給些許糧食,豎子敢敢如是!”

  呂布大怒,寫信給劉備以求和睦,而後揮兵南下,掠陳國,而袁術麾下大將皆不敢敵。

  ……

  袁紹據冀、並等州,跨山帶河,口數百萬,每年屯田收入數以百萬石

  亦因為蝗災旱災缺乏糧食,被迫停止了攻擊青州、兗州,補種瓜果以充軍食。

  ……

  關中殘破,荒廢已久,人口流離,草木深深。溝渠多已廢棄,為抗旱,常挖井至數十米深

  曹操軍自都伯以下,多采集草果為補。

  曹操結好馬騰、羌氐,用漆器、鐵器、紡織品向涼州、陝北河套鮮卑換取奶酪幹、肉幹為食,換取馬、牛、羊。

  遣人走武關,以馬匹向劉表換取糧食,可武關道遠達千裏,路上消耗極大。

  於是曹操軍牧馬放羊,烤肉吃酪飲奶,腥膻之味隨處可見。

  ……

  兗州東部臧洪治下受災嚴重,要不加以救濟,並非不可能出現人相食之慘劇。

  同樣緯度的徐州、青州因為靠海,受蝗災、旱災影響稍輕,一些地方糧食減產亦達到2、3成。

  幹旱少雨,劉備為此焦心勞思、寢食俱廢,接連下令各州郡祈雨、挖井、賑災、減稅,並嚴令民間禁止以糧食釀酒。

  尤其對民間燒鍋以蒸餾,釀製高度酒者施以重處。

  安東繼承和發展了東漢的鹽鐵酒馬等專賣製度,為了避免地方官員沆瀣一氣,派出官吏暗下探查,對私開燒鍋的人和失察的地方官予以重處,以儆效尤。

  有官吏於豪族家中搜出釀具,有司正討論是否與釀酒者處以相同懲罰。

  恰逢臨海太守簡雍押運稻米入淮安,滯留未歸,與劉備同出視察。簡雍見一男女行於道路,道:“這兩人欲行淫,憑什麽不抓起來?”

  劉備道:“卿如何知道?”

  簡雍道:“他們有那器物,與欲釀酒者有酒燒鍋相同。”

  劉備大笑:“這能比麽?”

  簡雍趁機言黃河、淮河流域各地幹旱,而百姓苦於勞役,若因小事刑罰過重,怕百姓怨恨在心,反而不利於政令推廣。

  劉備不僅原諒了有酒器欲釀之豪族,並獎賞簡雍直言敢諫。

  徐州之陳珪、徐繆、糜竺,江東頗多大族也聞到味道,見機上表,稱當前各州郡未有不窮兵黷武之君長,安東境內百姓壓力稍輕,亦難出其桎梏,之前過多資源投入到軍隊和軍事裝備,民間負擔極重、經濟難以恢複……

  轉了許多圈子,最後提出前漢崇尚黃老,不幹預民間,故而經濟迅速恢複。

  專賣製度與民爭利,民窮則國窮,民富則國富,應當放寬鹽鐵酒專賣,放開鑄幣之權限,行官督商辦之策,以惜民力。各家願意每年上繳利潤以充府庫,並遣子弟佃戶支持吳國討伐袁術、統一天下。

  換句話說,不放寬鹽鐵酒等專賣,放開鑄幣之權限,就不支持吳國,不支持即將來臨的伐袁術之戰

  ……

  “豪族欺我無知乎?”

  劉備拿到成堆表章,不由暗暗冷笑,看來國債一役,敗者依舊不服,勝者則急於分蛋糕

  日本盛產金銀,吳國馬鞍山等產銅鐵,東萊產磁鐵、金,徐州產煤、鐵…各地開采的金銀銅鐵煤,越來越多

  金銀銅大多投入到鑄造貨幣,擴充財政、抵消國債,製造兵革盔甲、換取糧草輜重、建設船隻戰車、發放軍餉

  然,並非開采多少,就能鑄造多少貨幣,就能花多少貨幣。

  物以稀為貴,多了就賤了,通貨膨脹了,實際購買力下降了。故有鑄幣稅之說

  許靖、許劭曾建議鑄造當十大錢,以改善財政

  劉備嚴詞拒絕。

  過多鑄造貨幣,尤其是中下層流通的銅錢,必將導致小民貧困。要是放任豪族鑄幣,豈非大水漫灌?

  僅僅將從世家豪族賺來的二十多億錢以及每年鑄造錢幣有效的花出去,就不能隻投入軍事,實在是需要考究、計劃。

  具體也需要不同的項目支撐,不同地方支撐,要都花在軍備上,就會導致鋼鐵、漆、膠、布匹等暴漲。要是都用來修橋鋪路、挖渠修堤就會導致石、沙、糯米、木材等原材料暴漲,導致過多民間資本、勞動力湧入建築業。

  漢代交通、通信條件有限,工商業稅收並不容易計算,中間腐敗的空間很大,地方收取苛捐雜稅很容易,上交給中央就很難,嚴重的情況下,十成當中隻有一二成繳到中央。

  觀各個朝代,皆將鹽、鐵、酒等稅作為重大稅源,不是沒有原因的,這些明麵上是工商稅,實際因為家家都需,實際上是變相人頭稅。即使在兩千年後,向個人征稅之稅率,也遠遠比企業所得稅稅率高得多,雖無鹽稅,卻有石油暴利稅、土地增值拉高房價之費,表現形勢不同罷了。

  想到此處,劉備心中了然,絕不可能因為世家豪族建議,就放棄鹽酒馬等專賣。

  國之根基,豈能予人?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即便推遲攻下淮南之機,亦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