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袁曹之失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9      字數:2421
  劉備到達湖陸縣時,趙雲、於禁、王翁等已經在打掃戰場。

  “你等也太快了,三日攻下三城,也不讓本侯活動活動。”

  劉備笑著,同時也有些落寞。

  於禁:“君侯萬金之體,一撮跳梁小醜,何須親自出馬!”

  趙雲、王翁都笑而稱是。

  隨著土地、軍隊規模不斷擴大,世家豪族或許還有猶疑,認為誰統治,他們都能依靠家世、人脈、積澱,不失其地位。麾下將士倒是越發明白主從之份,知道萬千人之功名富貴,陣亡傷殘將士之撫恤,皆有賴於劉備一身,越發不願他上前線。

  劉備:“日後,像早年那般親自上戰場衝鋒陷陣,恐怕越來越少,還真是懷念啊!”

  重鎮湖陸縣即克,北麵高平縣失去呂虔統領之後,亦無甚抵抗能力。

  劉備帥中軍主力北上,擊退守河的樂進部,跨過泗水,直抵城國,圍攻國都任城縣。

  趙雲則率右軍跨過泗水,圍攻西側的亢父,以切斷與昌邑、乘氏李整軍之間的聯係。

  呂布、陳宮、高順亦進攻昌邑。

  左軍兵分兩路,諸葛玄、昌霸從泰山出發攻濟北國,魯國相昌霸攻魯國曲阜。

  臧霸對孫觀等說:“君侯、陶刺史表霸為魯相,可我這個魯相,名不副實!

  魯地平坦,不易駐守,距離曹操、袁譚重兵郡縣較近,我等之前兵少力弱,戰多不利,隻占據了魯國東麵山地、泰山郡華費通道,就連國都曲阜周邊大片土地還在曹操手上。”

  孫觀道:“泰山、魯山、沂蒙山等群山,呈現東、北高峻、西、南淺緩之態勢,左軍兵分兩路,皆有高屋建瓴之勢,我部以上擊下,故能勢如破竹!”

  臧霸:“敵軍主力,早被樂進、呂虔用來抵擋君侯、趙校尉,我等以實擊虛,要還無法取勝,不如辭官上山做老道,不必求勞什子功名。”

  臧霸、孫觀等皆親自督戰,不避矢石,遂擊破曹操所置魯相,進圍曲阜。

  …

  朱靈從東平國南下救援任城,樂進出城接引,兩人約好你內外合擊劉備。兩部軍容整齊,披堅執銳,士卒老練,戰鬥力極強。

  因為擔心劉備軍騎兵,朱靈、樂進將士卒收攏,列成堅固、緊密的整形,又多備矛戟長兵,弓弩箭矢,如同一隻刺蝟。

  劉備卻大笑:“朱靈、樂進入我甕中。”

  以步兵、弓兵、戰車前據,又以騎兵為兩翼,壓縮對方兵力不能展開。

  而後把原本用來攻城的弩車、投石、攻城塔為輸出,居高臨下向朱靈、樂進陣中拋灑弩箭、磚石、火油。

  朱靈、樂進軍大亂,互相踩踏,亂成一團,敗逃回東平國。

  領東平相的程昱大驚,急忙從東阿帥兵趕往東平國無鹽,嚴令諸軍堅守城池,不得出戰。

  …

  半個月內,呂虔生死不知,樂進、朱靈退敗

  駐守濟北、東平的顏良、朱靈、程昱,沒想從二線變成了一線,隻覺得漫山遍野都是劉備的士卒,節節敗退,城城失守。

  急忙向袁紹、袁譚、曹操求助

  袁紹還在燕趙和公孫瓚爭鬥,南方大事多托付給袁譚、臧洪、曹操。

  袁譚慌忙從平原郡、清河郡、濟南郡抽調士卒,趕往濟北國,並求救於東郡太守臧洪。

  駐守陳留的張超曾經擔任廣陵太守,提拔當時守孝結束的臧洪為郡功曹,凡事皆聽從臧洪意見,兩人相處極好。

  為了故主,臧洪屢次求袁紹放過張超、張邈及其家眷。

  袁紹記恨張邈背後插刀,堅決拒絕,臧洪就三日一信,求個不停。袁紹煩不勝煩,推說這是兗州刺史曹操的意思。

  臧洪又求曹操,曹操深恨張邈、呂布奪地之仇恨,一麵嚴詞拒絕,一麵考慮到臧洪曾經幫忙打過呂布,推脫是袁紹之主意。

  “大丈夫不能保全本(徐)州故土,不能保全摯友性命,有何麵目立於天地之下?!”

  想到徐州兩次被屠、張超被圍,臧洪心裏憋屈之極,哪裏肯派援軍!

  推脫說病了,隻是送些糧食給袁譚。

  袁紹、曹操、臧洪皆有深遠之智略、強悍之性格:

  袁紹謀略深遠、外顯寬仁,卻睚眥必報、十年不晚

  曹操機謀百變,能屈能伸,然殘忍好殺

  臧洪文武雙全,堅韌剛強,卻理想主義到偏執

  三者都是非常之人,皆秉持自身義理做決斷,但都沒想到,在對待張超問題上的“小分歧”引起的“大矛盾”,為洞若觀火的劉備所利用,將曆史的車輪狠狠地拐了個了彎!

  …

  山東之地形之複雜,在整個中原地區首屈一指,向來是用兵之地。從西向東,分別是泰山、魯山、沂山(蒙山),以及相對矮小的五蓮山、膠東丘陵。。還有西南部丘陵。

  鑒於曆史上齊國長期割據、赤眉軍鬥爭10年,後漢將山區一割五份,魯國分給豫州,將泰山郡、濟北國分給兗州,將濟南國分給青州,琅琊郡分給徐州。

  濟南國、濟北國、泰山郡共享泰山之險,泰山郡壓製齊地不能割據,魯國無魯山隻有餘脈,琅琊與泰山共享華費通道、沂蒙山道…

  不論是曹操、袁譚,還是陶謙、劉備,都不遺餘力試圖控製整個山東山區。

  陶謙以臧霸為騎都尉屯於開陽(臨沂),從華、費通道出兵,攻打魯國、任城國;曹操以樂進、呂虔等為將,從任城、魯國出兵攻擊華、費,抄陶謙後路…都是這一戰略目的的體現。

  當然,大多數人更關注車輜百輛的曹嵩之死,否則也不知華費通道。劉備倒是記得孟良崮,特地到蒙山北麵,沂山之南走訪、調查過,發現走蒙山之陰的沂蒙山道,遠遠不如蒙山之陽的華費通道寬敞便利。

  應劭逃亡,給了劉備染指泰山之機。泰山人昌霸反複建議,求學走過關東大多數山水之步行背包客邴原與謀士團反複論證,劉備即使知道有引來瘋狂報複之危險,也下定決心,在與袁譚正麵未分勝負情況下,分兵占據泰山郡北部,使青州解除南方威脅,初步具備割據之條件。

  之後曹操攻屠徐州,劉備強忍住不立即發兵,除了意圖淮陰,更多是因為邴原、任旐、孫邵…幾乎大部分青州之士,都要求徐州割讓琅琊國北部、五蓮山之險,以補齊地山河之固…之後數年逐步蠶食,終將沂蒙山道、華費通道納入麾下

  邴原離開徐州時說:

  “今,齊地之險,

  北有渤海、東有東海,南有泰山、魯山、沂山、五蓮山…皆已盡得。

  唯餘西之濟南國、黃河濟水尚為缺口!

  君侯麾下有最強水軍,河濟不足定,隻要能打下濟南國,則齊地之險,全矣!

  此非我一人之言,乃青州百萬人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