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鳥盡…狗烹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9      字數:2511
  “東歸?”

  “本公能做車騎將軍,就是因為皇帝在長安”

  “要是皇帝回了雒陽或者關東其他州郡,二袁、劉表、劉備、曹操,哪個不擁兵數萬!”

  “焉有本公立足之地!”

  無論賈詡如何勸告,李傕無論如何不肯同意,就像破船上的船長,寧可和這條緩緩進水的大船一同沉沒,也不願意換坐小船。

  …

  這邊賈詡勸李傕不成,那邊朱俊、楊彪也陷入窘境

  朱俊:“老夫猜中了開頭,卻猜不中結局!”

  隨著樊稠逃亡,李傕、郭汜衝突,張濟作壁上觀,韓遂馬騰西逃…雍涼州軍陷入混亂,可朱俊早就沒有挑撥雍涼軍的成就感。

  因為糧食危機下,雍涼軍不是一般的亂,是徹頭徹尾大亂:

  上層,群龍無首,各立山頭

  中層,或互相衝突,或持兩端以觀望,或冷眼旁觀

  下層,或軍紀敗壞,搶劫富戶府庫,或四散逃竄,聚眾為盜。

  所謂過猶不及是也。

  朱俊、楊彪等朝臣的威望,來自於皇權,也來自於聽命於於朝廷的各級軍官。

  各級軍官一亂,朱俊、楊彪在朝臣中空有威望,卻指揮不動這些失去組織的散兵遊勇。

  有賈詡在,朱俊知道之前的挑撥離間一定被李傕後知後覺,不敢去勸李傕。隻好派李傕的北地老鄉皇甫酈去,皇甫嵩曾為北地太守,乃李傕故主,如今已亡故。酈乃嵩兄之子。

  朱俊和楊彪親自去勸郭汜,希望他支持皇帝東歸。

  郭汜大喜:“先前扣那些大臣,都是做不了主的,把這幾個扣下才好。”

  朱俊怒道:“大漢就毀在你等老兵手中!”

  郭汜大怒:“把朱俊壓下去,給楊公上午食。”

  楊彪勸道:“關中饑荒,涼州大亂,聖駕東行有利於國家,眾將士也不至於饑餓,郭將軍不為身後之名、子孫前途、將士性命著想?”

  郭汜:“敬公為關西重臣,公卻來誆我。

  本將軍本隻一介馬賊,無甚大誌向,隻求逍遙自在。羌人亂涼州,這才投到董公麾下,既為安定鄉裏,僥幸不死也謀一個富貴。

  段公、董公皆有功於國,卻都身首異處,宋皇後也暴斃,馬太尉死於壽春…

  本將軍算看出來了,關東人隻把關西人看成看門犬,而不是人!

  那句話叫什麽,鳥盡…狗烹!”

  楊彪:“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郭汜:“就那意思!

  本將軍百戰餘生,沒有段公、董公之誌向,就連皇甫公也不敢匡正朝廷,我又能如何?

  過去給關東人送人頭?

  不如好好享受現在…”

  郭汜表明誌向,還真不愧馬賊出身,一點與高大上扯不上邊。

  楊彪心裏越發沉重,心想:“隻要最終由關東人平定亂世,朱俊等人東歸就是青史中丹心泣血之忠臣。

  老夫…雖不至於像李傕、郭汜一般釘在恥辱柱上,受萬古罵名。

  然,朝廷混亂,官吏將士無糧食,朝廷威望殆盡,難道不需承擔責任?

  公路,老夫一世英名都壓在你身上,你可千萬不要辜負老夫,辜負弘農楊家!”

  朱俊被郭汜扣住,限製行動,吃糠喝稀,如階下囚,楊彪卻是坐上賓。

  朱俊越發憤懣不堪,每日咒罵,話極難聽,加上年老發病,郭汜氣憤之下不給湯藥,終於不治身亡。

  …

  “別殺朕,朕封你為萬戶侯!”

  “陛下,陛下做噩夢了,別怕別怕。”董貴人小心翼翼給劉協擦著汗水

  白天在戰場上看到的一切太過震撼,如蝗蟲般的飛矢…

  雙方的將士廝殺一團,驚慌地從樓上墜下…

  皇帝身邊的衛士被箭矢射中,噴灑在帷幕上皆紅…

  慘叫聲不絕於耳,血氣彌漫,讓他惡心得想吐…

  “別殺了,別打了!”劉協死死抱住董貴人,口中輕輕喊著:“娘…娘!”

  董貴人心疼的輕輕拍著,唱著當地知名的兒歌,感慨萬千:

  劉協弟弟好小,光和六年生(183年),如今才虛歲13,個頭剛剛七尺(1.6米)。

  可再小也是自己男人,唯一的男人。

  董貴人與劉協的婚約,早在董卓時就有提議,李傕把它堅持下來。

  皇帝在男女之事上懵懵懂懂

  董貴人卻很早就學琴棋書畫、歌舞之道、讀書、治政、軍事,以及房中愉人之技巧,以承擔涼州人眾望,做一個合乎標準的皇後。

  “劉協弟弟好可憐,剛生下來,其母甄氏就被何太後下毒,纏綿病榻,失去發聲能力,之後始終沒恢複,不久即病逝。”

  董貴人這個好姐姐的就成了半個娘。

  皇帝摟著董貴人一身柔軟,漸漸安定下來,情緒漸漸平複,董貴人看不見他臉上神色卻越來越複雜。

  董貴人的乖巧、討好,劉協不是不明白,可他也知道董貴人私下對侍女、衛士的態度飛揚跋扈得多:“她討好我、待我溫柔,不是因為心地善良,而是想做皇後!”

  皇帝的心目中,任何接近他的人都有目的--這不是一群大儒師傅們所教,而是母親去世前,寫在他手心裏的。要他除了甄家的至親,不要完全毫無保留地相信任何人,就算是枕邊的女人。

  皇帝表現的很愛她,他也的確很愛她,但他從沒有打算給她皇後的位置

  因為無論朱俊、楊彪,還是絕大多數師傅,都希望皇後出自於一個與涼州人無關的家族,以便朝廷在政治上和董卓李傕劃清界限,便於重新統和關東勢力。

  皇帝心中哀鳴:“身為皇帝,卻不能給心愛女人一個承諾,一個美好未來,還不如一個富家翁!”

  …

  楊彪、皇甫酈等苦勸一月,皇帝也屢次勸告李傕

  眼看春天過去,夏天來臨,糧食越發緊張,再不恢複秩序,努力耕田,秋收就可能錯過

  皇帝終於知道楊彪等人無能,於是求救於賈詡。賈詡出來講和,使得李傕、郭汜暫時停戰,各居一處,休戰耕田,但依然不能完全和解。

  夏日炎炎,草木深深

  李傕、郭汜相鬥長達數月,誰也奈何不了誰。長安城內外,將士、百姓死傷數萬,手工業大部分已經被破壞,商旅稀少,行人絕跡,稅收全無。

  最堅決、勇猛之士卒多已經傷亡,餘下的涼州將士皆精疲力竭,不願再戰,即使上官驅趕,亦無戰心。

  李傕又用錢帛招來羌人大帥助戰,形勢又一觸即發。

  皇帝求懇於賈詡,賈詡久在西羌,與羌帥們相熟,擺酒宴請,讓郭汜方拿出一些好處,又分析利害,羌族豪帥們於是載著糧草財帛退走。

  皇帝又派讓人勸和,李傕、郭汜這才互換人質,各自劃分區域,約定不再戰。

  皇帝也才從李傕營中放出,得以半自由。這些日子的牢籠生涯,卻有一大收獲:

  對李傕部下楊奉、楊定等從路人變為熟識,這些人久不滿戰鬥慘烈、糧餉稀少。隨後一個大計劃在皇帝及其支持者中醞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