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君子法之原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20      字數:2302
  海東治下,商品經濟蓬勃發展,迸發出資本主義萌芽

  靜海係無疑是諸多工礦商貿中佼佼者,涉及錢莊、商社、車馬行、船隊、工坊…實乃巨無霸般存在。

  靜海錢莊又是靜海係中提綱挈領者,匯集幽、青、徐、揚、海東支持安東軍的大批家族、龐大官吏、眾多將士之餘資、餘俸、戰利品,化為股本或儲蓄。故股東橫跨各界,根深蒂固;總資產以百億計,大如鯤鵬;分行、業務遍布郡縣,枝繁葉茂。

  靜海錢莊與偏向實業的靜海商社一同,構成安東軍和劉備本人在商業上的左膀右臂。

  從一個幽州、青州區域性錢莊,發展為集貨幣兌換、發行,儲蓄、放貸,資產評估、典當,預決算,遠洋保險等為一身的龐然大物,相當於漢末最大的商業銀行,隻用了不到10年。

  劉備最滿意的一點,是靜海錢莊同時發揮了救濟和推動經濟發展雙重作用:

  通過給災民提供低息貸款,幫助他們越過寒冬,通過給移民者提供三到五年啟動資金,助力向海外遷移、開墾、貿易、繁衍,通過給包括小手工業者在內的工礦商貿提供抵押貸款,推動剩餘勞動力釋放、商業經濟蓬勃發展,通過給安東貸款實施膠萊河、江淮運河、青徐海堤等大批政府工程,以工代賑……

  然而,琅琊王劉熙父子、不其侯伏完等勳貴、豪族,董承等外戚,卻對靜海錢莊恨之入骨。

  “靜海錢莊之低息貸款,徹頭徹尾亂了將州郡,壞了祖製……”

  琅琊王曾給似懂非懂的皇帝痛陳靜海錢莊之害:“其一,百姓不務農桑而多求經商之厚利,民風遂敗壞,少淳樸之家而多奸猾惡徒…”

  “其二,貸款多以田租、口算賦為抵押,租稅遂入劉備之私產,使國家、皇室無財,州郡缺用…”

  “其三,靜海錢莊勾連多地家族、將校、官吏入股和儲蓄,織就一張保護網,為其生意保駕護航。卻偏偏不許陛下與我等入股,長此以往,必使各家、各地離心離德…”

  琅琊王家族長久經營琅琊港,商業悟性遠超常人,要是劉備聽到琅琊王這三條品論,也必然暗自稱讚心生警惕。

  “琅琊王意欲何為?”

  然而,對於尚未成年,缺乏理論和實際經驗的皇帝,錢(金)莊(融)的串聯作用就太過複雜,很難完全聽懂。

  伏完道:“天下之財,本由郡縣獻之入司農,如今卻多入靜海錢莊,使得朝廷貧困,殿下無錢供養眷屬士卒。

  然靜海錢莊勢大,便要劉備交出來,他也必不許。琅琊王是想牽頭另設錢莊。”

  皇帝一副你早說的表情:“那就設吧”

  琅琊王:“請陛下禦賜‘皇家’兩字,為錢莊之名,並勒令各地府庫之錢存入皇家錢莊。陛下可得二成利潤,其餘臣等按照出資分成。”

  既要分利,就要給政策,劉協哪還猶豫:“準了,但朕要五成利。”

  “萬萬不可!”

  琅琊王、伏完、董承等皆驚怒,“陛下分文未出而獨得五成利,本金、風險盡在臣等,合適麽?”

  劉協沒像其父劉宏那樣經過商,不懂其中關節,見眾人反對,也就退了兩步,隻要三成利,再加上外戚伏家、董家各一成,票數占一半,皇家錢莊之名也算名副其實。

  為了將皇家錢莊做大做強,琅琊周邊百姓就遭了秧

  琅琊王與伏完尚且有愛惜羽毛之心,立起皇家正派旗號向臣僚們吹噓做大做強,以集資千萬錢。

  其下具體操辦的子弟、管家、豪奴就絲毫沒有顧忌,反倒是將皇家招牌當做護身符、保護傘

  借給範家20萬錢,利滾利收回40萬還嫌不夠,上門將對方腿打折,再催了20萬;看上張家田舍,就勾引人兒子賭場輸錢,帶著武士化妝成的豪奴,上門逼迫張家老父母簽字畫押賠償田舍,否則就打斷兒子腿腳……

  若實在家無資材不能還的,年輕女子有姿色的逼良為娼,其他女子扔到紡織廠,紡紗織布。男子販賣到富貴家簽下十年奴約,貨車賣去徐州、海東挖礦……

  一時間民怨沸騰,百姓聞皇家商社之名色變

  一戶王姓百姓告到郡縣,說借了20萬錢已經償還100萬錢,郡縣官吏卻枉法責成繼續賠償,並派捕快上門逼迫,老肖不堪其擾,夜裏在官府門口自縊身亡,郡縣卻判罰夫債妻償,將老王唯一房產查封、將其妻女趕得露宿街頭……

  蔡璿與蔡琰出遊,恰巧救了乞討的王氏妻女,問了緣由,心中惻隱:“慘狀如此,你還堅持原有立場?”

  蔡琰:“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之所以出此慘狀,實是因為律法未禁止高利貸、利滾利,我這便請父親上書。”

  蔡璿:“上書?

  有用麽?

  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

  反之,有惡法,必有惡之上位諸君,難道過錯不是上位諸君造成?”

  蔡琰:“……”

  “法者,治之端也”出自於《荀子·君道》,意為法律是治國開端,君子是法律的本源,公平立法、公正司法根本上依賴於“君子”。荀子集儒家之大成、法家之開創,熟讀經曆的蔡琰當然清楚。

  之前,皇帝身邊諸君以不尊上、不守份指責劉備不守禮、不重祖宗成法,如今反被妹妹以事實為依據、以《君道》為準繩批評不守君之道,蔡琰真真不知道如何反駁。

  蔡琰忽然生出“我為什麽接受皇帝冊封貴人?我高潔如此,為何與一幫碩鼠為伍?”

  她忽然感到羞愧,同時又有些小小的慶幸,慶幸沒真正入宮,隻嘴巴上不退讓分毫:“父親常講,外施儒禮而內行法治,君臣百姓皆守其道,則天下無不治。

  玄德公走了康莊大道,把皇帝、重臣逼迫到獨木橋上,把善名歸己,惡名歸人,豈是為臣之道?”

  “……”蔡璿:“姐姐!明明不那樣想,卻非要那樣說,不矯情可以麽?”

  蔡琰仰著頭道:“不可以,人活著,就要隨性。”

  大步離開,遠遠丟下一句話:“反正玄德公不守臣節就是不對。”

  走進父親書房,蔡璿早就收起矯情,將來龍去脈一一講了:

  “琅琊王不恤百姓疾苦,把壓迫和剝削百姓當做天經地義,認為財富積累就是從別人身邊抽走財富或許壓縮工廠工人原本就不多之薪俸

  就兩字:

  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