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秦晉之好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9      字數:2237
  徐州,淮安

  劉備驚訝得幾乎眼珠掉地:“你說公路希望議和???”

  袁術之長史楊弘道:“千真萬確,絕無虛假!”

  袁術從弟袁胤說:“否則我等不會至此。”

  與楊弘一起前來的鄭泰說:“下邳城,當泗水、沂水、沭水之交,北連琅琊、西接彭城,南近淮安,東至海西,實乃徐州之腰眼!東國之通衢!

  徐州刺史陶商與劉青州遣麾下麾下大將張飛屯兵城外近三月,而不能下城,可知下邳之堅固。

  今願各退一步,

  歇兵息戰,再結盟好。致力屯田,以救凶年。於民為善,與國為利。

  劉青州與公路各自兩安,可同心並力,西向司隸,迎接皇帝,同列三公,共為輔臣。

  而後傳檄四方,天下十三州,半數可定。

  餘下袁紹、曹操、劉表之徒,公路與劉青州共擊之,則不足為慮。

  隻需十年,天下定於一,而公路與劉青州並列中興輔臣之首,天下景仰,封妻蔭子,名傳四海,千載流芳…”

  自從曹豹叛逃袁術,下邳郡就像一把刺刀,插入徐州內部。曹豹本人據守的下邳城,在抵抗曹操時經過大幅度加高、加寬,城防設施完備、糧食兵器充足,丹陽士卒善鬥,並不容易攻打。

  陶謙雖然老邁,影響力還在,對曹豹有些情誼,不願意丹陽兵打丹陽兵,不讓現任徐州刺史、長子陶商過分逼迫。

  因此陶商、徐繆從去年冬天開始圍困下邳,直到今年春天也沒能打下來。

  張飛指揮不動陶商,隻能屯兵下邳西南,切斷袁術大將紀靈與下邳城的聯係,雙方小戰不斷,大戰卻無,維持個不輸不贏的格局。

  要是按照楊弘、袁胤說法,曹豹開城撤退,未嚐不是一個減少損失的辦法。

  張飛仿佛聽見了最可笑之言語:“議和?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魯肅亦勸道:“曹豹,叛逆是也!不可放任離去!否則其他郡守、都尉可能效仿,不合則叛,不利則退,有傷主公威信…”

  劉備揮揮手,止住魯肅繼續:“茲事體大,容我思量幾天。”

  不得不承認,鄭泰之說辭,發了個大宏遠,畫了個大願景,做了個大規劃,十分誘惑,百分心動。

  袁術與劉備,做了十幾年好友,原本相互了解,互相信任,互相幫助。袁術、劉備、陶謙、公孫瓚也多次聯合對付袁紹、曹操、袁譚。

  隻是這兩年,因為陶謙老去,袁術、劉備先爭徐州、再爭江東,故而鬧翻。

  袁胤給出了讓人難以拒絕的條件:“希望劉青州給我們肯定的答複,公路願意放棄徐州伯之稱號,放棄泗水、江淮運河以東所有土地。

  再將女兒嫁給劉青州嫡長子劉業,結秦晉之好,隻求雙方和睦。聯合豫州、青州、徐州、揚州、幽州之力共同迎接皇帝!”

  …

  “結親!讓步!足以修補雙方失去的信任,還真是難以拒絕的條件啊。”

  劉備浮起一想法“第二次國*共合作?”放棄芥蒂一致對外?

  “你們議議,這個親結不結,和議不議!”

  眾人你看我,我看你,知道事大,都不說話。

  自劉備到淮安主持大局,前幾天陶謙放下重擔,回了揚州養老,也是表明態度,任由劉備處置曹豹、決斷徐州大事。

  劉備首先就點名刺史陶商發言。

  陶商謹慎的說:“我資曆淺薄,還是請徐君首先發言。”

  徐繆咳嗽兩聲:“這個,這個問題呢…是個大問題,真要認真議一議,商一商,論一論,推演推演…”

  按照資曆而言東海相徐繆曆任多郡太守,資曆最老,名聲最高。

  彭城相劉艾之前為侍中,乃是皇帝身邊的人,故而派第二。

  琅琊太守酈炎是當世著名的大詩人,二十年前就是劉備師兄,他一向謙讓,將第二讓給了劉艾。

  廣陵太守張飛、徐州刺史陶商,年齡小資曆淺,在其後。下邳太守的位置,倒是空了出來。

  徐繆年齡既老、說話又慢,之前又做過袁術麾下,生怕說錯話,總體表達的意思就是:迎接皇帝是好事,君侯說行就行,說不行就不行,老夫都支持。

  任旐為徐州刺史長史、廣陵郡丞,與趙雲、魯肅等敬陪末座,這些人習慣了劉備的勤奮高效,百無聊賴的聽著徐繆說沒有營養、正確的廢話,心中不時吼一句“老狐狸”“泥鰍”

  “請劉彭城發言。”劉備點點頭,表麵上平靜,心中不滿,徐繆的態度…不夠堅決。

  彭城相劉艾:“作為劉氏子孫、大漢的守相,艾支持西迎皇帝。袁公路占據豫州,近水樓台,更容易占到先手。徐州、青州太遠,聯合是沒辦法的辦法。

  然而,袁公路此人誌向甚大,而德行不堪匹配,若移聖駕於豫州,未必是社稷之福。”

  酈炎琢磨,劉艾的話直接得多:支持迎接皇帝,但不喜歡袁術這個人。按理說徐繆曾為汝南太守,應該更了解袁術優缺點,可卻避重就輕,讓劉艾把說透…見徐繆臉色難看,酈炎也不揭破,一臉沉重:“徐州、揚州連年征戰,糧草財貨匱乏,士卒疲憊,人口銳減,而曹操、袁譚窺探於側。

  袁術雖然連敗,仍據有豫州大部分,占據九江、廬江、豫章,與我方中分揚州,人口數百萬,兼有山河之險,麾下有紀靈、劉勳、吳景、孫賁…周瑜、黃蓋等大批敢戰、能戰之將。

  實力不容小覷。

  袁、我雙方接壤千裏,繼續打下去,北到彭城、下邳,中到廣陵,南到丹陽、宛陵、建安,皆在烽火之內。雙方都難以判斷對方主攻點,必然全麵動員,目前正在春耕,對生產之破壞必大,戰爭必持久經年…

  能不打,還是不打為好。”

  且不提酈炎善加分析。隻一個“袁術”,一個“袁公路”,名與字的區別,就可見酈炎從劉備集團考慮,視袁術為敵;而徐繆、劉艾相對中立。

  張飛道:“幾個月了,下邳孤城一座,就要攻下,豈能任由曹豹從容離去?兄長且坐鎮,弟親自帶兵,五天必下!”

  還真真是細微之處見大局

  眼看快到手的功績溜走,趙雲等將皆起身請戰:“願與張太守齊攻下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