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先南後北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9      字數:2283
  劉曄與魯肅對視一眼:“此事我兩已商議過。”

  魯肅執鵝毛筆,緩步而前,指著地圖說:

  “袁紹年長主公約十歲,主公隻需增援公孫將軍與盧公,並派一、二上將帥水陸大軍屯於青州,就能使袁紹不能統一幽州。

  此外我們臨接隻袁術、曹操。

  曹操本是敵人,如今屢破,已喪東進之膽。

  袁術若化友為敵,我安東軍十萬大軍,正好揮兵西進,收拾豫州之沛國、汝南,梁國,潁川,揚州之廬江、九江、豫章!

  用數年時間,驅逐袁術、曹操,直抵山嶺平原之交界,以便駐守。

  十年之後,袁紹漸衰,精力不濟,而主公正當盛年,就可討伐之!

  而後袁術、曹操勢力已弱,劉表年老,劉璋無能,李傕郭汜張濟之徒無甚大誌,皆不足為慮,先遠交近攻、分而誘之,而後使上將伐之即能平定。

  此先南後北之策,天下一統,當在二十年之內!”

  魯肅之語,慷慨豪邁,振聾發聵,自有一股令人信服的魅力,劉備不由連連點頭。

  邴原並未放棄挾天子,質疑道:“同時與袁紹、袁術、曹操開戰,怕並不明智。”

  能否同時與袁紹、袁術、曹操開戰,魯肅一點也不懷疑:

  “大漢原有十三州

  江東雖隻揚州之半,土地、人口、出產實若一州,即揚州可分為江東江西2州。

  荊州亦類似,可分荊南、荊北,亦2州之地。

  遼東、朝鮮、日本,建安、夷洲、呂宋則超過2州之地…”

  在安東軍當前和未來之地圖中、謀劃裏,3.0版之季漢,相比高祖、光武建立之1.0前漢2.0後漢,更加廣闊而強大,至少擁有17州!

  魯肅:“安東軍獨據5州,而袁紹曹操、袁術加起來也不過5州之地,何懼之有!”

  邴原:“後生可畏!”

  就連荀攸也忍不住讚歎:“先南後北雖有諸多不便,亦是可行方案之一。”

  劉備伸出手指在地圖上移動著,心思卻在另一個方向:魯肅長於戰略、短於戰術,劉曄善於權變、戰略上不太成熟,恰好互補,兩人的組合就迸發出驚人的力量。看來,之前將二人分拆使用並非良策。

  荀攸拿出一信:“若非此人,即便與袁術割裂也不為過。”

  魯肅隻看了幾眼,如喪考妣,不住歎氣。

  劉曄好奇地接過來:“臧洪居然背袁紹投誠主公,其中,會不會有詐?”

  劉備斬釘截鐵地說:“不會,子源的筆跡我認得。”

  劉曄:“臧洪父子皆袁門故吏,又深在腹地,或許是誘敵之計?”

  劉備大怒:“胡說八道!

  子源,天下義士!

  把義理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即便天下人都騙我,他也不會騙我!”

  劉曄縮著腦袋,既不明白劉備為何發火,也不明白為何不懷疑臧洪。

  邴原解釋道:“臧子源身在袁營,心在大漢,為漢臣而非袁氏家臣。

  主公與我也曾為袁氏效力,實不能以此論。

  否則酸棗會盟也輪不到臧洪帶頭領誓。”

  臧洪當時寫下的誓言,沒有一個人敢上台帶頭念,因為盟誓中有不僅有清理董卓、興複漢室奮鬥目標:“凡我同盟…以致臣節,殞首喪元,必無二誌”

  還有背約條款:“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

  還請“皇天後土,祖宗明靈”一起鑒證。

  對大漢要多虔誠有多虔誠,對自己要多狠有多狠!

  “在臧子源看來,不是他叛袁紹,而是袁紹叛大漢!”邴原總結道。

  “一語中的!”

  劉備這才舒顏:“子源忠義,不能不救,卻得計劃周全才好,都說說…”

  …

  劉曄出門後向邴原請教

  邴原道:“你年輕而多奇謀,這是優點。

  可政治%立場務必把握清楚。

  臧洪,大漢之忠臣!

  袁紹,大漢之賊臣!

  你可明白?”

  劉曄思索而未答。

  邴原道:“子揚治何經?”

  劉曄:“戰國策等。”

  邴原:“空了也讀讀春秋,禮記。”

  劉曄正色行禮而去。

  邴原卻從其神色細微處知道他沒聽進去,搖頭歎息:“劉曄,世之奇士,運籌帷幄,所料多中。

  可惜才過於德,不可獨任重擔。

  揚士多輕詐,說的正是這種啊,不可不提醒君侯。”

  此時劉備正出門,見邴原等在門口,轉頭對荀攸說:“你算的真準,根矩果然沒走。”

  荀攸隻是笑笑。

  “陪我走一走。”劉備三人換了便服,稍微易容,在膠州城內微服私訪。

  劉備:“如何看劉曄?”

  邴原:“君侯用劉曄隻做謀臣、使節,而用魯肅出居要地並掌兵權、內為謀臣參謀軍政。

  可見早就明白魯肅、劉曄二人之優缺點,卻不用我再說什麽。”

  劉備哈哈大笑:“連你也變滑頭。”

  笑過即沉默,一路上滿懷心事

  劉備多了兩千年的見識,也正因如此,瞻前顧後難以決斷。

  若扶天子,歸順之人必多,統一天下更加容易。同時泥沙俱下,禍患隱藏其中,難以察覺和剪滅,可能造成國家根基不穩,未必能有二、三百年江山,曹魏和西晉,以及隋朝就是得國不正之短命之教訓!

  若不扶舉天子,則應稱公或者安東大將軍,向天下英傑,展示雄心和態度,對內名正言順冊封功臣。

  繼而完全以智慧和力量爭鬥,也會給天下間胸懷大誌的英雄立下榜樣: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憑智、力可得也!

  劉玄德做得國公、王,我亦做得。

  一時間龍蛇必俱起,不知幾日稱公幾人稱王,弄不好漢末將如五代十國,或南朝的宋齊梁陳。

  低著頭走了一陣,抬頭卻見蔡琰之酒樓,劉備轉頭欲走,卻聽得一陣琴音,心裏越發不是滋味:昭姬又在招蜂引蝶。

  於是抬腳走入旁邊一家二層樓經營羊肉的平民酒家。

  荀攸與邴原對視一眼,心想或許得不到的反而牽掛。

  酒家裏熱鬧非凡,行酒令、劃拳之聲不絕於耳。

  三人上了二樓,選角落一張桌子,一邊涮羊肉,一邊喝些熱酒。

  “人多而雜!”董襲皺著眉頭,帶著便服侍衛們,落坐外側一桌,警惕地觀察四周,隻敢吃肉菜、滴酒不敢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