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祭祖 加冠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9      字數:2368
  興平元年,正月二十五

  淮陰縣衙,門前左邊台階,劉備與邴原、張飛、張昭站在一起,最後是嫡子劉茂,迎接來自各地的賓客入內。

  賓客絡繹不絕,有東海相徐繆、故沛相陳珪、典農都尉陳登、徐州牧陶謙二子陶商、陶應、將軍曹豹。。都尉於禁、趙雲、諸葛玄。。宗族劉子惠、劉德然、從妹婿荀攸。。縣長徐盛、曹掾諸葛瑾。。白身諸葛亮。。

  上到郡守國相,校尉都尉,下到縣令丞尉、曹掾從事,另有豪族富商、名士老者,青年俊傑……

  吉時已到,劉茂隨劉備、劉德然等宗族,以太牢之禮,祭告天、地,祭拜祖宗牌位:

  五帝之一帝唐堯、禦龍之劉累、太祖高皇帝劉邦……

  孝文帝劉恒,孝景帝劉啟,中山靖王劉勝……

  東郡範令劉雄,涿郡曹掾劉弘,以及族中有名望之先輩

  劉茂身高與劉備相若,筆直修長,略顯得有些文弱,相貌堂堂,目光炯炯,麵色白膩,神態恭謹肅穆,無一錯漏。

  令台下諸君見之而生好感。

  這是第二次拜告祖先,十八日劉茂、王榮從青州趕來,劉備才緊急決定行加冠之禮,幾日內派送請帖隻能就近,幽州、海東都不可能趕回來。

  祖先牌位也隻能趕製其中相對聞名的一部分,先行祭拜,告知祖宗,再由葛玄、支亮兩位道、僧推算佳期,略顯倉促。

  班固在漢書中指出:“漢帝本係,出自唐帝。”大漢官方也認證、尊堯帝為祖先,列在首位(黃帝姬軒轅有曾孫帝嚳,傳聞堯係帝嚳之子但一直生養在娘家,故而尊堯帝為祖,而非黃帝)。堯帝初都太原祁縣。後遷都臨汾,後世發掘的陶寺遺跡乃陶唐之都,是龍山文化的代表。

  劉累,係堯之後裔,曾向豢龍氏董父學養龍,而後以此聞名。

  戰國時期,劉氏為躲避戰亂,遷徙到魏國;秦國攻打魏國時,劉氏又遷移到沛國豐縣,幾代之後便有太祖高皇帝劉邦。

  祭祖之後,才是加冠,冠加三次

  劉茂恭謹地立於台階上,目不斜視。

  “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

  張昭口念《冠禮》,親手為劉茂帶上用黑麻布做的緇布冠,送給他一本《春秋》,表示有參政的資格:“以正君臣、親父子、和長幼……而後禮義立。”

  第二次加冠用鹿皮做的皮弁,由張飛給戴上,並贈予寶劍:“舞刀練劍,騎馬習射,休我矛戟,卷甲出征,保鄉衛郡,護我天漢……”

  第三次加冠,作為劉茂的老師之一,邴原親手為劉茂帶上紅中帶黑的素冠,此乃通行的禮帽,表示可代表宗族、參加祭祀、擔當官職:“在家為人子,出門為人臣,為官如父母,為將需謹慎,慎之慎之!”

  劉茂隨即叩拜天地、父母、主賓張昭、張飛、邴原。

  劉備講:“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名茂,字興業!意味著興盛大業,光耀祖先!”

  “禮成!”

  三次加冠完成後,賓客就坐,宴飲歡樂。

  而劉備、張飛、邴原、張昭則帶著劉茂四處感謝來客,一一介紹給劉茂認識,以拓展朋友圈,繼承父親、師長得社會關係。

  ……

  冠禮莊嚴肅穆,眾人皆屏息,這會就議論紛紛

  陳登悄悄對其父陳珪道:“加冠理應在宗廟舉行,一般三次加冠皆由一名德高望重之賓客主持,並予字。劉興業既不回幽州,由讓三人加冠,自己賜字,怕不合情理吧?”

  陳珪:“劉青州故鄉遠在幽州,如今兵危戰凶,渤海怕都冰封了。”

  陳登:“那也該去青州,在淮陰舉行,卻是吃定了我們徐州?”

  陳珪滿是皺紋的眉頭深深地皺著,也是疑惑,三次加冠的分別由幽州、青州、徐州三地嘉賓主持,劉備的心大著呢!陳珪同時也有不滿,要說陳氏家世二千石,自己是沛相,輩分也合適,徐州人中最適合擔任加冠嘉賓者,非我莫屬!

  張昭隻是個縣令,算個什麽玩意?!

  徐繆臉上笑嘻嘻,心裏老大不舒服,杯杯悶酒喝下去,就欲離開,見劉備帶著劉茂轉過來,急忙倒回來:“興業今日成人,我家貧,無甚可贈送,這是親自摘抄的律法筆記,有時間可以研讀。”

  劉備:“本來是打算請鄭郡、徐君、陶公為我兒加冠,鄭君、陶公不良於行,這才作罷!”

  張昭:“要是徐君在台階上,我和張府君怕都不敢上台。”

  徐繆這才轉怒為喜,能與鄭玄、陶謙相提並論,自然位份極高。

  陶商也在一旁:“家父請徐君這個月底或下月初就去東海赴任,春季農耕,事務繁忙,家父說正需要徐君這般老成謀國之重臣、文武兼資質之大才!”

  徐繆哈哈直笑。

  劉備借口酒脹更衣,請徐繆領著張飛、張昭、劉茂繼續回敬賓客。陶商也說更衣。

  兩人到後院密談,陶商連忙告罪:“這幾月家父有葛先師調理,飯也吃得多了,精神也好的,隻是冬季、初春寒冷,腿腳不便。家父說請君過幾天往東海一行,趁現在賓客多在,好讓徐州牧!他好返回揚州養老。”

  劉備:“不急,丹陽未定,徐州多事。你看這信。”

  原來是揚州刺史劉繇為感謝劉備、陶謙,擬過幾月舉薦陶商為茂才!

  陶商大喜:“隻是我與二弟並父親一般勇猛才略,怕是難以勝任。”

  劉備:“你先去揚州做一縣令、司馬,劉繇才好舉薦。”

  富貴還鄉!陶商大喜:“萬事謹遵玄德吩咐!”

  劉備:“丹陽郡秣陵縣北有大江、東南皆有山脈,群山踴躍、大江環抱,你可先為秣陵令!在縣城之北屯田,新設港口城塞……”

  ……

  另一邊諸葛瑾也疑惑:“徐州之士,官職最高的莫若沛相、東海相和叔父,那兩人結識不久,不請也罷,叔父為何不擔當嘉賓?”

  諸葛玄眼神深邃:“君候年不過三十又四,正當壯年,曾有方士言壽當七十!繼承人之事,如今太早。何況既有徐夫人,又有。。”

  諸葛亮正豎起耳朵好奇地聽著,突然見叔父指向自己:“小侄?”

  諸葛玄:“你是劉茂的同學,君候要能成事,你就是伴讀。我諸葛氏還需分開下注為好。”

  諸葛亮了然,自己怕是早被認定為“世子黨”;繼母徐氏要生了男孩,又是一條選擇;如今糜竺、陳珪都在拉攏諸葛家,希望嫁女給諸葛瑾、諸葛亮做正妻,更希望走通諸葛氏的門路,讓君候再次納妾。

  徐州人心,怎一個亂字了得!